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诗词立意

 杏坛归客 2017-12-21


​诗词立意是写作的关键

       题写一首诗词,首先要立意,即要确定你这首诗词要反映的思想.情感.观点或主张。明代戏剧家汤显祖说:“大凡作诗,先须立意。意者一身为主也。”古人云:“诗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藻为兵卫也,意为诗之帅,统率全诗(师)也。”关于立意,古人有三种说法:一是“意在笔先”说:出于宋人韩驹《陵阳说中语》“作诗必先命意。”二是因境生意说:出自清吴乔《围炉诗话》“心不孤起,仗意方生。”即触情生情,缘物兴怀。三是意在笔生说:出自明代谢榛《四溟诗话》“诗有不立意造句,以兴为主,漫然成篇者,此诗之入化也。”


        诗词立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诗以立意为主,这是传统诗词创作的一条重要原则。一首诗词立意的好坏是诗词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林黛玉之口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关于诗词立意的重要性,从古至今论者颇多,可以说,人人都认为诗词立意十分重要。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但是,人们对诗词立意的本质却论者寥廖,或语焉不详。其实,只有从根本上弄清楚诗词立意的实质。与诗词创作有关的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要解决诗词创作的问题,我们首先得明白什么是立意,诗词立意的本质是什么、立意有什么要求与禁忌,在诗词创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一、诗词的立意及其重要性

       诗词的立意,又称命意,即作者写诗的意图,“意”是理与情的融合,也就是诗词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人们通常把它叫作情志、情感、情思、情意、情趣等等诗词的立意,是指诗人在构思过程中,根据想要表现的情思、景致、事物、事件等题材,确立作品要表达的主旨、要揭示的生活真谛。台北的林正三先生在其《诗学概要》中说:“命意即先于心中酝酿出所欲表达之诗意,如作画必始于构图,心中先有丘壑,始能形诸笔墨。”

       诗词作品,贵在立意。〔北宋〕刘贡甫在其《中山诗话》中说:“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苏东坡说:“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清〕阮葵生在其《茶余客话》中说:意之于诗,如帅之将兵,“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云烟泉石、金玉锦绣、花木禽鱼,皆散卒也。以意遣之,则无不灵。”总而言之,创作一首诗词,首要的还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而是必须先确定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诗作的主题思想是否正确;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作的思想性与感染力。一首好的诗词作品,往往给人以开阔、豁达、大气,且激情澎湃、产生共鸣、百读不厌之感,其主要引发人们共鸣的关键是立意的高度和角度。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传世警句,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唱,流传千年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诗人面对当时世风不济、贤能受贬或国破朝亡、或死或降的境遇,道出了很多人想说说不出的、饱含激情和正气的感叹,立意准且高。历朝历代也有很多为投合政要或迎合世俗而歌功颂德或释放不满的诗作,而流传下来的却甚少,其关键原因则是立意不准、不高、不深。

然而要做到诗词的立意深远并非易事。要善于观察、想象、揣摩、提炼、升华,善于扑捉稍纵即逝的时空等等,这些都与作者自身的修养有关。其中,学习立意的有关知识,掌握必要的表达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古人对诗词创作意图有三种说法。

      (一)诗言志。记得上次提过,最早提出这个问题是在先秦时期的《尚书·虞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二)诗缘情。始于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汉《毛诗序》中提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西晋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南朝梁文学家刘勰《文心雕龙》载“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同时代的钟嵘《诗品序》也载“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物咏。”

      (三)诗表意。始于南朝宋时范晔《狱中与甥侄书》“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以意为主则其旨必见;以文传意则其词不流;然后抽其芬芳振其金石也。”清代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也载“无论诗歌或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二、诗词立意的本质

