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气痛夹痰饮

 清茶清清 2017-09-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柴某,男,48岁,1973年3月8日初诊。 素有痰饮,身体丰盛。1964年北京协和医院诊为“美尼尔综合征、肺气肿、支气管炎”,后经中国中医研究院蒲辅周老中医处以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味(痰晕)等,基本治愈。

1969年又患支气管扩张,经用黛蛤散、十灰散等而愈。1972年2月因心脏有间歇和心绞痛,在运城某医院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口服复方硝酸戊四醇酯、益寿宁、维生素C等,同时服用中药而缓解,后未再作。今年2月又发作心前区闷满痛,心脏间歇,每天早饭后即发,时间5~20分钟左右,胸闷气憋,吐痰多而清稀,咳嗽气短,心悸,睡眠尚好,饮食尚佳,大便微溏,舌质正常,苔白而腻,脉弦滑。

此乃素体湿盛,脾阳虚弱不能运化水湿,积湿生痰,以致影响心气运行。“治病必求于本,”故《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治宜健脾除湿,温化痰饮。方宗苓桂术甘汤加味。 处方:云茯苓30g,桂枝9g,白术30g,干姜6g,细辛3g,五味子6g,清半夏9g,鹅管石9g,炙甘草6g。2剂,每日1剂。 3月10日二诊:吐痰明显减少,咳嗽亦微,呼吸较畅,大便微溏,平时胸闷疼痛均减,但早饭后心脏仍有间歇绞痛,舌质红,苔微腻,脉象沉弦细有涩意,改用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通畅心气。 处方:当归9g,生地9g,桃仁9g,红花9g,甘草6g,枳壳9g,炒赤芍9g,柴胡1.5g,川芎6g,桔梗9g,怀牛膝9g。2剂,隔日1剂。

3月14日三诊:药后心脏间歇较前好转,但变化不甚明显,饭后即犯,症状均减轻。近旬余因中药间断,又现胸膈痞闷气短,痰多而微黄,咳吐不利,饮食微减,口不知味,心烦急躁,大便不畅,舌质红,苔薄腻微黄,脉弦细滑数。此为痰湿有化热之象,痰火扰心,拟宣肺化痰,兼清痰热,方宗茯苓杏仁甘草汤。 处方:茯苓30g,炒杏仁9g,炙甘草6g,大黄9g,炒川黄连4.5g。2剂,水煎服。

3月16日四诊:服药后稀便数次,胸膈较畅,咳痰亦无,心烦急躁若失,气短、心脉间歇有显著好转,大便亦爽顺,但仍饭后有轻微发作。近几日兼右胁痛,睡眠较差(因心情不愉悦),更拟疏肝活血、养血安神法。 处方:丹参30g,当归9g,橘络9g,红花9g,茯神24g,佛手9g,琥珀4.5g,龙齿15g,石菖蒲6g,玫瑰花4.5g,甘草6g。3剂,水煎服。

3月20日五诊:上药服3剂,诸症平顺,胸微闷,痰基本无,或少量,食眠转佳,右胁除偶有轻微刺痛外,平时已不痛,心脏间歇饭后微有发作,舌苔薄腻,脉沉弦细,改用调营卫、通心气、化痰湿为法,以十味温胆汤加减。 处方:茯神24g,潞党参15g,炒枣仁15g,柏子仁9g,石菖蒲6g,炒远志6g,橘络9g,法半夏6g,炒枳实6g,竹茹6g,血丹参15g,炙甘草6g,白术12g。10剂,隔日1剂。 以后诊治皆以此方增减,病情日渐好转。 按:中医虽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之病名,但有类似病证的记载,如真心痛、胸痹、心动悸等。根据中医辨证,本患者素体丰盛为痰湿之体,西医亦有美尼尔综合征、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诊断。中医认为,其病因始终不离痰湿。柴浩然根据病情的经过和现在的病证,认为此乃脾虚、湿盛、痰浊凝聚影响心气运行所致,因心肺早损,兼气滞血瘀,故先以苓桂术甘汤加味,温化痰湿。二诊因心绞痛加重,脉涩,暂予血府逐瘀汤,取通则不痛意,以畅血行。三诊时又因痰湿化热,痰热扰心,以致气息不宁,故予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泻心汤意,既治标又治本。最后用十味温胆汤加味,健脾以化痰湿,通心气,宁心神,加丹参和营,白术增强健脾之力,橘皮改橘络,取通络之意。久服使脾以得健,痰湿得化,心气得通,病情遂趋稳定。 柴浩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