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解有好处:各级跑步训练强度EMTAIR

 跑你 2021-01-27


『跑你』——RunYouRunMe——跑步不受伤,新手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咱们进行跑步训练的时候,一定需要注意一个强度问题。怎么个强度?简单来说,跑得快强度高,跑得慢自然强度低。按照比较公认的丹尼尔斯的训练体系理论,跑步训练的强度会分为E、M、T、A、I、R这六种。今天咱们大致过一下,大家有个基本认识了解一下即可。

E(Easy、轻松跑)

对于中长跑来说,E跑就是有氧跑,最基础的训练,没有之一。如果有氧基础不牢靠,其它高强度训练就别去想了。

这个E训练的强度是最低的,它的训练目的是为有氧系统打下稳固基础,增加肌群肌纤维、肌腱与韧带的强韧度,提升肌肉端的用氧能力,促进肌肉组织中的线粒体与毛细血管增生,提高有氧酶浓度。

简单说,这一级强度能打下体能的基础,甚至还可以改变身体体质,让你的燃脂率逐渐提高(燃脂率即身体消耗脂肪提供活动能量的比例)。

从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来说,E跑的时间应该至少占到80%以上。

E跑一般看心率区间,在训练过程中,让心率保持在某个范围,通过控制配速,使得心率不超上限,不低于下限。我们常见到的LSD(长距离慢跑)其实也算是E跑范围。

▲ E跑训练范例

M(Marathon,全马配速跑)

首先要说清楚一下,M跑是个训练的强度,并不代表着跑全马就要用这个配速。这个有点小误区。

M跑训练产生的生理效果其实和E跑效果差不多,只是强度要更大一级,所以当然会更累。一般M跑的时间长度不宜过高,因为相对E跑来说,M跑的恢复时间要长不少……也就是说,跑M时间长了(不宜超过2小时),会影响后面的训练计划。

我们跑M,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比赛强度以提高比赛的自信心。一般M跑训练是在比赛训练周期的最后进行,可以在比赛前熟悉比赛配速,且训练M时还可以练习边跑边进行补给,让身体习惯在M强度时消化、吸收,让血糖保持稳定。

▲ M跑训练范例

T(Lactate Threshold,节奏跑/乳酸门槛跑)

T是个门槛,具体说是有氧和无氧的门槛,是一个比较窄的中间地带。这个槛没到的时候,身体就是有氧状态。在有氧状态下,身体能麻溜地排除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乳酸。等到过了这个槛儿,进入无氧状态时,乳酸就排除不及时,会逐渐积累,肌肉就会受到影响(收缩变慢甚至罢工),出现酸痛、疲劳等状况。

如下图,就是具体的门槛数据:

练习T强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这个槛儿,例如上图是4分12秒进入无氧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可能就提升到了4分5秒。你的比赛表现和比赛成绩自然也会相应提升。

T跑一般是跑配速,需要保持配速一定时间(5分钟以上,不超过20分钟),跑完后的感觉,应该会比较累,但也比较爽。

▲ T跑训练范例(组合训练)

A(Anaerobic,无氧跑)

过了T槛会先进入A强度,也就是无氧状态了。在丹尼尔斯的理论系统中,没怎么提A这个强度,认为只是个过渡区间。不过对我们业余跑友来说,尤其初入门的同学,倒是可以把A强度代替下面的I强度来提升摄氧量。

另外,5~10公里的比赛,基本上就在A强度这个区间了。

I(Interval,间歇跑)

如果有一种强度训练起来欲仙欲死死去活来来势汹汹,那肯定再无其它,必需是间歇训练。间歇那么一两组之后,生理上的反应是大气直喘心呯呯乱跳,心理上的反应是各种怀疑人生。一两组就够吗?不够的,怎么也得4组……起。多数高手练习间歇得6组,8组甚至10组以上。

跑间歇需要跑出某个极高的配速,且要持续至少2分钟(一般不超过5分钟),心率会飚得很高,大致能到最大心率的97%以上,自然会对摄氧系统形成极大压力,于是乎,通过间歇跑就能够提升最大摄氧量——也就是提高身体从空气中摄入氧气的能力。

不仅是心率高,跑I强度训练的时候,血压也会升高,血液流动的速度也会达到极速,来不及排除的乳酸大量累积在肌肉和血液中……简单说就是痛苦,非常痛苦……也就是所谓的欲仙欲死怀疑人生了。

所以……最后一两组间歇跑能坚持跑下来,确实极能锻炼跑者的意志力。

▲ I跑训练范例

R(Repetition,重复跑)

这是高强度反复训练的意思,用冲刺来表示R跑也未尝不可。它的训练目的在于:锻炼无氧系统且刺激肌肉神经反射,提升最高速度。

另外,由于这基本上个人最高速度在跑,动作能非常舒展,各种动作能做到位,也蛮能练习跑步技术,各种跑步技术的指标都会明显变化,比如触地时间,比如步频,比如上拉速度。所以练习跑步技术的时候,不妨练练R跑。

在长时间的E跑(如LSD)之后,跑跑10来秒的R(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叫ST),也能消除E跑训练后肌肉伸缩速度变慢的副作用。

▲R跑训练范例

以上即是不同的强度训练大概介绍,想了解更多推荐看一下丹尼尔斯的那本经典跑步训练法。

重点是:不同的强度训练各有目的,一种跑法跑到海枯石烂的做法是很不妥当的。一周三四种不同强度的跑法也是完全没有重点的。

如果亲们想进行各种强度训练,最好能找到个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一下。不同强度训练,休息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更重要的,怎么找到自己不同强度区间(包括心率和配速区间),还是挺有讲究的。

详细的评估内容可以参考一下旧文:评估跑力值的几种方法。

--本文完---

老Q(老刘)——运动大叔,安全跑步知识(姿势跑法、心率训练)传播者。


----更健康不受伤专用分割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