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靠认知是如何形成的?

 silence_33 2017-10-16

当用已知经验去做思考上的外延,也就产生了意识加工。历来所有的思想、认知都是这么来的。但很多原始的思想或者后来不可靠的认知,关键就在这个意识加工上出现问题。

建立可靠的意识加工模式才是可靠认知的关键。

不可靠认知是如何形成的?

人类可靠的认知理论、认知体系其实都是通过“观念+经验”这样顺序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这个两者形成一个整体,而整体的前面还可以再任意前置叠加思想,而不可靠的认知体系往往是将这个顺序截断或者反序。

先说截断,如将“观念+经验”截断,取其中观念的内容当作独立的体系,就会有宗教观(观念当作真实存在)、哲学本体论(本体概念当作真实存在)、科学概念(科学概念当作真实存在),把观念、概念当作真实存在,是很多不可靠体系的关键。因为无论怎样复杂,这些都可以归类与人类意识中的“可结构化意识”类,是符号逻辑系统。符号逻辑的关键不是符号,也不是符号和意识抽象的对应,而是基础的逻辑规则。当然人类还有“不可结构化意识”,这些我也有说明,这里不重复。

再说反序,也就是“观念+经验”变成“经验+观念”,这或许就是形而上学吧,中国的太极、阴阳等概念或许就是这么来的。本来是可靠的经验,变成观念,成为了不可靠的思想,却还拿来指导经验操作。如中医本来是很好的系统化经验体系,但是加上了阴阳五行观念,用这种观念指导经验,就会出现不可靠的认知体系。

不可靠认知是如何形成的?

所有可靠的体系都是这样一个顺序,数学理论、可靠的认知学理论,近现代科学理论都是这样建立的:

对于数学理论,无论是“可见的数学”还是极其抽象的数学理论,就是先建立某种观念,这个过程是任意的,无所谓的,可以说人人都可以建立起自己的观念,在这个观念下产生概念,概念是发明的过程。然后才是关键的下一步:用经验(即方法和逻辑)来构建概念之间的关联,这个属于发现的过程,所以很多数学家到这一步就会欢呼。

不可靠认知是如何形成的?

对于科学理论,是群体性感应信息的意识工具化。科学理论的建立,仍然是先建立观念,然后在这个观念上定义概念。下一步,将概念用已经证明的数学工具整合起来。这里,数学工具已经通过逻辑上的检验,因为基础逻辑规则是经验的,所以整个工具是经验的;另一方面,将已知的感应信息(或者经验认知)在数学工具中找到对应部分,所以整个数学加工也是对经验的加工。这样科学理论其实就是对经验做经过经验检验的意识加工。这样的结果是可靠的,当然仍需要可证伪、再重复检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