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唐古铜镜之美

 老刘tdrhg 2017-08-12

中国青铜器是举世公认的顶级艺术品,而古铜镜制作又将青铜铸造工艺推向了巅峰。不同历史时期的铜镜有着风格迥异的形象,战国镜的张力和层次感、汉镜的神秘和隽秀、隋唐镜的精致和浮华,这些古铜镜的经典代表将艺术之美生动地呈现在了方寸之间

汉代铜镜:工艺与文化相结合

汉唐古铜镜之美

汉代 四兽纹铜镜

中国古铜镜的发展源远流长,每一面铜镜仿佛都折射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内涵。铜镜起源于齐家文化,在铸造工艺技术发展成熟的西周和春秋时期,铜镜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迅速提升。战国时期,日臻纯熟的青铜器工艺催生了纹饰繁复的铜镜,其中以战国楚式镜最为风光时尚,四兽纹、山字纹等神秘纹饰成为这一时期铜镜的显著特点。战国算得上古铜镜制作的第一个巅峰期。”

汉唐古铜镜之美

汉代 画像铜镜

在业内,汉镜收藏的数量和质量往往能体现出一个铜镜藏家的收藏水平。汉代铜镜图案丰富、制作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图案题材上出现了神兽镜和画像镜,前者多是神仙与灵兽,后者多是名人和历史故事,比如伍子胥、范蠡等人物的画像。值得一提的是,铜镜较普遍地出现铭文也是从汉代开始。这些铭文书体丰富、文字繁杂,而且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篆书向隶书的演变过程,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史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汉代的铭文镜和规矩镜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汉代铭文镜的内容和风格与汉代人的思想有直接关系,或者说,镜铭反映出了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另外,汉镜的镜背上那些带有故事情节、人物景致的图案内容,堪称工艺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隋唐铜镜:文化融合的典范

汉唐古铜镜之美

唐代 葵花形铜镜

唐代政治上的强大和经济上的繁荣使铜镜艺术进入了鼎盛期。唐代的铜镜种类繁多、纹饰精美、镜体厚重,在器型上也突破圆形的束缚,出现了葵花形、菱花形等类型。

汉唐古铜镜之美

唐代 菱花形铜镜

在主题纹饰和表现技法上,唐代铜镜更注重写实和人物故事,纹饰多以鸳鸯、蟠龙、海兽葡萄、人物故事及花卉等为主,彰显了唐人的优雅、奢华与浪漫。唐代铜镜除了制作设计水平高之外,在合金配比方面也很科学:铜占三分之二,锡与铅共占三分之一,这种配比使得唐代铜镜表面更加均匀光滑,不易变形,纹饰也更清晰自然。其中,金银平脱镜是唐代制镜工艺创新的杰出代表。它将漆作为黏合剂,用加工成型的金银饰片粘贴在镜背上,整体风格雍容华贵却不张扬。唐代铜镜中以海兽葡萄镜最具有艺术的包容性,它充分展示了强大的汉唐文化与西亚文化、欧陆文化充分融合后形成的盛唐文化。

鉴赏收藏:首选品相完整度

如何判断一件古铜镜的收藏价值?首先要看这面铜镜品相的完整度和纹饰的精美度。收藏铜镜要从其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权衡。其次,特殊的制作工艺、特殊的纹饰也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当然铜镜的形状、尺寸、稀缺性和纹饰的繁密程度也都决定着铜镜的收藏价值。

汉唐古铜镜之美

唐代 菱花形铜镜

每一面铜镜都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它们都经历过最初的图像布局、书画、制模、合金配比、冶炼浇铸等环节。这其中哪怕一个微小的细节出现漏洞,这面铜镜都会有瑕疵。在铜镜收藏中,那些反映古代高超铸造工艺的品种往往最受重视,如镂空镜、镏金镜、嵌螺钿等最受藏家青睐。古铜镜多入土陪葬,由于长期深埋地下,锈蚀程度较高,所以光滑的“水银镜”就显得十分珍贵。同时,铜镜收藏还讲究版模,头模镜的纹饰最为清晰流畅,所以第一次浇铸的铜镜受欢迎程度远高于二模、三模。此外,铜镜的铭文或图案如果能够反映出某一段历史或者某一位名人,那么其收藏价值也会增加。

一面古铜镜,真正的收藏家会把玩一生。而伪藏家只会醉心于铜镜交易价格所带来的利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