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刀法之执刀

 昵称40044036 2017-09-02

文/邓散木 【摘自《篆刻学》】

图/晒墨宝

吴昌硕“且饮墨沈一升” 


吴昌硕“且饮墨沈一升”印面


刀犹笔也,笔有中锋有侧锋,刀亦有中锋有侧锋,书有大小,有篆、隶、真、草之别,印亦有朱白,有疏密曲直之分,盖书刻虽异途,而理则一也。


甘旸日:

刀法者,运刀之法,宜心手相应,自各得其妙。然文有朱白,印有大小,字有稀密,画有曲直,不可一概率意,当审去住浮沉,宛转高下,则运刀之利钝。如大则肘力宜重,小则指力宜沉,粗则宜沉,细则宜浮,曲则委转而有筋脉,直则刚健而有精神,勿涉死板软俗,墨意宜两尽,失墨而任意,虽更加修饰,如失刀法乎哉!


吴昌硕“园丁墨戏”印


吴昌硕“园丁墨戏”印面


执刀亦犹执笔,法以拇指、食指、中指用全力撮定刀干,以无名指抵刀后,小指则辅于无名指之后。

刀干须直立,而稍向前偃,食指、中指力抑刀锋入石,而以拇指拒之,一起一伏,继续向身切进,此时须运全身之力,自肩背达于腕、肘,再分运之拇、食、中三指之端,然后方能直入无滞(如图一)。


亦有紧聚五指,握刀掌中,全以腕肘之力入石者,此昉自前人之握管书。传诸葛诞倚柱作书,雷霹柱裂,而书不辍,其后王僧虔,及唐张从申皆用此法。印人之用握刀法,赵捞叔、黄牧父、吴缶庐皆然(如图二)。


晒出个性 传承国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