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的早点之演变

 沈维鑑 2017-08-26

老北京的早点之演变

北京人的一日三餐,我觉得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早点了吧。虽然已经有两三代人都是吃着包子、油饼、豆腐脑长大的,但其实就在解放初,北京人的早餐还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呢。北京人都习惯把早餐称为早点,有人说这是北京人生活讲究,早上都要吃一些细致的点心。其实不然,与南方很多大城市相比,北京的早点实在谈不上讲究,之所以叫早点,到和老北京人不讲究吃早点有关。

老北京的早点之演变

清代的北京,老旗人是城市的主要居民,1910年的人口调查,旗人还是总人口的70%,旗人的生活习惯中,一天只吃两顿饭,也就是午饭和晚饭,即便是皇上家也是如此。所以,过去北京的大多数家庭里,并不把早饭当回事。不当回事,并不代表早上不吃,但就不免凑合,一杯茶,俩焦圈,或是冲碗杏仁茶,来碗豆浆,就上一套烧饼果子,稍微点心点心,就算完了。据说当年早点摊的规模都很小,忙活一早上,大概炸焦圈的面不过一斤,磨豆浆的豆子不过二斤。

老北京的早点之演变

说到烧饼果子,过去老北京有专卖这种小吃的“发货屋子”,相当于一个中央厨房,每天只生产马蹄烧饼和果子。所谓马蹄烧饼,就是一种和马蹄大小的烧饼,烙出来,一面是平的,一面胀起来。果子,就是油炸面,过去烧饼果子用的果子,多是一种叫“半焦果子”的东西,形状像油条,口感似焦圈。把马蹄烧饼从中间裂开,把果子对折塞进去,别看都是面,吃的时候,既有暄腾的感觉,又有酥脆的口感,这就算一套烧饼果子了。每天早上都会有小买卖人到发货屋子批发烧饼果子,然后挎着个筐,走街串巷,卖给胡同里的住家。如今有的早点铺还有牛舌饼夹油饼的吃食,就是烧饼果子的同类产品。

老北京的早点之演变

老北京的早点之演变

我听北京小吃第一人陈连生老爷子谈过,早年北京早点里最好的品种大概就是炸布袋了。炸布袋是炸油饼的时候,灌入一个鸡蛋,跟今天常见的鸡蛋灌饼有些类似,但又精细的多。鸡蛋灌饼,就是在煎铛上放一张博饼,用筷子从中间划开,把打好的鸡蛋灌进去,然后两面煎熟。而炸布袋,是先要炸出一个小油饼,在面刚鼓起来的时候就捞出来,在油饼边沿处撕开一个小口,把鸡蛋灌进去,封好再下油锅炸。这样出品的炸布袋,面饼炸了两次,更加酥脆,而鸡蛋一直在面饼里面,吃起来又清嫩而不油腻。从人工到食品的细腻上,都要比鸡蛋灌饼精致了很多。不过,好归好,这在解放前,是极少数的有钱人才能吃得起的。

老北京的早点之演变

解放以后,大多数人都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不吃好早饭,难以维系一上午的工作,大部分人开始重视到早餐的营养作用。尤其是各家国营小吃店为市民提供了既丰富又便宜的早餐,什么油条、油饼、豆腐脑、肉包子,渐渐成为人们熟悉的早点。不过有些品种随着时代淘汰了,有些品种也改良了。像烧饼果子、杏仁茶,渐渐就退出了早点的行列,上文说的炸布袋虽好,也因为太费工费手,不适合大众化的经营,也渐渐消失了。而像油饼一类的小吃,又进行了改良。解放前的油饼,都是大油饼,卖油饼的时候,用刀切,一撇一撇地卖,大概一撇一两重,老电视剧《四世同堂》里,对当年的这个场景有所呈映。小吃店成立以后,小吃摊进了屋,油饼也就随之精细了不少,改成了一两一个的小油饼,而且早年炸油饼用的都是平底锅,为的是省油,而改良的小油饼,用的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普通炸锅,油旺火热,炸出来的油饼比当年可是酥脆多了。

老北京的早点之演变

我们现在常见的老北京早点,基本在80年代定型了,烧饼、油条、豆腐脑,炒肝、包子、炸豆腐,甚至早年不可想象的杂碎汤也都出现在了早点的行列当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的早点越来越营养,越来越丰富,除了传统小吃,南方的早茶,西式的早餐,如今也早就不新鲜了。我想,这就是时代的变化,昔日凑合一口的早点,是那个时代的民族风情,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晨起的吃食虽然还应着早点的名,其实已经变成了丰盛、营养的早餐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