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式太极拳的“顺中用逆,逆中行顺”

 winriman 2017-08-28

孙式太极拳的主要规矩是“三害九要”,即塌、提、扣、顶、裹、松、垂、缩、起钻落翻分明,其实应该是“十要”,那就是加了一个“单重”,孙禄堂先生当年在出版《孙式武学录》之后又意识到“单重”的重要性,所以对他的弟子说“单重”应写在规矩中。

  学习孙式太极拳需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到了有一定的基础了,把孙式太极拳的拳架练的顺溜了,也就是说逐渐进入初级阶段的后期或进入中级阶段了就必须用“顺中用逆,逆中行顺”这八字方针认真练习,把这八字方针贯穿在每个式子每个动作之中。  

 




 

  一、“顺中用逆,逆中行顺”有助于气力的回缩和下沉

  讲孙式太极拳离不开八卦拳和形意拳,因为孙式太极拳是以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为一炉。孙式太极拳讲究“顺、逆、和、化”,这是孙禄堂先生在《八卦拳学》中讲的“四德”,顺,就是手足自然往前伸;逆,就是气力往回缩;和,就是气力中正无乖;化,就是化其后天气力归于丹田而返真阳。这也是孙式拳式子动作的四部曲,在这里我借鉴一下太极前辈李亦畬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的语言形式。欲要化后天之气力,先要使气力中正无乖;欲要气力中正无乖,先要使气力往回缩;欲要使气力往回缩,先要使手足自然往前伸。这第一步就是肢体动作的顺畅,但肢体动作的顺畅不只是手足只往前伸,同时还要有往后走的动作和劲。1982年,我的恩师孙剑云在我家指导我孙式太极拳“懒扎衣”一式时,我发现她手往前挫挤时,身和左脚却往回撤,我即刻提出疑问,她说:这就叫“顺中用逆,逆中行顺”。当时是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孙老师就又详细给我讲了这“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的内容。她又说:“你现在就应把这八个字贯穿在孙式太极拳的每个式子,每个动作当中”。自此后我按此悉心练习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说这个“顺,逆”并不是手足顺其自然往前伸气力就完全往回缩了,还有待整个肢体动作的互逆对拉。才能使气力缩回、下沉。没有外形的“顺中用逆,逆中行顺”,就很难做到内在“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也就不能将气力完全缩回,“气沉丹田”也难以实现。

 



 

  二、“顺中用逆,逆中行顺”有助于抻筋拔骨,大开大合

  孙式太极拳三大功效是“易筋、易骨、洗髓”。易就是改变,或改善。易筋就是要使人的筋拉长,变柔,富有弹性,民间有句俗语“筋长一寸,寿增十年”,还有“筋柔骨正,气血自通”。因为人的筋健、经络的舒展、畅通有助于精气神力的传送。人们常说“劲增长了,劲增大了”,其实并不是增长和增大了,而是把筋拉长之后身体各种能量的聚集、传送趋向最佳化了。那么要想精气神力的顺利传送就必须使筋舒展、柔韧,骨骼正位,要想做到这些就得用动作的“逆中用顺,顺中行逆”来促使,也只有式子动作的“顺中用逆,逆中行顺”才能实现孙式太极拳的“大开大合”。譬如“单鞭”等式子。

 

 



  三、“顺中用逆,逆中行顺”有助于拳势的平稳

  当人体中正的时候,能从人体上找出三角形,人的百会穴是一个点,人的髋骨与股骨连接处我们俗称胯根,从正面看这两个胯根与百会三个点连线就形成了正三角形,从人的侧面看,百会是一个点,胯根与尾闾三个点又形成了一个正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合来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3D正三角体,这个三角形的中轴线就是人的脊椎,内中轴线就是百会穴到会阴穴,从百会到会阴到脚底的涌泉是一根“意轴”中轴线,这个“意轴”的中轴线,就是靠头(百会穴)与尾闾与脚底(涌泉穴)的互逆对拉而形成的。平时所说的“平地移杆”就指的这个中轴线。三角形最具稳定性这是数学常识,在孙式太极拳的运行中,极力保持这个立体的三角体中轴线不歪、不斜三角形就会不变形,动起来就可以“平地移杆”,这时,打出的拳就会平衡、平稳。要想做到平衡、平稳,就要肢体外形做到“顺中用逆,逆中行顺”,譬如“搂膝拗步”,“抱虎推山”等式。

 



 

  四、“顺中用逆,逆中行顺”有助于“三害九要”规矩的更好掌握,有助于“虚灵顶劲” 

  孙式拳的“九要”“塌、提、顶、扣、垂、松、裹、缩、起钻落翻分明”是孙式太极拳的规矩的最基本要素,是孙式拳永恒的主题。这“九要”中,塌、顶、扣尤为重要。如果这三点做的不到位就别想产生“虚灵顶劲”,没有了“虚灵顶劲”就不是内家拳了,也更谈不上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这“顶”就是要百会穴往上顶着劲即“顶头竖项”,“塌”就是塌腰,尾闾上提,“扣”就是扣肩和扣膝,扣膝实际是让脚更好地蹬地。前边讲了百会与尾闾和涌泉三点连线形成了一个立着的“意轴”;手越往前推,肩根越往里往回缩形成了一个横的“平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十字的架构。就像现在社会上做庆典活动的吹气拱门或幼儿活动场上吹气游戏设备,如果灌不满气,是不能外抻内虚的。如果练拳时做不到上下和前后的互逆对拉也是不可能产生“虚灵顶劲”达到“松而不散,柔而不软”的效果的。要想达到这“虚灵顶劲”的效果就要外形做到“顺中用逆,逆中行顺”。如“提手上势”“搂膝拗步”等式子。

