分享

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与对策

 GXF360 2017-07-27

德育探索

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与对策

石 若 坤

(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转型以及全球化的到来,在交往实践领域我们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即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进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小学生与陌生人的交往能力是促使其摆脱“个人中心”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小学生在与陌生人交往中存在着实际需要与主观认知之间的矛盾,对此我们的教育应对又存在不足。为使小学生顺利走进陌生人社会,应该把德与智相结合,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引导小学生既要适应陌生人际交往又要善于自我保护,从而使之真正体验到社会交往的美好。

[关键词] 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熟人社会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转型以及全球化的到来,在交往实践领域,我们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即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熟人社会进入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著名法学家劳伦斯·弗里德曼在《美国法简史》中这样阐述:“现代社会有一个较简单社会中几乎完全没有的特征——依赖陌生人。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为我们扑灭大火;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现代生活要持续下去,就必须保持和培养陌生关系(Strangehood)”[1]。而一旦走进陌生人社会,就要打破原来的熟人圈子,进入更大的交往空间。不可否认,陌生人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德国社会学家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已进入风险社会,而所谓“风险”,主要是人为的或者技术造成的风险。[2]

面对陌生人社会,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而缺乏对外部社会的分析判断能力,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而缺乏安全意识以及由于社会交往能力不强而造成安全防范能力不强等等,小学生承担的风险更大,甚至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伤害。尤其近年来,小学生遭勒索、拐骗、绑架、性侵犯、杀害(伤害)等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日渐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一、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

1.小学生对陌生人际交往的认知

调查显示,大部分(59%)的小学生与陌生人交往时都感到“不快乐”。感到不快乐的原因主要有:与陌生人交往时很紧张,往往会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与陌生人交往时,会产生言语和行为的冲突;曾经有被陌生人欺负的经历。而小部分(36%)的小学生认为是“快乐”的,他们通常认为与陌生人交往可以毫无顾忌与其倾诉心中的不快,从而舒缓压力;或者是在打发时间之余,还能结交新的朋友。

2.小学生对陌生人际交往的态度取向

调查显示,对于陌生人的感觉如何,大部分(61%)的小学生选择了“既没有好感也不会厌恶”,而有一部分(37%)选择了“厌恶”。对陌生人的感觉如何决定着小学生是否愿意和陌生人交往,对陌生人感觉“良好或者不讨厌”的小学生一般不会排斥与陌生人交往。而大部分的小学生偏向喜欢与网络中的陌生人交往,主要还是因为现实中的友情决定于自己的情感,而网络中的友情则可以由自己的情绪决定。前者会有心理负担,后者则会随心所欲。

3.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活动的实际状况

调查显示,小学生与15岁以下的、年龄相近的陌生人交往相对较多(80%)。如果自己来选择,多数小学生喜欢跟自己同龄或者年龄相近的陌生人打交道,因为他们觉得大家的年纪相近,共同的话题会更多。但有部分小学生因为经常玩网络游戏,所以接触的陌生人的年龄可能就参差不齐,在游戏中他们可以一起并肩作战,私底下也可以请教对方游戏的诀窍。

调查显示,小学生与陌生人交往的主要方式有:面对面交往(37%);QQ、微信等网络聊天(29%);通过电话、短信交往(21%)。小学生认为面对面交往更加方便、直接。小学生喜欢用QQ等网络聊天,是因为在网络中可以隐藏真实的身份,防止泄露自己的重要信息,也可以用理想的自我和别人交流。而对于陌生人可以与之畅所欲言,主要是因为这些人也刚好能理解他们、认同他们。小学生喜欢用电话、短信与陌生人交流,是因为这样可以彼此不用见面,交流自如。至于小学生用手机与陌生人发短信打电话的情况,相对于上网而言比较少。

二、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的认知特点与行为特征

1.认知特点

(1) 片面化。小学生认识能力有限,不能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单凭教师、家长的一面之词,小学生一般会认定不能与陌生人交往,学校和家长一般会教育孩子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 表面化。小学生只看现象,不会看本质。大人尚且“知人知面不知心”,而小学生对人认知的相关能力更是欠缺,往往只会看陌生人的外貌、态度和听声音。

(3) 负面化。社会及家长、教师关于陌生人际交往的负面新闻会令小学生往往不假思索地从负面去认识陌生人际交往。现实中也确实存在陌生人对孩子下手的情况:一些小学生喜欢动物,有些陌生人往往会利用小学生的爱心,要求他们帮助寻找丢失的动物,然后把小学生引诱到没人的地方,继而做一些侵犯小学生利益或伤害小学生身体的违法犯罪行为;一些小学生喜欢乐于助人,有些陌生人就假装迷路或者受伤,赢得小学生的同情,再骗取小学生的财物或侵害小学生的身体。