       诗词艺术理论和诗词创作实践告诉我们,诗词的本质是抒情。情志、情感、情思等诗人心中之情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意境产生、形成、确立的过程就是一首诗词立意的全过程。古人说,“意在笔先”。所谓“意在笔先”,实际上是意境初步形成在下笔之先。其实,不仅是意在笔先,而且是意在笔中、意在笔后。立意贯穿于诗词创作的全过程。古人强调炼意,炼意贯穿于诗词创作的全过程。这是符合诗词创作实际情况的。陈良运教授在《中国诗学体系论》一书中指出:“一部文学作品、一首诗的产生过程。实质上就是作家的气、才、性、情、志等主观因素对象化实现的过程,作家的精神主体逐渐地或瞬间地转移到实践的主体,所有的主观因素经过诗人的审美处理而在成形的作品中,呈现一种新的凝聚状态。这种新的凝聚状态,可概括为'意’。”


       其实。意与境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侧面、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意境者,意之境也。正如哲学上认为任何具体事物都有其存在形式一样,意境即境界、境是意的“存在形式”。借用黑格尔《美学》中的用语来说,境是意的“感性显现”。通俗一点说,境是意的“化身”。境是意所化。意为境所凝。意中生境,境中寓意:境在意中,意融境中。正如文学作品中的主题离不开作品的题材一样,离开境也就无所为意,“意”也就“立”不起来:离开意也就不成其为境,“意”同样“立”不起来。意与境是密不可分的合一的东西。诗词创作寻觅、产生、形成、完成意境的全过程,实质上就是一首诗词立意的全过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诗词立意的本质就是确立意境。


    只有深刻认识、牢牢掌握诗词立意的本质,我们在诗词创作实践中才不会误将诗人心中的情志、情感、情思、情意等直接当作诗中之意直白地加以“抒发”;也只有深刻认识、牢牢掌握诗词立意的本质,我们才不会置诗人的情志、情感、情思、情意等心中之情于不顾,而纯客观地毫无意义地描写景物。总之,只有深刻认识、牢牢掌握诗词立意的本质就是融情志于意境之中。我们才能创作出立意高远、意境新美、诗味隽永的上乘之作。


      众所周知,诗词是一种抒情艺术,是抒情言志达意的一种文学样式。在诗词中抒情言志达意。其实质就是表现思想感情。唐代白居易曰:“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清.叶燮《原诗》讲:“我谓作诗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辩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叶燮说的胸襟,即作者的观点.思想.见地,也就是诗词的立意。


       我个人认为,立意是一首诗的生命线,只有一个好的立意,诗才有生命力.感染力,有价值,才能得以传播而流传于世。意是理和情的融合,作诗必有立意,有意才能言志缘情。诗言志、缘情、表意是反映诗的本质,言“志”是讲诗的表达内容,表“情”是诗的表现形式,达“意”才是诗词的本质。否则,遣词造句再好,韵律再和,也难出彩。




三、立意的要求

       诗词立意,必须有其要求,只有好的立意,才能成就好的诗词。

       1.立意求高。所谓高,即作者站位高、境界高、品格高,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载“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所谓第一等襟抱,即写诗人必须具有爱国忧民思想和正义、和平、博爱等高尚品格,人品决定诗品。

如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白居易《新制布裘》“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2、立意求深。诗意忌浅,浅则如饮白开水,淡而无味。诗意贵深,深则余音绕梁,回味无尽;深则能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深则蕴含哲理,让人们咀嚼再三,品之有味而心怡。为了说明立意深的重要性。让我们来比较咏黄鹤楼的几首诗:

    清代陈瑞林《黄鹤楼独坐柬熊雨溟博丈》

    楼上仙人去不回,楼前终古白云堆。

    无聊且作千秋想,有用方为一代才。

    斜日远浮襄树出,大江横截蜀江来。

    诗成欲寄莼湾老,浩浩天风又落梅。

    诗中诗人触景生情,赞崔颢一代英才,叹自己无大作为。

    明朝张维《前题一》:

    黄鹤仙人去几霜,空余楼阁障江乡。

    草连芳径迷鹦鹉,树接青山逼汉阳。

    去国常悬千里梦,携觞赢得片时狂。

    槛流不尽英雄恨,一度登临一度伤。

    诗由景而情,慨叹千里悬梦、携觞求狂之事,抒发英雄遗恨、登临感伤之情。

    元朝刘清叟《登黄鹤楼》:

