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的天人合一观

 昵称974066 2017-11-27


㈠ 前言

我做为一个中国人,在中国大陆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出生、成长,受过教育,却对我们的祖先传下来的丰富的知识,所知极少,直到出国后,才有机会看到象《黄帝内经》这样的古典之作。

十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手里有一本《黄帝内经》,心里一直想好好的去读,去研究,去认识它。十几年来,真正去认真的读还是到了现在开始写研究文章时。此刻却不知从哪儿下手才好,虽然在十几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没有少读或少看它,但对其中的奥秘、学问之深,经常也有茫然和不知其背后的真正的内涵的时候。

在国外被翻译成英语的中医教课书中,有关《黄帝内经》的内容不多,虽然这应该是一本做为从事中医工作的人最基础的必读书,事实上被释出的部分也只是全豹之一斑而已。

所以做为一个以中文为本语的人,即能够阅读现代中文,又能理解古文,在原字原义上细细咀嚼,又可以在其精神领域中体会,从字面到字后的因素都可以去揣摩,会悟于心,实在是一个做为炎黄子孙极大的荣幸。

中医里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其实就是阴阳五行。而这深刻的内涵其实是被忽视了,被认为太简单,太明了而忽视了,忽视了它的真正的博大精深的内容。

宇宙中,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皆离不开阴阳,而内经从头到尾谈的是这个阴阳平衡的问题,它是天地之道、之本。是万物的纲纪。一切都在它的孕育之中,变化之中,含括与宽容之中。

关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深入研究天文、地理等各种知识,运用取象类比的方法,从天上、地下、阴阳、五行到人体,相互问答。将上古时期的防病治病的理论与技术流传给后世,于是雷公等人,接受了这一精辟的理论知识与经验,记载下来并传于至今。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精典著作,由《素问》和《灵枢》两部书组成。《素问》又称《黄帝内经素问》,由唐代人王冰注,复经宋林亿等人校正而流传至今。《灵枢》又称《黄帝内经灵枢》,由南宋人沈崧整理而传世。[1]

这两部书每部包含81篇文章,共有162篇文章组成,著在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内经》的成书年代及作者,千余年来争讼不已,迄今仍无定论,在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中,《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内经》是第一部著作,也是成书最早的一部,它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古老也是最宏伟的典籍。[1]

《内经》的“内”,并不具有多大的含义,而“经”却是非常重要的字,“经”的本义是纺织中的那个纵线,横的叫“纬”,竖的叫“经”,是主干的意思,在这里引喻叫“经”,也是最基础、最原始、最重要的理论原则。

《素问》的含义,引《乾凿度》云:“文王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 ”[1]

这里指的是从无形到有形,直到物质的开始。“问”就是问人的气质,人的形体,人的一切学问,气形质体。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

《素问》就是说是研究人体,生命之规律,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等方面的规律,用黄帝与岐伯的问答的形式。

《灵枢》这部书一开始并没有名称,只是叫《九卷》,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原序中,撰用《素问》、《九卷》,指的是《灵枢》,《灵枢》是后人起的名。九是中国的数中之极,九是最大的,《素问》九卷,《灵枢》九卷,共九九八十一篇。从数字来看,也表示这里的知识──天地人无所不包。

《内经》将天文、历法、地理、气象、数学、社会学囊括结合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与阴阳五形相对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治疗、防病、养生的理论。故古人曰:“《内经》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及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大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德之,与天地同,与日月并,直规矩治疾方术乙哉!”[2]

注释:
[1].《内经》中医药学高级丛书 王洪图
[2].《类经·疾病类一》张介宾


㈡ 阴阳学说

阴阳五行的思想贯穿了《内经》的全部,《内经》的整体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观点几乎都是完全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之上的。

何为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1]

在宇宙很高的境界上,就有了阴阳。太极学说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的出现便是从两仪开始的。老子的《道德经》中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

