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告】晚疫,晚疫,马铃薯晚疫病在个别地区已爆发!【蔬菜卫士报 731】

 我心……飞翔 2017-08-01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毁灭性病害,7月中旬以来,我国各地雨水较多,春种马铃薯产区大多数地方空气湿度较高,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气温在10℃以上条件时,极易形成中心病株。据了解,河北北方地区,如张家口沽源、承德围场等地马铃薯晚疫病已开始发生,需引起重视,及时防控!

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全世界普遍发生,危害严重,已列为粮食作物第一大病害。1950年中国许多地区晚疫病爆发,华北马铃薯当年减产30%~50%。60~70年代,由于引进抗病品种,晚疫病一度得到控制。但是从80年代起,晚疫病的流行频率和流行程度逐渐增加,又成为马铃薯生产的一个重要障碍,据估计,中国每年因晚疫病损失10亿美元。病力很强的菌系或生理小种,从而导致晚疫病严重流行。

一、发病时都有啥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为害叶片、块茎、薯块。当叶片染病,产生水渍状黑褐色斑点,在空气湿度较大时,病斑会逐渐向外围扩展至整个叶片,进而沿叶脉侵入叶柄及茎部,导致茎部出现褐色条斑。当暗褐色条斑边缘长出白色晕层时,就表示晚疫病并发到较为严重的阶段,叶片开始萎蔫下垂,全株变得焦黑并呈现出湿腐状,并散发出腐烂气味。当薯块染上病菌时,会形成淡褐色病斑并凹陷,而病斑皮下的薯肉则会不同 深度的褐色而坏死。当薯块病菌侵染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在田间发病而坏死。除此之外,薯块在染上晚疫病的过程中容易侵染到其他病菌,导致并发症,受细菌感染也会出现软腐的结果。  

二、啥条件下易发病?

影响晚疫病开始发病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但是在我国复杂的地理气象条件下,温湿度在各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华北早春地区,湿度是限制因素,相对湿度达到75%时,就会出现发病中心。相反,在潮湿多雨的地区,温度是限制因素,晚疫病常常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发生,只要有2~4天最低温不低于7℃,便可能发病。气候条件对发病中心出现以后的病害流行速度也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干旱高湿,霜冻可以阻止或延缓晚疫病的流行。

三、发病流行时有啥特点?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包括三个阶段:

1

中心株的出现

从现蕾期就可能出现中心病株,向附近植株蔓延,形成发病中心。

2

普遍蔓延阶段

以本田中大多数植株的上部叶片都有个别病斑为标准,从发病中心蔓延0.67公顷(10亩),约10天时间。

3

严重发病阶段

植株枯死百分率急剧增加。出现中心病株,是进行第一次药剂防治的适宜时机。

四、为啥晚疫病发生这么严重?

1

种薯带菌现象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主要是以菌丝体的形式在薯块内越冬,其产生的孢子囊借助气流进行传播、侵染并蔓延扩大,形成了种薯的初侵染来源。带菌种薯在播种之后会导致不发芽、发芽后死去或出土后形成中心病株等情况。

2

管理粗放

排水不良、种植结构不合理、偏施氮肥、土地质量差、不合理轮作倒茬、除草不及时等都会导致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生产实践表明,当马铃薯栽培管理不当时,例如农民未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未及时排水、缺少有效的隔离等不合理种植措施,将染病品种与抗病品种、商品薯等邻近种植以及不合理轮作倒茬等,都会在多雨的季节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或增加晚疫病的发生机率。

3

防治措施相对滞后

马铃薯晚疫病是具有毁灭性的严重病害,相对而言,防治晚疫病是一项难度较大工作,单纯依靠化学防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行政部门的广泛宣传,综合防治,才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然而,从现状来看,广大的农户还是只注重对化学防治方法的利用,依靠打农药消除或防治晚疫病的发生,忽视综合防治措施的科学利用,二者缺乏科学统一的结合,导致许多地方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工作不能组织和落实,最终难以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五、该怎么防控?

1

建立晚疫病预测预报系统

为了减少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危害,加强晚疫病预测预报方法的利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而对于预警技术,其主要是从气象与天气的湿度、温度及降雨等相关指数进行反应与预测。目前,我国已研发出对马铃薯中心病株出现的预报技术,指导药剂的喷施时期,有利于加强马铃薯植株的抗病能力。国外的“标蒙标准”和CARAH模型预警系统更具有极高的准确性与实用性。因此,应该大力引进和研发天气预警系统,在生产与技术的实践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通过不同天气预测器对田间温度进行控制,对降雨量进行实时监测,对马铃薯种植进行及时预防。  

2

使用无病种薯


病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之一,建立无病留种田,可以减少初期菌源。对于马铃薯新种植区,无病种薯就更为重要。挑选无病种薯,也可以减少初侵染来源,但是,即使切块检查也不能完全消除病薯,所以还要进行种薯处理。药剂浸种可以杀死种薯内部分病菌,推迟晚疫病的发生20天,可降低种薯病情指数50%。每100千克种薯可用62.5克/升精甲·咯菌腈悬浮剂20毫升,均匀拌种。

3

加强栽培管理


结合防治病毒病的管理,合理施肥,保持植株健壮,增强植株抗病性,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合理灌溉;要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结果习性等合理密植,防徒长。这样不仅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还可以降低湿度,减少晚疫病发生的可能;中心病株出现立即清除,或摘去病叶就地深埋;生长后期培土,及时消除杂草,及时疏松土壤,减少病菌侵染薯块的机会。  

4

加强化学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病株,并进行药剂保护。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烯酰·嘧菌酯悬浮剂800倍液,或40%烯酰·氟啶胺悬浮剂1000倍液,或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4000倍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