    西风吹我登黄鹤,白云半在栏杆角。

    题诗不同旧时人,惟见青山俯城郭。

    萋萋芳草鹦鹉洲,江水滚滚无时休。

    岁月俯仰成春秋,古人今人无限愁。

    诗人睹物生情,表达如同古人的愁绪。

    唐代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与前三首相比,深刻性宛如岳丘之别。其诗览景生情,以辗转起伏的文笔表达缠绵的乡愁。诗的主旨深不可测、妙不可言,情在画外、耐人寻味,余音千绕,回响不绝。以此比较为例,诗主题深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清袁枚《马嵬四首之一》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此诗在白居易诗意基础上更深化了思想境界。此诗缘于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此恨绵绵无绝期。”句。


       3. 立意求新。诗词立意新颖,或需独特的材料,或需独特的视角,或需独特的观点,或需独特的感受,或需独特的剪裁……总之,它要求诗的主旨新鲜别致,不落俗套。清朝的赵翼《论诗》已将立意新颖用诗歌的语言加以诠释:“李杜诗篇百口传,”肯定李杜诗歌的崇高地位和辉煌成就。“至今已觉不新鲜。”提出一味泥古将走入死胡同,诗歌贵于立意创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则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历史向前发展,诗歌同样要随之变化,诗歌主旨当然也要随之变化,才能传世。。

    作翻案诗是常用手法,从思维方式看,这是一种求异创新的逆向思维。让我们看看历代诗家“咏西施”各持的不同观点:

    李白《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是抨击吴王与西施在宫力纸醉金迷、荒淫无度,以至造成丧身亡国的历史悲剧,是古代“红颜祸水”论的再版。

    罗隐《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则是批判女人亡国论、红颜祸水丧国的观点,是为西施抱不平的。

    明郑獬《西施》

    若论破吴第一功,黄金只合铸西施。

    则是赞扬西施破吴立功的巾帼行为。

    吕诗《西施故里西施殿》

    螓首娥眉美若仙,风流绝代忆当年。

    以身许国荒唐事,自古红颜足可怜。

    则是怜惜女人大多作为统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势的牺牲品,否定西施以身许国的主动性,还历史本来面目。 


​如何做好诗词立意

​一、诗词创作实践中常见的两种倾向

  一种倾向是,诗词中纯粹绘景、写物、叙事,为写景而写景,似乎形象鲜明,但诗中所写的景、物、事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脱节,或寓意不深,忘记了写诗是为了抒情、言志、达意这个根本目的。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有一则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且看畅当的《登鹳雀楼》一诗:“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前两句写楼之高,后两句写登楼所见之广。单就“状其景”而言,此诗有形象,有气势。但是,诗“以意为主”,“寓意则灵”,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言志。如果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与意无涉,那么,除了告诉人们鹳雀楼的风景之外,还有什么呢?其作用不过象一张风景照片。顶多只能让人们认识这些景物而已。实在难以有多少感染力。人们常说写诗要“意不落空,境不落实。”应该承认,畅当在此诗中是写了形象的。但是,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所说的境界不是纯客观的自然境象而是指诗词的意境。游移于意之外的境象,就不能算有诗词的真境界。畅当这首诗的问题就在于意落空了,意没有“立”起来。现在,此类诗词我们见得不少。写这类诗词的人也知道写诗要有形象,但恰恰忘了诗中描写形象是为了表达情志、情感、情思。更确切地说,这些人还不懂得诗词寓意的重要性,不懂得诗词立意的本质,或不善于立意。试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作比较:“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前两句写登楼所见的动态景象。首句写实景,次句写虚景。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后两句即景生意,引发出更高的境界,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既写出诗人积极进取、力求上进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此诗从内容上说,好就好在立意高远、意融境中。