一为万物之始,它是天地最初最大而混沌未分的一体。二代表阴阳,即阴阳两仪,天地合气,由阴阳分化出天与地,也由于天地而化出阴阳,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而为三。[2]由阴阳而生化出万事万物与人,人处天地气交中故形成三才,天、地、人。

老子在这里将阴阳概括的如此之简易,包括了阴阳的状态以及阴阳的应象,调和的基本原理。

“何谓日醒”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4)《内经》中说:懂得了阴阳这一宇宙运行之基本道理,对任何复杂的现象都不会感到迷惑,会恍然大悟,会如酒醉后的清醒。

正所谓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2]意思是说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恒常不变的道。

第一节 阴阳的概念

在《内经》中,专门阐述阴阳五行的就有《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阴阳离合论》、《阴阳别论》、《天元纪大论》等。

什么是阴与阳,“水火者,阴阳征兆者”。(1)用水、火来表示阴阳的属性与其征兆,以水火作为对事物進行阴阳分类的标准与依据,没有比这个更有特点的了。

凡是具有外在,温热、明亮、向前、向上、无形、急速、光明、运动等火之特性的事物与状态,皆为阳性。凡具有内在的、寒凉、阴暗、后退、向下、有形、迟缓、安静等水性的事物与状态,皆为阴性。

这里的阴阳不是主观虚构的,而是对自然界天地人实际存在的许多客观的现像的观察与概括。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3)

“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人生有形,不离阴阳。”[1]

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

天地阴阳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進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

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

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

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参考资料:
[1].《阴阳应象大论》第五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2].老子的《道经》
[3].《素问·阴阳离合论》


㈢ 关于阴阳的概念

第2节 阴阳对立互补

《内经》认为事物的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不是绝对的会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又要灵活的运用与对待。

阴阳者,天地之道。

阴阳对立: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像都存在着阴阳的对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阳为气,阴为味。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1]

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很深的道理在于其中。

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其中的根本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如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天为阳,阳应该上升,但阳中有阴,还要有降,地虽为浊阴,应该下降,潜藏,但是降中要有升。[2]

同时,天之所以降是因为地阴的吸引,地之所以有升,是因为天之阳气的吸引,此中,是阴阳之中有阴阳。因为如果没有地气上升为云,就不会有天的下降为雨。

云出天气,虽然地气能上升为云,却又需要靠天阳之气的蒸化,没有蒸化,地气也无法上升为云,而雨虽然从天上降下来,如果没有地气的吸纳,收引,阳气也不可能下降,所以《内经》中将阴阳在天为云,为雨,与在地的相吸、相纳,上升的道理,阴施阳受的相互关系说的至明至白。[1]

阴阳互补: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3]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2]

阴极可以转化为阳,阳极可以转化为阴。所以冬季受了寒气的伤害,春天就容易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气的伤害,夏季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伤害,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伤害,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参考资料:
[1].《阴阳应象大论》
[2].《阴阳离合论》
[3].《阴阳别论》
[4].《阴阳离合论》


㈣ 阴阳的依存与转化

阴阳之间不仅相互排斥,相互制约,还相互依存,相互为根。阴阳所具有的属性和特点,如寒与热,静与动,迟与数,地与天等,都是以自己的对立面作为存在的条件,离开了对方,自身就不能存在。

内经中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1)

又水胜则火灭,火胜则水灭。就是说阴阳的对立和排斥。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1)

“阴在内,阳之守也”,阴是藏于内的,阴主内阳主外,阴于内为阳之守。由于阴的内守才可使阳不浮越于外,不耗散于外,换句话说,阳气之所以不散失,可以正常的固护,就像在外的将士打仗一样,镇兵在外,固守边疆是因为有内守的牢靠,安稳的家园做为心中的支柱。

阳在外相对而言,阴阳是相互依存的,阳在外发挥作用,守护着阴,阴气就不会滑脱,没有外,内就不能藏于内,反之阴津不藏不守,阳气外泄、散失,会更导致里外不平静。

种子的萌生有赖与阳和之气,(阳)而幼苗的长成需雨露的滋润。(阴)

