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拳修炼误区之“意、气”用事

 风中小海螺 2017-09-01

路边风景线 2017-05-26 07:14

在读文章之前您可以点击下方超链接,阅读武功秘籍。

武术大师们一致推崇的练武要诀请点击:练武要诀。

据说,内家拳之所以比外家拳有优势,是因为内家拳用意不用力,

能发出整劲,而外家拳练的是局部的拙力,是肌肉发出的僵劲。二十多年前我也对此说深信不疑,但经过对内家拳的长期体悟和对其它拳学的了解,发现整劲并非内家拳所独有,不仅八极、通背及六合螳螂均能练出极具杀伤力的整劲,即使象戳脚翻子发出的整劲也绝不比内家拳逊色。近代武术史中有一个传说:形意拳的一代宗师李存义曾败于弹腿门的杨鸿修先生(王子平的老师),我一直不相信,后来看到一些熟悉的内家拳高手与一些散打冠军和外家拳的比武并不占什么优势,才逐渐认识到用“意、气”练出来的整劲并非那么神奇。

纵观世界各个级别的拳王,如泰森、琼斯、霍亚等,他们发出的力量也均是整劲,泰森能击倒猛虎、力毙公牛,一拳能击出几百公斤的力量,当代内家拳高手均难相匹。如果说世界拳王们的力量是靠负重练出来的,那么内家拳的前辈们的功力也并非仅靠用“意、气”进行站桩和盘架子就能练出来的。刘敬儒先生曾经说过:当年程有功练转掌时,手托着几十斤重的铁棍。戴家心意拳的传统练法是,蹲毛猴和抖大杆子相结合,杆长一丈二,八斤以上。而武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郝为真练功时抖的是铁杆子,重达八十多斤。过分相信和夸大“意、气”的作用,无益于内家拳修炼效率的提高。

内家拳与道家内丹修炼确有一定的渊源,而意念在丹道修炼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丹书中又反复强调了在运用“意守”时要慎重,提出了要“知而不守”,“以照代守”的原则,吕洞宾《百字碑》中的第一句就是“养气忘言守”,而最上乘的天元丹法更是以虚无为鼎炉。有一年的秋天我在树林里站桩,刘常春先生在我身后站了很长时间,我竞不知道,常春先生说:“别求的太厉害了,我当年就是没听你师爷的话求的过了,才走了不少弯路”。

阎志高先师在离开沈阳时留下的拳谱中曾告诫过后学者:“学者可于力上求,无轻向气上觅,一入歧路,戕生堪虞。古人之不轻传人,匪吝也。不忍以爱人之术而杀人耳”。至于内家拳能否练成内气击人,更不可强求,当代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说:求神通者,容易练成神经。当代的高僧大德在批评泛滥了二十多年的气功热时,曾尖锐地指出:各种新的功法都普遍存在着意念过重,强行运气的弊病,必然造成练功者出偏而误入歧途。丹道南宗祖师张紫阳的著作中有一段醒世名言:“气本自调,而若役之使之升,则伤脾胃肺肝,耳目口鼻”。因此,虽然心意拳谱中有“只在心意下功夫”的说法,太极拳也讲究以心行气,但根据我本人二十多年练功得到的教训看:以意练拳、以气行功均非究竟。常春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说:练了这么多年才明白太极拳不过是“顺其自然”四个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