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飞:教师想要快速成长,最应该做这件事……

 林如老师图书馆 2017-08-13

一位老师发现他最喜爱的名师、专家,是他专业发展上的关键事件。


因为世间的确有一些人的心灵尺码是相似的,我们应从众多的老师中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位,去学习、去交流。


苏州工业园区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徐飞老师,讲述怎么在研读名师中获得自己的专业成长!




徐飞:世间的确有一些人的心灵尺码是相似的

1997年春,在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的教学艺术研讨会上,余映潮老师作了一个长达两小时的发言,话题是“胡明道老师教学生动的艺术”。发言结束后,胡老师问余老师:“余映潮,你讲话的这些资料是从哪儿来的呀?”余老师说:“我有专门研究您的卡片呢!”并给胡老师开了一个长长的“书单”,上面有胡老师四十多篇文章的目录及出处——这份目录,连胡老师自己都没有。


余映潮老师能成为中语界的巍巍高山,与他对名师的研读是分不开的。他曾坚持数年,研究过中学语文界非常多的名师。在《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名师研究法》这篇文章中,余老师这样写道:


很多年前,我不仅有研究胡明道老师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对张建华、章熊、黎见明、洪镇涛、徐振维、陈钟梁、蔡澄清、陆继椿、鲁宝元等名师的研究纪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一批名师,可以说是被我“尽收眼底”,即使是上海本地的老师也没有像这样研究过他们。在我的读书卡片上至今还有他们的名字:沈蘅仲、何以聪、鲍志伸、周其敏、陈亚仁、戴德英、卢元、钱蓉芬、俞达珍、何念慈、潘鸿新、方仁工、吴侃、陆军、火观民、梁康华、金志浩、杨墨秋、邵愈强、朱乾坤、过传忠、冯志贤、董金明、居志良……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雄奇壮丽的队伍啊;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才华横溢的队伍啊!


这是何等才华横溢的队伍啊!这是何等广采博取的韧劲啊!读了这一长串名单后,你便不难发现余映潮老师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了。


一位老师发现他最喜爱的名师、专家,是他专业发展上的关键事件。世间的确有一些人的心灵尺码是相似的,我们应从众多的老师中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位。小语名师管建刚老师好几年前去新华书店,无意中看到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随手一翻,那里面的理论与管老师的实践不谋而合,于是管老师迫不及待地买下这本百万字的巨著。回家认真研读后,更是激动不已,打听到潘新和教授的邮箱后,给潘教授写了一封长信,讨教一些问题,不久就收到回信。一来二往,两人渐渐熟识,管建刚对潘新和的学术观点领会更深,将之借鉴到小语教学中来,开展了影响广泛的作文教学革命。

要研读名师的成长经历!


研读名师,要研读他们的成长经历。语文出版社曾出过“名师讲语文”丛书,收录了胡明道、余映潮、黄厚江、李卫东、李海林、邓彤、蔡明、王君等名师的文章,一师一书,每本书分“我的语文人生”、“我的语文理念”、“我的语文实践”和“我的教学语录”四部分。我从中买了几本自己特别喜爱的名师的书,特别喜欢读“我的语文人生”这一部分。读这些名师的成长故事,我被名师们锲而不舍的追求打动,被他们专注投入的精神感染,这也激发了我专业求索的热情与勇气。



要研读名师的经典课堂!



研读名师,要去研究他们的课堂教学。名师的课堂集中体现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研读名师的课堂是提升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快捷通道。研读名师课堂,可以从环节设计、层次展开、点评引导、课堂生成等角度分析探究。研读名师课堂,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大量研读名师课堂,可以积累经典课例,进而摸索、领悟到好课的要素。我研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被钱梦龙老师一个个精彩的课例折服,认真体味、思索导读法的奥秘,总结钱老在教学设计、课堂提问、点拨引领等方面高超的智慧,深受启发。



要研读名师的教育论著!



研读名师,肯定要去研读他们的教育论著。教育论著虽然比较理论化,可能激发不起很多老师阅读的兴趣,但教育论著里有名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研读教育论著,能帮助我们系统而深入地理解名师的思想与智慧。研读名师的教育论著,一定要进行摘录或评述,这样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其思想精髓。《语文的原点》一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黄厚江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我在深入研读之后,写下《语文,从这里出发》这篇评论性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我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有了更深的认识。



不必求多求全!



了解名师的成长经历,品析名师的课堂教学,研读名师的教育论著,就是不断丰富自己和提升自己的过程。研读名师,不必求多求全,在初始阶段,你可以只研读一位名师。认准这一位名师后,将能找到的所有他的著作、文章、视频及评论他的文章都搜集起来,花一段时间加以集中研究。待将这位名师的精髓充分吸收以后,如果你还有强大的胃口,可以再选择一位名师加以研读。当有了两三位名师的教学思想打底子后,你的教学境界与之前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忌简单模仿、盲目追随!



研读名师,最忌简单模仿、盲目追随。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说,向我学习的人可能会成功,但只知道一味地模仿而不懂得创新就一定会失败对于名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我们不仅要学其形,更要学其神,最重要的是,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创造性地借鉴经验,就是在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也是在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研读名师,是为了发展自己。即使是名师,也终归会有或多或少的不足,我们在研读名师的时候,应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将名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进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主张。

————————————————————

《江西教育》,立足江西,面向全国!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期刊、江西省教育系统唯一权威的工作指导类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