阴阳在人体脏腑的体现:

阴阳体现在人体之中则表现为:

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

在人的脏腑则表现为脏为阴,腑为阳,心、肝、脾、肺、肾五藏为阴,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

背为阳,又是阳中之阳,心也;故心是阳中之阳器官,心主神;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2)

在人体的脏腑关系中,又体现出阳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阴,阴中有阳的特点。

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而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又会生寒;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

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无论是生长发育,还是敛藏死亡,都是在阴阳双方作用的结果。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在阴阳这两个对立又统一包涵的关系上,确立了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并可以这样一层一层的反复下去的原则。

参考文献:
1.《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第五篇
2.《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㈤ 关于五行的概念

关于五行学说:

在春秋以前,中国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五行是构成宇宙中万事万物的基础。这里的万事万物不仅包括我们人的肉眼能看到的物质,也包括人的眼睛看不到的物质,如:季节、时辰、方位、声音等等许许多多的物质及抽象的概念,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五行有了一个自然的相互对应的关系。

在道德伦理上也有与五行相对应的,如孔子讲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其中“仁”属木,取其生发之意;“义”属金,取其刚断;“礼”属水,取其谦下;“智”属火,取其明达;“信”属土,取其厚重。

在《内经》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天之五方、五季、五气、五星、地之五行;五畜、五谷、五色、五味、五臭;人之五脏、九窍、五体、五声、五志、五变和病位,按功能行为的相同或相似归为木、火、土、金、水五类。

以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活动有关的周围事物,按其属性進归类,通过归类,即运用五行的特性来阐明五脏的功能,又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来论证五脏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规律。古人认为五行还具有确定五脏功能,测知疾病发生及其愈后的功能。

第1节 五行的来源

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构成了我们宇宙中万事万物。五行的来源,《易传·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以河图、洛书解释《周易》八卦和《尚书》五行的来源,这就承认八卦和五行的隐秘之术是黄河龙马、洛水神龟禀承了天上神灵的意旨传入人间的。


㈥ 五行的属性

第2节 五行的属性

在《尚书》中,五行二字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就具有天人感应的神秘性,商大师箕子说:“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的属性,及其滋味古人完全把它看作是上帝的意志和规定。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是五行的特性。“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是指五行的滋味。故水向下渗透,火向上燃烧,弯曲伸展的木味酸,熔铸的金味辛,化生百谷的土味甘。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第3节 五行的相生与相克

所谓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其有促進、助长和滋生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五行的相生如木,可以取火,木能生火,木头燃烧之后变成灰土、灰烬、尘土,故火生土,金、银、铜、铁从土中来,地下的金属矿产,所以土生金,金被熔化后是水样液体,山洞里在有矿石的岩洞里边渗着水,故金生水,而树木又离不开水而生长,故水生木。

五行分别与五方,四时相配,按四时节序流变,明确的体现出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关系。

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木能吸取土中的养分,过多的木能破坏泥土的平衡。

所以说木克土,土能挡水,水来土掩.土克水,水火不容,水能灭火,所以说水克火。

火能熔化金属,故火克金。 金克木,刀、斧砍树、锯木。即“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言,不可胜竭。”

伐、灭、缺、绝都是限制、制约的意思。

第4节 五行的相侮与相乘

在五行生克的关系中,每一行都与其它四行发生联系,从而具有相生方面的“生我”、“我生”,相克方面的“克我”、“我克”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的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五行的相克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的关系。

五行中各行是联系的,不是孤立的,是相互间密切关联的,不可分开的。五行除了生克关系外,还有乘侮关系。“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就是相克太过,超出正常的制约程度。

例如,木气太过,则乘虚乘土,并恃强反侮金;木气不及,则金乘虚乘,土恃强反侮木。五行之间的乘侮,是事物失去在正常协调关系的一种现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违反规律的一种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