2.行为特征

(1) 封闭性。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行为封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交往局限在熟人小圈子,而对陌生人社会则是封闭的;二是其陌生人际交往往往呈封闭状态。小学生无法从他人那里知悉与陌生人交往的相关信息,而与其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之间也缺乏相关的交流,交往的这种封闭状态很容易为别有用心的人提供可乘之机。父母、教师经常说“不能和陌生人交往”,小学生自己却不知道实际情况。长久封闭在家庭的小圈子内,交往的那扇门不轻易打开。小学生的交往冲动性不够,缺乏勇敢和冒险精神,没有通过探知很难得到真知。

(2) 退缩性。现实要求小学生走出去面对陌生人社会,但是他们内心却不免担心害怕,不敢走进陌生人社会。在某些场合,比如说当自己出现问题、有困难时,通常不敢开口向陌生人求助。退缩性是一种消极的行为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在交往中的表现就是对陌生人世界的消极反应,会影响其社会人格的健康成长,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他们面对未知世界的消极反应,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认知与创新能力的发展完善。

(3) 两极化。全信与全不信。全信的表现是对陌生人完全信任,特别友好,没有任何防范心理,例如不设防地把自己家里的情况全部告诉陌生人听;全不信则表现在完全不信任陌生人,排斥与之交往。两极化的实质就是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中的对立价值冲突以及两种行为方式的冲突,对这个冲突的解决有待于教育对小学生的认知或行为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症结与实质

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的根本问题在于实践需要与主观认知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如前所述,社会发展也将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推向了陌生人社会,与陌生人交往本身成为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对陌生人交往的认知却相对缺乏。与成年人不同的是,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健全,缺乏对未知状态的推理能力。那么当小学生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到底要不要说话、要不要交往呢?这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因为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很复杂,也许出于善意的举动可以换取幸福和尊重;也许,一不小心就陷入一场骗局。

目前相关教育并没有认识到陌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即使谈到这个问题,也没有深入分析,只是笼统要求说不要和陌生人交往等。然而小学阶段是个体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学生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渴望与外部世界有更多的接触。由于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一直受到父母过度的保护,大部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再加上个别家长不正确地引导以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使他们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问题也反映出我们教育应对的不足。首先是关于人际交往的教育话语混乱。不同人对小学生传递的资讯与信息不同,容易造成小学生的理解混乱。德育老师说与人要和谐相处,为人要和善,乐于助人。父母说不要和陌生人搭讪,要离陌生人远点,小心上当受骗。而每当涉及学生放学之后安全的事情,学校老师也常说小朋友上当受骗的事情,叫小学生注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与此同时社会上“小学生被骗的新闻”遍布网络和报纸等媒体。家长、学校、社会的信息参差不齐,不同的信息蜂拥而至,小学生根本不会判断到底应该听谁的话。话语混乱的实质就是德与智之间的冲突。家长可能更多地考虑与陌生人交往的风险,因而不断向孩子强调如何机灵地应对陌生人,甚至不考虑道德需要,强调狡猾地与陌生人打交道;而德育老师可能更多地灌输如何讲道德等,如何友善地对待陌生人。大人们强调的角度不同甚至相互抵触,让孩子们无所适从。其次,关于人际交往的学校教育一味教小学生要遵纪守法、团结别人,这些都是泛泛而谈的,没有针对性,太过于原则化,导致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所接受的相关知识无法运用到生活中。对于如何跟陌生人交往的具体事项没有交代,尤其缺乏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教育,让小学生没有可借鉴之处。最后,关于人际交往教育只重德不重智。传统意义上,与人交往的教育包含在德育中,德育只关注向学生灌输德性规范意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怎样交往的智慧与机智。将德与智分离,造成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乖而不巧或巧而不乖的局面。乖而不巧的孩子往往是非常听话,但是做事不够机智、变通;而巧而不乖的孩子则相反,一般是做事比较有个性、反叛,不听长辈的话,只懂技巧或会说谎话,是一个典型的“小滑头”。

四、帮助小学生实现与陌生人良性人际交往的策略

教育必须先明确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即德与智相统一。道德教育应该培养小学生 “既乖又巧”的一面,要求小学生做到“诚实、友善、关爱”的同时也应该做到“机警、灵巧、变通”,教会小学生在与陌生人交往时,要做到“诚实而不轻信、友善而不迂腐、助人而善自保、厚道而不失机智”。

小学生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应该摒弃“陌生人全是坏人”的陈旧观念,打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刻板模式,否则当孩子需要陌生人帮助时,不敢主动开口求助。应适当鼓励小学生尝试认识、接触、认同陌生人,也要特别强调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遇到危险时要学会向附近的人们求救,或者运用智慧摆脱骗子的追赶。既向学生灌输与陌生人交往时应友好、诚实、和谐的美德,使之变得“乖”;也向学生灌输与陌生人交往时如何应对的知识、方法、技巧,使之变得“巧”。学校可以尝试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方式培养小学生“既乖又巧”的人际交往能力。