       另一种倾向是,将思想感情直白地写入作品之中,绕过立意这一重要环节,不懂得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更不懂得写诗要营构意境。我们都知道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是千古绝唱。诗是这样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老朋友孟浩然的一片深情、真切感人的惜别之情以及他对繁华似锦的扬州的向往之情。但诗人李白的这种深情深意并不是“直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及其所引发的意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情融景中,意含境中,真正做到了晚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此诗借景、借事立意,含蓄蕴藉,情真意切,诗味浓郁。如果把这首诗改写成一首顺口溜:长江边上送行人,我与浩然情义深。你走我真舍不得,如痴如呆望出神。这样写,看似字字着题,还直接写了情义,也顺口,也押韵,却因为无意境可言,又何处立意?因此诗味索然。这类直白直说直露感情,直接抒写情志、情感、情思的标语口号式的顺口溜。在所谓的现代传统诗词作品中真是屡见不鲜、数不胜数。这些作者懂得诗要写感情,写心情,写情志、情感、情思、情趣,却不善于借景立意、借物立意、借事立意、借人立意、借史立意……作品中没有诗的境界,意也就立不起来。人们善意地把这些顺口溜作品比喻为无味的“白开水”。 



二、立意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缺位。有意象而无诗之本旨,东拉西扯,拼凑成文,少意脉。

       2.无象。有意无象、少形象性的客观物象表述,纯粹是一种口号语,空口说白话,只有告之,并无感知。此类诗被部分老干部推崇,且时下较为流行,被冠以“老干体”.

       3.直白。少含蓄婉约,枯燥无味。清代田同之《西圃诗说》载“不微不婉,径情直发,不可为诗。一览既尽,言外无余,不可为诗。”

       4.浅率。立意没有细致推敲,平滑烂熟,无新鲜味。清沈德潜《说诗晬语》载“古人不废鍊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5.多头。杂而泛,淹没了主题,中心思想不突出。宋严羽《沧浪诗话》载“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洒脱,不可拖泥带水。”

      6.“无我”。无自我的真情实感,无时代精神、生活气息。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载“歌谣文理,与世推移。”

      在立意上另有三点力求超脱和避免:一曰平。即诗难以出新.出巧,显得平庸。用杨逸明先生诗词“金字塔”理论分析,诗作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难以突破艺术层和哲学层。二曰偏。有些诗作者片面夸大社会阴暗面,甚至仇视社会。三曰陈。有的作者语言,观念陈旧,缺乏时代意识,读其作品如同隔代。有的作者沉浸在古人的思维中不能自拔,总是无病呻吟,起笔写秋愁,动辄诉春怨,仿佛如古人写不完的贬谪愁,宫廷怨,边塞苦,似乎仍然生活在一,二千年的远古时代。 


 


三、如何做好诗词立意

       在一首诗词作品中,诗人的情志、情感、情思之类必须凝结成诗中之意。一首诗中的“意”是如何形成的呢?诗人的情志、情感、情思之类如何转化成一首诗词中的“意”?用陈良运教授的话说,就是“作家的气、才、性、情、志等主观因素对象化实现的过程”。而所谓“对象化实现的过程”,从诗词的思想内容来说,就是“与物交融”的过程。用古人的话说。就是“神与物游”、“思与境偕”。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无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唐代王昌龄说:“感兴势者,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作者的情志、情感、情思、情意等在心物交融过程中对象化实现而凝聚为一首诗词的意,是经过审美处理的,已是不同于作者心意、情意的文“意”。


       这种凝聚于一首诗词中的具体而独特的“意”是如何“立”起来的呢?《后汉书》作者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书》中说:“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这里所说“情志所托”的寄托物,就是作者的心中之情与物交融而对象化实现后形成的一个新的载体。这个新载体既是情志的独特表现与凝聚,又具有区别于主观本意的审美形态,可以给人以审美感受。这里的关键是。一首诗词中的“意”,必须有“情志所托”的载体,才能生成。才能存在。换句话说,情有所托”才能“立意”。心物交融则生意,物我触融则成境。晚清刘熙载在《艺概・赋概》中说:“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赋出焉。”这个“情有所托”的载体、寄托物就是诗的意境。这是一首诗词立意的必要条件。诗人的心中之情不能凭空凝聚为意,意不能凭空生成、凭空存在、凭空表现。“意从境生”,诗人的心中之情只有与境交融契合才能凝聚为“意”。“意”才能“立”得起来。这里所说的“境”,王国维称之为“境界”。在诗词中,境界就是诗的意境。可见一首诗词的意境既是诗人心中之情的载体、寄托物。也是诗中之“意”本身的存在形式:既是情志所托的载体,又是心物交融、神与物游的结晶体。由此可知,从本质上说,诗词立意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物交融、对象化实现而凝聚为意境。一首诗词立意的过程就是意境产生、形成和确立的过程


