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之我见

 GXF360 2017-08-08

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之我见

■文/高世毅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四年多以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对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学习感到困惑。如何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呢?通过平时的教学经验以及和其他优秀老师的交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上课前,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根据教材内容和编写意图,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前应做相应的教具(结合生活实例),同时要求每个学生也要做,不要求一样,只要求做规范,另外在要求学生预习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时,先让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并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在讲长方体这一课时,让学生带一个长方体模具等等。要上好图形与几何课,充分的预习和教具准备是第一步。

二、教学实例生活化

图形与几何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结合生活实例,能将抽象的概念和过程简单化、具体化,能帮助学生直观、简单地接受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生活中很多实物的形状是小学生熟悉的,教学时引进生活实例,学生们会有亲切感,会对知识感兴趣,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注意力,提高了听课效率。

三、小组讨论是关键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每个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是关键。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沿着高剪下,通过移补得到长方形,教师适时指导,图形变化前后面积不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获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课堂巩固为核心

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学生们将新知识存储在大脑。但学生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是否清楚,掌握是否扎实,要适时检验并训练。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两道典型题目,叫两位学生进行板演,尽量选择学困生,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完成后先进行组内小展示、再进行班内大展示,大展示时先叫两名中等生进行点评,再叫两名优等生进行点评,并要求学生说出相应的依据,其他同学有不同想法的举手发言,以此方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拓展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此环节适当提高题目难度,可以让学生体会基础知识在具体题目中的应用。比如,在讲圆的周长中,提出靠墙做一个半圆形羊圈,需要栅栏多少米;或者提出已知一根长度的铁丝,把它围成一个最大的圆形,求圆的半径等。这些内容体现了生活化的特点,但难度有所提升,学生极容易出错,通过拓展训练环节,学生能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细节问题常提醒

图形与几何内容既有数量关系,还有单位换算,集数量和单位为一体。根据平日发现,一些学生对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分不清,大部分学生不会单位换算,极易出现失误,教师上课时要经常提醒学生。比如在计算图形面积时,很多同学会将单位写成长度单位,计算体积时将单位写成面积单位。再比如画图时该用实线还是虚线,需标注角、垂直等符号,这些细节问题学生最容易失误,教师应当经常提醒。

图形与几何内容与数与代数有本质区别,无论是教学方法与过程,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区别,不管选择哪种教学方式,只要把以上几点把握好,我想学生们一定会熟练掌握所学内容。

作者单位 陕西省佳县王家砭中心小学

编辑 薛小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