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东方绝学

 昵称11410324 2021-10-01

《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断绝假聪明之智巧,民众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假仁假义,民众才能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弄巧成拙之逐利,盗贼也就没有了。所谓的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伪饰,以此行言教不足取,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回归到自然无为为而不争之属性,上德不德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恬淡虚无,这是人生无忧无虑之最高学问。

《老子》第十九章解读:《易经观卦》: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个“圣人以神道设教”,就是不言而行不为([wèi)而成之身教。在春秋战国时期,宣扬仁义道德者为言教也称之为圣人而被利用出现祟圣尚贤之乱象。主张身教反对言教之老子,才在第二章中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十八章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战国时期祟尚宣扬仁义之圣人到极点,《庄子·胠箧》才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所以 《老子》第十九章才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大伪”是这个“智”“巧”之产物,所以才要“绝圣弃智”“绝巧弃利”;所谓“仁义”之言教不过是“大伪”之饰物而已,所以才要“绝仁弃义”。大道(神道)是素朴而无装饰的,故“见素抱朴”,具有饰物之“圣智、仁义、巧利”则掩盖了素朴之大道(神道)属性而不足取。

素朴之大道(神)之属性,就是“自然无[wèi),为而不争,故《老子》第八章才说“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法自然,人应效法自然之道返璞归真,、“道”就无忧,背“道”就后患无穷:“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一句中之“素”就是“道”体,这一句中之“朴”就是“道”用。“道”体是“素朴”的,“道”用就是保持这种“朴素”,故才有返璞归真之说,才有《庄子》“真人”之论。要想“抱朴”就必须要“少私寡欲”。说到这个“欲”字,那就是人类社会万象之“道”体,恰如其分之抑“欲”是万善之本,有过之而无不及之纵“欲”是万恶之源,能抑“欲”康健无病无灾而幸福长寿,纵“欲”怪病百出多灾多难而痛苦妖折。  

所以《素问灵兰秘典》才说: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只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能“主明下安”,恬淡虚无不但能使人无忧无虑而康健无病无灾幸福长寿,还能使“天下大昌”。知此,就“绝学无忧”这一句之内涵,知此,就知什么是“绝学”!“道之尊,德之贵” 之“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就是“绝学”!

这一“绝学”就是东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