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写和诗

 yunfyg 2017-08-06

  和诗大体上分两种类型:一是和韵(和,随声而歌);另一是和意不和韵。


  一、和韵

    清赵翼《陔余丛考》中“和韵”条载,王肃入北朝,弃江南原配谢氏,娶北魏帝女儿为妻。谢氏得知,托人带给王肃一首无题诗:“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遂腾去,颇忆缠绵时。”王肃的后妻代王肃回答一首和韵诗:“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纳故时。”赵翼认为这是中国和韵诗的滥觞。

    和韵诗有三种形式:

    (一)用韵,即和诗与原诗(或称原唱)的韵脚在同一韵部风(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这种和韵诗比较自由。
    (二)同韵,如原诗有两个韵脚,以至三个、五个韵脚,和诗只能用原诗的韵脚押韵,但可以不按其顺序。
    (三)步韵,又叫次韵、依韵。即和诗必须按原诗韵脚的顺序押韵,不得任意变动。当前海内外诗坛上的和诗大多用此形式。


  二、和意不和韵
  这种和诗起于东汉,诗人伪托苏武与李陵告别互相赠诗两首。这种唱和又名赠答诗。两千多年一直不绝如缕。但其数量较之其他类要少。现代诗人和诗一度盛行。如郭沫若《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诗云:“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万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同志《和郭沫若同志》就是一首和意不和韵的诗。请看:“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两诗比较,是各用各的韵。但不论是和韵或和意,和者首先要读懂原诗,针对原诗内容来和。否则所答非所问。就会闹出笑话来。


  三、不同内容和诗应区别对待
  不论是哪一类和诗都是联谊交友的桥梁,催人奋进的鞭策,也是训练基本功的手段。所以诗词爱好者还应该学会一本领。有人反对这类应酬,认为“三应诗”(应酬、应景、应制)无好诗,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河南教育出版社编印的《中国历代诗歌类编》一书中“赠答”“相逢”“送别”部分,收入的都是历代名家之作,都属于应酬诗,论者对此又作何解释?******百年诞辰全国诗词研讨会在上饶举行,专家指出“三应诗”虽有随声附和、互相吹捧、无病呻吟的一面,但也有抒发真情实感、互相慰勉的另一面,不能全面否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