 



 

  五、“顺中用逆,逆中行顺”有助于孙式太极拳各种劲的提炼与应用

  现在太极拳圈内流行的一句“你懂劲吗”?这个“劲”,人们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个劲就是阴阳互济矛盾运动的产物。孙式太极拳有着很多种的劲。整劲、正劲、裹劲、轴劲、螺旋劲、鞭杆劲等,更高层次的有闪战劲。有的是与其他太极拳共有的劲,有的是孙式太极拳特有的劲。

  太极拳前辈李亦畬先生在《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中讲的“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缺陷,先要神气鼓荡”。这个十个“欲要”和“先”中最后是欲要实现这九个就“先要两腿前节有力”,怎样才能两腿前节有力呢?那么就用“顺中用逆,逆中行顺”这个总纲帮助实现。头往上顶与脚往下蹬起到到一个互逆互拉的作用,腰极力地往下塌,胯极力地抽缩,脚极力地蹬地的反作用力又形成了起到一个互逆互拉的作用,这样认真练习腿就会有力也就是说腿的前节有力,因而就会促进周身一家、圆满无缺、神气鼓荡等目的的达到,同时容易提炼出孙式太极拳的各种劲的生成。譬如:孙式太极拳的“搂膝拗步”一式。“搂膝拗步”分两步,拿“左搂膝拗步”来说,第一是两手从“合手”式起,右手往右下方向右前斜上方的同时,左手也往左下方搂手至左胯部,同时头极力地往上顶,腰极力地塌,胯极力地抽住,这样左右手一个向左下方斜搂拉,一个向右上方斜挑拉形成了一个互拉的平衡;头往上顶,腰极力塌,胯极力的抽,头与尾闾上下形成了互逆互拉的立柱。第二步左右手斜拉到位后,右手食指从右嘴角一寸处往左侧前方推,右手越往前推,肩根(肩胛骨)越往回缩;右手越往前推,下巴越往回收;右手越往前推,胯根越往里抽,腰越往下塌,头越往上顶,“顺中用逆,逆中行顺”加之“三害九要”为基础的练习气力回缩下沉,力达四梢就会神气圆满而趋达“不求胜人,神行机圆而人莫胜之”的功夫。

  孙式太极拳的轴劲、横劲、螺旋劲、鞭杆劲、混元等劲都是靠“三害、九要”的规矩加之“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的行拳总纲训练而得来。譬如:从外形肢体上来说,有要求往前伸的地方一定有要求往后缩的地方,有往上走的要求一定有往下的要求。劲也是,有往前的劲必有往后的劲,有往上的劲必有往下的劲。

  裹劲。裹劲也叫包裹劲,裹劲是“开合”劲中合劲的一种,裹分内裹和外裹,当两手臂或单手向相反的方向内裹时,两手臂向内合着向斜上方走劲,同时脚蹬地,腰胯往下塌,抽形成劲的互逆互拉将对方跌出,这是内裹也是孙式拳的起钻或挫劲,当然起钻劲也含有横劲,也称“起亦是打”。外裹是将两手臂或单手向外翻裹时头往上顶劲,腰胯往下塌抽,“顺中用逆,逆中行顺”将对方按下或拔出也叫落翻,“落亦是打”。

  轴劲和螺旋劲。前边讲过练孙式太极拳时,头与脚腰胯上下互逆对拉,也就是说“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产生“立杆”也是一根立轴劲,前后手和肩根的互逆对拉又形成了横轴,拳和掌越往前推打,肩根越往回缩,这样打出去的拳,推出去的掌劲就形成了一横轴劲。当拳往前推打时,看似是直拳,实际一个胯往前送拳,另一个胯往回坐,拳和臂是旋转着打出去的,就像拧转着的螺旋杆一样把力发在对方身上。还有整体的螺旋劲,譬如“搂膝拗步”一式,左手往左搂,左脚往左跨迈时,头与脚形成了一根立轴并向左垂直旋转,右脚蹬地右手往随身体向左旋转着推,形成了整体的旋转劲,就好似投标枪一样,这也要靠左右前后“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的动作来完成。

  鞭杆劲。鞭杆劲是长期用“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的训练产生内劲而用于发劲时而言。即使散手发劲时也是用的肢体前后、上下对拉互逆整体“甩”出的劲。

  混元劲。混元劲是通过综合的“三害九要”和“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的训练使身体神气圆满,处处可发劲,处处可击打形成的劲。譬如,不用手臂也可打,如胯、臀、臂等,得哪用哪。

  “顺中用逆,逆中行顺”或说顺中有逆,顺中有逆都是一种辩证科学的东西,用它贯穿在整个孙式太极拳中,还可以使整个拳架在行进中劲意不断,使整个拳势达到“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而突显孙式太极拳的特色来。譬如,在式与式相连时要上下、左右互逆对拉撑住劲,如“懒扎衣”转“开合手”等。

      本文发表于《武当》2017年第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