1.常态化教育

学校应该关注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人际交往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实施教育。所谓常态化,就是教育要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固定的主题,当然也可与其他安全教育结合。常态化教育必须反对出问题才教育的消防式被动教育,具体可以每周开一次班会课,班会课的主题必须是与陌生人交往相关的内容。例如主题为“让孩子与陌生人接触的几种方法”,可以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关于如何让孩子接触陌生人,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首先,要鼓励孩子与陌生人打交道。如果孩子从不跟陌生人打交道就会缺乏相关的交往经验,反而会更容易上当受骗。父母最好多带他们一起与陌生人交流,让孩子不排斥、不害怕和陌生人交往。其次,教孩子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可以鼓励孩子单独与陌生人交谈,比如向陌生人打招呼、问路等。教会孩子与陌生人交谈的艺术,比如说如何与陌生人顺利地交谈,如何中断不必要的谈话等。最后,培养小学生的判断和选择能力。平时在公共场合里可以鼓励孩子去结识陌生人,学会去分辨陌生人的好坏,积累丰富的经验。父母也可以带着孩子去跟陌生人接触,接触过后与孩子共同讨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这样,面对陌生人时,孩子就可以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了。

2.实例教育

即利用现实中发生的小学生与陌生人交往的事例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实例必须具典型性且做到不失时机,具体可按是否身边发生的实例分出两种情况:一种是远处发生的,比如在报纸、新闻出现过的相关事件,课堂上播放课件,播放最近报道的小学生被绑架的新闻事件,借此机会问学生:“如果你也遇到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如果报纸上报道某个孩子在僻静处玩时被骗子带走了,也不妨与学生讨论一下什么地方是不安全的。在这样的讨论过程中,孩子会比平时更认真听老师的话。另一种是身边发生的,比如学校里发生的事情,都适合拿来作为实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可以选择最近发生在校园中的事例进行教育,例如小学生单独在家时被陌生人进门抢劫。小学生独自在家,不管父母如何嘱咐不要开门给陌生人,大多数小学生最终还是轻易开门。因为不法分子可能会撒各种谎骗小学生开门,比如说“我来帮你父母拿点东西,我是你父母的好朋友、同事”之类的。针对这类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想出一些具体的应对方法。

按正反实例来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反面实例,必须特别强调学生反思并引以为戒;另一种是正面实例,可以积极倡导学生们模仿、借鉴、学习。与陌生人的交往也并不全是反面的案例,也有正面的、有借鉴意义的。比如小学生遭坏人拐骗的时候,多亏身边陌生人的帮助才避免一劫;又如小学生在外迷路时,多亏陌生人的好心帮助才能找到父母。遇到困难时,敢于向陌生人求救,这是值得小学生借鉴的。事实上,我们每天都要和陌生人交往,应该给小学生澄清这样一个事实:陌生人不全是坏人。引导他们思考:“刚进入小学时,周围的老师和小朋友对你们来说都是陌生人,但是他们不是对你挺好的吗?”教会小学生礼貌地与陌生人正常交往,可以自然地化解麻烦。

3.情境教育

即专门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特殊情境,通过演小品、小话剧让学生参与其中,从中体验与陌生人交往的种种情形。预设多种与陌生人交往的情境,可以让小学生自编自演,是非常生活化的形式。例如预设这样一些情景:在路上如果遇到搭讪的陌生人向你套取家中的信息,你会怎么应对?如果你不小心在路上扭到脚,受伤了,附近的陌生人想帮助你,你会答应吗?有陌生人向你打招呼,并示意要跟你继续交流,你会怎么处理?在课堂上让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其讨论后各自通过演话剧的形式进行演示。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平时如何应对陌生人,并把当时的情景演示出来,请学生共同评议。在评议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懂得一味注意礼貌而没有警惕性是危险的,只注意防范不礼貌也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在礼貌待人的同时做到机智应对、不轻信陌生人、善于自我保护等行为要求。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第一,社会上大多数陌生人是好人,但也存在少数的坏人;第二,要懂得分辨陌生人,避免上当受骗;第三,要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在对小学生陌生人际交往的教育与引导中,应该通过德与智相结合来培养小学生的能力素质与道德素质,教会小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学会与陌生人交往。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关注培养学生与陌生人交往时友好、诚实、和谐的美德,使之变得“乖”;同时也不忘向学生传授与陌生人交往的应对知识、方法、技巧,使之变得“巧”。

[参 考 文 献]

[1] 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M].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88.

[2] ULRICH BECK,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992:18.

[责任编辑:陈学涛]

[DOI] 10.16165/j.cnki.22-1096/g4.2017.04.005

[收稿日期] 2016-10-21

[作者简介] 石若坤(1973-)女,江西宜春人,硕士,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7)04-0021-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