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心脏学会14年来首度修正血压标准,这意味着什么?

 黃金屋9久 2017-11-16

感谢头条邀请!看到这么多专家已经回答很多了,谈一点看法。这次(2017年)美国心脏协会14年来首度修正血压标准,将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修改为≥130/80mmHg,这意味着对高血压的危害更加重视,对血压控制的标准更为严格。

从高血压诊疗的历史来看,无论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还是降压治疗达标的标准都是几经变化的。之所以几经修改变化,是因为医学需要根据临床研究的发现不断地去做出修正,以给予高血压患者最适诊断和治疗。

对血压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发现,血压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病风险是呈线性相关的。随着血压的升高,心血管病风险增加。因此,在先前的降压治疗中也是强调,在患者耐受的正常血压范围内,血压降得低一点,好一些。

早先有一段时间,对于合并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目标值也是定于<130/80mmHg。后来由于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研究的证据支持,尚不能证明将血压降到130/80mmHg以下可以使患者从降压治疗中更多获益,所以把降压治疗的目标值标准上调到<140/90mmHg。

2015年9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公布了一项“收缩期血压干预试验”(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ntervention Trial,SPRINT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年龄较大、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且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 120 mmHg 以下较 140 mmHg 以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强化降压(<120 mmHg)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较标准降压(<140 mmHg)组降低25%,心梗、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衰及心血管死亡复合终点发生率降低30%。该研究并因为结果之好而提前结束。但是,由于强化降压带来显著获益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严重不良事件(低血压、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增加,该研究结果引起很大争议。而且由于先前2010年公布的一项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控制糖尿病心血管危险”( ACCORD研究中降压试验结果显示,与收缩压<140mmHg组患者相比,将糖尿病患者收缩压降至<120mmHg虽然可以显著降低卒中事件发生率,但并没有减少主要复合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引起国内外学者对于最佳血压控制目标的热烈讨论。

此次美国修改降压标准是否有SPRINT研究结果的影响尚不清楚,但可以知道的是,第一,目前这个≥130/80mmHg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西方(欧美)人的标准,对亚裔人群、中国人的高血压是否合适还需要论证;第二,美国提出了这个高血压标准,但也提出对于这一水平(130~139/80~89mmHg)的高血压患者治疗仍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已发生心血管事件则给予降压药物治疗。那么这个标准与先前有并发临床情况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130/80mmHg也是基本一致的(算是一种回归?);第三,对高血压人群降压治疗的标准,原本就是既要根据总体原则,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

所以,对于美国高血压诊断标准的修订,既意味着对高血压这一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的重视,也不必过于紧张。无论血压水平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总是需要和应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