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黑纸白丨人到中年,不猥琐难道还想做高贵的绅士吗?

 风临酒把2 2017-10-31



    关于这个话题,昨天还听一个女人念起:“男人没有钱,可以赖着活;女人没有钱,就活得不体面”。这话听起来,有那么点背叛我们社会高尚的一面,但又说的很露骨和现实。

   纸白君认为,猥琐和绅士,低贱和高尚,不是胖瘦、读书不读书、谈不谈性这些外在的东西所决定的,而是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力、社会反思力以及对人性的洞察并在洞察后做到相得益彰,拥有这些关键元素的人,即便人到老年,也不会是猥琐的,油腻的,为老不尊的。



   活着需要获取更多活着的意义

   我们这里比较有趣的是,童年该正确启蒙的东西,让孩子们一无所知,当孩子们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就鼓励孩子们去做一匹脱缰的野马,赶紧结婚生子,开启狂热的交配模式,然后到了中年就又开始羞于谈性,谈了就是猥琐,除了自身能力不行了之外,再有就是开始追求明朝时期某人的表象思维了,明朝某人曾言:万恶淫为首。

   也算是为中年就力不从心做一个很好的借口吧?但人家这句话不是说的淫荡之意,而是过度、不节制是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而在我们现代社会文明而言,性本身是美好的,但没有和不节制,以及超越夫妻界限之外的,均可归类于不好的一面。

   而我们现在的社会,所讲述的万恶之源,只有一个,即万恶穷为首。这个穷,可以穷到亲人之间反目,也可以穷到大部分中年人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巨大压力,这个压力可以压得中年人丧失对一切优雅、美好的向往。



   不仅仅是夫妻间的正常性生活,也包括自我思想的进步,对孩子教育的启迪,以及对社会环境改变的渴望,最关键的还有大环境之下所形成的,更加浓厚的,圆滑、以假为美。

   也就回到了本篇的题目之上,人到中年,不猥琐难道还想成为高贵的绅士吗?成为高贵的绅士成本很大的,比如那个还没有到中年的女教师,她已经多次表示,以后不会再这样做了。

  女性大多是感性思维,尤其是在孩子面前,母性的伟岸是不可估量的,但那么多女教师,也就她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样的女教师是难得的,当然她还尚未到中年,二十多岁的年纪,还不懂得明哲保身在我们这里的意义。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位80岁的老母亲,怕自己死后,自己智障的儿子在人世间独自受苦,所杀了自己的孩子,然后被判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但鉴于其悲可悯,其情可宥,所以缓刑四年。不少人都在感慨,某机构真的是通晓人性,悲天悯人,能够理解穷苦人家的无奈。

   但话又说回来了,必须要活得艰辛异常,又怎么可能不猥琐中年呢?多余的话就不说了,毫无意义不说,也容易被某些人忌恨,纸白君总是会想到一个美国人的话,他说:“让穷人们安于为他们量身订造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上述那个理论所要达到的结果是:“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所以类似上述那条新闻,娱乐至上的时代,关注的人不多,即便有些人关注了,它所能得到的启示又是有限的,而能够深入探讨的人,则只能选择沉默寡言。


      让我们的孩子们少一些中年猥琐,就是很大的进步


    有评论人士总结说:“偶像剧、明星、娱乐圈、微博热搜、暴力冲突、情绪煽动、阶级对立、低幼化游戏……”当人们的深度思考能力缺失的时候,走向中年猥琐是一个必然行为,不分男女,他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都是有负面影响的,但对于不可说的那些来说,则是一个极好的消息,而且也是极其成功的。

   当然,对于美国来而言,这种策略明显是难以成功的,毕竟美国人从小所接受的是公民教育和独立思维,但这个策略则会被其他地区的人如获至宝,甚至是加以深入研究,并且得出更精准的方式,其实对于古代王朝来说,这种模式更深入骨髓,如果你翻开真正的历史书满目疮痍,比比皆是此类案例。



   昨天和一位读者讨论娱乐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这里很火热,而在宝岛、日本、韩国都已经式微?所得出的结果是,人家已经过了这种娱乐的周期,而我们才刚刚迈入娱乐的周期。(该话题以后机缘合适会立篇探讨)

   而当人家迈入全民深度思考模式的时候,而我们只能在质量上看着他们和我们的距离越拉越远,却无可奈何,只能听WJ们喊着MMP来表示聊表慰藉了……

   我们就不说在人前做一个高贵的绅士有多么的难,即便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也很难保持这种思考所产出的高贵,面对一些网瘾孩子,会送到那些囚禁、点击、将孩子致残致死的学校,认为只有暴力的手段,才能将自己的孩子从网瘾中解救出来,哪怕为此会付出金钱和孩子的精神损失与肉体损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按照固有的暴力思维而言,不听话就要打,与社会主流认知不相同的,就要用强硬的手段掰相同,我们缺乏深度思维,让我们对孩子身上的不一样,都视为是一种问题,却意识不到孩子们为什么会沉迷于这些。



  我们的时代在进步,我们从90年代就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而今已经是信息时代,一个不懂网络的孩子是可悲的,一个不玩网络的孩子也是可悲的,当然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也是可悲的,但拯救起来,却只能交付于暴力和他人,看起来确实也挺中年猥琐的。

   如果思维逻辑是拥有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是存在的,那么面对孩子的这种执迷于网络,至少应该多元化自己的教育方式,从平等且理性的沟通,到阐述社会的生存压力,以及讲述信息时代如果合理运用所能得到的益处……


   最关键的落眼点都在于,如何将孩子兴趣转化为事业或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这都是可探讨的话题和空间,哪怕是对自己的孩子,孩子并非生来就是毫无自我的思想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