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热呢? 还没感受够 就突然秋天了? 明日!立秋了! 是不是你也一脸茫然, 感觉身体被掏空? 正当我们准备热一把的时候, 居然都秋天了? 说好的三伏酷热呢? 小编还没准备好步入秋天, 眼瞅着落叶、夕阳、 小凉风就呼呼地吹来了 七月節 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 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孟秋的開始 一叶梧桐一报秋, 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 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每年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返回期间到达视黄经135°时为立秋,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重要时期,在天地之气发生重大变化的交节点,人体的健康与运势将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变化?以及在这个交节时刻,我们又该如何养生呢? 农历闰六月十六 立秋 2017年8月7日 15:39:58 星期一 《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口吃肉了!立秋这天红烧肉一定要吃起来!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人们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香瓜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各种瓜果在田野里飘香,立秋这天夜晚,人们在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 ![]()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秋天容易情绪悲伤而伤肺,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立秋时节,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 立秋为初秋之季,暑热没有完全散尽,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此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身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小编理解的贴秋膘就是:“可以明目张胆的胡吃海喝了。。。” 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终于为自己的嘴找到一个借口! 比如: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 然而:进补也不能海吃肉! 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 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脾补胃的莲子、扁豆、山药等↓ 注意:知道什么叫秋燥症吗? 秋季出现口感唇焦等“秋燥症”的气候,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可起到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 注意!女性要注意保养皮肤: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肺! 在饮食上要“增酸”: 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下列食品可供选择↓ 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防秋燥伤阴。下列饮食可供选择↓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立秋时期的“秋老虎”可能虎视眈眈,天气也呈现干热状态。这种炎热气候有可能延续到九月,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 因此,立秋后应当心“秋老虎”,小心中暑。 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蔬菜水果,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 外出时,记得随身备好藿香正气、人丹等防暑用品,同时做好防晒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