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上)

 精有 2017-10-23

各位师友下午好,今天向大家汇报自己对“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理解,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这对概念在传习录反复出现了许多次,阳明先生的弟子欧阳崇一提出来对这两个概念的疑问

先生认为:“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志中极有益。但处意未莹,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所以说,将此处梳理清楚,对我们今后的心学修习有莫大的帮助。

一、缘起

这对概念最早是北宋的张载在《正蒙·大心》中提出来的,他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后来,程颐有了进一步的发挥:''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见闻''。程颐还明确提出,德性之知是''吾之所固有''。

二、两者的区别

首先,概念定义上不同。德性之知的“知”,指的是“良知”,是那个让我们人类具备德性的本体和源头;而闻见之知的“知”,指的是“知识”;其次,在获得的方法上不同。闻见之知是通过感官,不断学习实践,经过积累得出的经验或者逻辑推理得来的规律;德性之知却不然,它是先天本有,与生俱来的,需要的仅仅是我们拨云见日的功夫,将我们本有的良知呈现出来。

在此处,许多人有所误解,以为只要所学习的内容与道德有关,然后自己实践证明是对的,这就是德性之知,其实不然。这样学来的还只是“见闻之知”,只是以道德观念的形式而存在的阶段性“情理”或者“事理”,还是停留在经验层面,只要时间和空间还在不断发生变化,就无法成为永恒的真理。

所以先生说,“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这也正是先生一直批判的先儒之行为,钻进故纸堆里,把古圣先贤的教导进行考据训诂,得出一大堆固化的道德教条,这种结果充其量也只是增加了一点闻见之知罢了。

“闻见之知”是需要我们后天去学习,然后实践,然后形成自己的经验,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样一个过程。

所以说,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事理)的唯一标准等等观点,针对闻见之知来说都是对的,朱子的知行观,毛主席的实践论都没错,看在哪个层面上来说。再次,两者有其各自的特点:“闻见之知”是后天形成的,从而决定了它的局限性,它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产物,它必须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掌握“闻见之知”的程度和类别也是因人而异;而“德性之知”却是心之本体,人皆有之,是先天的,永恒的天理,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显现的差异。

三、两者的关系

先生在传习录中简单描述了一下两者的关系:“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我们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就是体用的关系。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通过感官获得知识,这本身就是良知的发用,是良知所具备的性能。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闻见之知的获得和充盈,并不能直接帮助我们获得德性之知。

先生说:“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之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

第一义就是致良知,这才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的第一义,失却头脑,便会落入第二义。

我们通常在心学群里,老师们进行的讲课汇报,心友们进行的讨论辨析,这些都是在运用我们的经验智慧,体现的是见闻之知,不要以为谈的内容是良知,便以为是先验智慧体现。

任何老师谈的对良知理论的理解,以及所践行的心学功夫,都是自己的经验。

然而,“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

只要你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致良知,“多闻多见”也就都是致良知的功夫,比如说先生八字功夫中的“勤学”。

今天先汇报到这里,明天继续下半段,感谢您的陪伴和聆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