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朝花夕拾╰ 2017-08-18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语出《庄子·胠箧》篇,是对老子思想的阐释,没有脱离《老子》的范畴。由于《老》比《庄》简洁,我们引用《老子》第1819两章来阐释这个问题。

 

《老子》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两章连起来看,老子把儒家宣扬的仁义礼智信几乎都给否定了。《老子》第38章说得更清楚: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仁义礼智信是怎么产生的?是大道废之后的一系列替代物。有仁义礼智信,必然也就产生了响应的对立面,比如不忠、不孝、虚伪、盗贼等。因为这些都是人为提出的主张,不符合道法自然的原则,是一种有为,有为必败。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老子对统治者提出三条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庄子·胠箧》篇也跟着说: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但老子说,这三条主张,不过是一种文饰,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回到的层面,所以紧接着他又补充了两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同样,庄子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在《胠箧》篇的末尾,也是返归于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至此,大家应该可以明白,圣人代表仁义,所谓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本义不过是仁义不死,大盗不止仁义是人为的,非道的,违反自然的。只有回归于,大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天下太平。

 

这句话,体现了庄子的政治哲学。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并不是把圣人和大盗作为相对的两极,两者并不是反义词。这在《庄子 祛箧》里有非常生动的比喻:庄子说,有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物,用最好的材质做容器,加了最坚固的锁,但这只能防小偷小摸,大盗来的时候,是把财物连同容器一起偷走,偷走的时候,你的锁越坚固,大盗越高兴,因为财物就不容易掉出来了。

 

在这个比喻里,大盗就是大盗,但圣人并不是圣人,而是比喻里的容器、锁。

 

这是什么意思呢?

 

庄子又举了个例子: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一直都按照圣人之法治国,治理的很好,所以,一般的侵略、叛乱都不怕。可是有一天,田陈氏直接篡夺了齐国的王位,自己当了齐王。田陈氏就是大盗,他在窃国的时候,唯恐齐国原来治理的不够好,齐国治理的越好,他篡国就越简单。

 

在这个例子里,大盗就是窃国者,但圣人并不是圣人,而是例子里治国的方略。

 

庄子最后下了结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

 

所以,综合这一个比喻,一个例子,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何谓圣人?是天下秩序的立法者,是治理国家的最好的政策,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是仁义礼智信。

 

但这些秩序、道德、方略一旦实施,在一般人眼里虽然是好事,但是让那些大盗们看见了,反而会激起他们的欲望,他们会利用这些秩序、道德、方略,来为自己的私利服务。最后,篡夺权力,博取利益,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天下大乱,道德沦丧,普通人流离失所的情况。

 

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绝圣弃智,更安全。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涵义归纳起来有三点:

 

一,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胁迫别人,这种胁迫使社会不和谐。

二,不要只讲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要多从人类最基本欲求出发理解别人,人都不是圣人也不是恶人。

三,没有绝对的圣人和恶人,不要抢占道德制高点,也就没有邪恶的轴心。道家认为,强迫他人使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是道家最大的忌讳,因为没有一种道德标准胜过天道,物竞天择,能够长久生存的事物,必亦有道,大盗亦如此,盗亦有道。若要没有盗,靠杀是杀不完的,因为圣人会不断地用道德标准制造出大盗。道家认为,上善若水,你顺应天道,顺应自然就是善,我们也不纠结什么恶不恶,因为我们一但做了,就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圣人里就会出现大盗,所以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的哲学思想和道家学说一脉相承。

 

《庄子》寓言中记载有人有宝贝就把宝贝藏在箱子里,以为万无一失了,谁知窃贼来了直接盗走了箱子,庄子由此阐述出他的一个观念,他认为世上推崇不论是怎样一种善良标准的正义、圣洁,但凡有了这种善,那么就可以有别有用心之人以此善为伪装,行自私之目的,如西汉末年篡权的王莽,在当时用一套符合宗法制礼法规范的行为,以德服人,谋求上位,得势以后就开始夺取政权的行动了。因此我认为庄子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讲述的是一种真善美与假恶丑对立统一的关系。庄子可能认为人类要么追求卓越高深的智慧要么追求符合天道的人类健康生活法则,全面素质发展不偏废于智商,如若不然则皆不利人。

 

关于这句话的解释,无论对庄子本意的考证如何,其寓意应不仅局限于圣人个体的的复杂统一性(集天使魔鬼于一身),更应该强调的是个体在群体中的局限性,包括其所提出的各种思想。

 

例如:一个完美的圣人(反映在外界群体的认识)死了,而其留下的思想是向全社会开放的,有的人打着圣人的旗号干些魔鬼的勾当。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圣人有追求知识的本性,大盗有盗窃的本性,圣人不死,本性不灭,所以大盗也别想断绝!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时下主要的应用主要解释为,有的人(圣人)通过各种方法控制了世界的运行,盘剥大众,让大众成为奴隶,暗中汲取了大量的资源,此句子展现的是一种现象,解释世界运行的本质,更是向大众阐述了修道者达成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的一般方法。

 

各种微评

 

大盗是相对小盗而言的,区别在于大盗更善于说谎和欺骗,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是大盗的特点。当圣人所主张的仁义道德在全社会流行的时候,恰恰也给了那些口是心非的大盗用满口谎言欺骗世人,骗去公众信任和共鸣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就像焦点访谈,人民在看,防上当受骗,但坏人也在看,查缺补漏!

 

好像说的是,正是圣人的慈善正统,才导致大盗用很小的成本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单纯的善是无法引导恶徒放下屠刀的。

 

这个世界无白昼就无黑夜;无高山就无峡谷;无神就无鬼;无佛就无魔;无善就无恶……无圣人就无盗贼。所以,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平衡平等,无对立,无差别,和光同尘,守一不二,故几于道,天下清静太平。

 

圣人也是大盗们的最高境界追求,之位常在翻转中,二者交逐,反过来说大盗不死,圣人不止。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可与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同一解。 他以哲学观表达正反消涨,愈进愈止,永无止息,但我们因坚信守一邪不压正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观律。

 

人们通常理解,小盗撬门锁,大盗抢银行。其实,庄子所指的大盗,是窃国大盗,是圣人打扮的窃国大盗,是所谓圣人和大盗的结合体。如袁世凯之流。

 

我是不信什么圣人的!如孔丘!什么克己复礼?什么学而优则士?为谁服务?全为《权富》出谋献策!擦鞋仔而已!还是老子说的好,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和大盗是相辅相成的,圣人是明面,大盗是暗面。本质是一样的。人人平等则无圣亦无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