       一首诗的立意过程大体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感物生情。诗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情以物兴,“感物而动”,产生一定的感受和体验,“情动于中”,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下,产生喜怒哀乐等情感,形成诗人的心中之情,并产生创作欲望。这是诗词立意的前提。

       2、凝聚成意。诗人心物交融、神与物游,寻觅诗的感觉,产生灵感,“心偶照境”,在情感冲击下,自然界、社会生活反映或折射在诗人心中,初步形成诗人心中之境,心中之情因此而凝结成诗词作品中的具体而独特的“意”。诗人心中之境产生、形成的过程,即古人所说诗人心中“取境”的过程,就是诗词作品初步立意的过程。遍照金刚编纂的《文镜秘府论・论文意》相传唐代王昌龄说过:“夫作文章,但多立意。令左穿右穴,苦心竭智,必须忘身,不可拘束。思若不来,即须放情却宽之,令境生。然后以境照之,思则便来,来即作文。如其境思不来,不可作也。”“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如登高山绝顶,下临万象,如在掌中。以此见象,心中了见,当此即用。”(《中国历代诗话选》)王昌龄在《诗格》中还说,“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同上书)

       3、境中取象。诗人在初步形成的心中之境中选择、熔铸意象,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与词采结合,写入诗中。心中之境浑融一体,不可能也无必要面面俱到地全部地写入诗中。诗人只能也只需选择有典型性有代表性有张力有弹性有诱导性有爆发力有引发力的主要意象巧妙有序地写入诗中。这个或这些主要意象组合引发生成一首诗的整个意境,而且这个意境正是诗人的“情志所托”,即心中之情的载体、寄托物。可见一首诗词的完成就是意境的确立,也就是立意的完成。当然,从诗词立意的根本目的来看。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读者阅读欣赏诗词的过程,也是参与诗词再创作的过程,是诗中所立之意的重现与升华的过程。读者在欣赏中受到“境中之意”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在诗词立意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力求做到以下八点:

      1、立意宜高,忌平。

      中国文人提倡“文以载道”,即文章要表达思想。诗是特殊形式的文章,是韵文,自然同样要表达思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即诗之立意。我们先辈早已深谙立意高的重要性,许多名家皆凝笔于此。

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其以蕴含至死念念不忘统一祖国的强烈意愿和深切的爱国情感的主旨而千古传诵。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以描绘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饱含诗人对祖国大好山河深情热爱的主旨而流传千古。

    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其以表达诗人自己为国尽忠,不畏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的主旨而脍炙人口。

    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以表达诗人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的主旨而令人百读不厌。

       上述古诗充盈爱国主义精神或升腾中华浩然正气,立意高远,历久弥新,均为人们所喜爱和称诵的珍品。立意高不忌主题复旧,许多立意高的主题乃亘古不变的主题。因此,只要选取新颖题材,转换观察角度,采用不同修辞……仍可以创作出主题相同而不愧于作者所处时代的佳作。

       写诗,不管是吟景,咏物,还是怀史,写事,都要有所寄托,感悟,抒发,以给人教益,享受,领悟。写景,不能只是眼中情,耳边声,写成诗词化的景点说明。写史,写事,也不能单纯罗列史事,典故,写成史书,解说资料。要有旁拓,寄发,写出特色,精髓和现实意义。

       2、立意宜新,忌俗。

       即诗词立意要创新,用新的语言,新的视角,道别人未所道。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说:"才人撰诗,赋,古文,与佳人所制锦绣花样,无不随时变更。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写诗不应蹈袭前人,要务去陈言,独辟蹊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3、立意宜巧,忌拙。

有了新意,表达还要灵巧,生动,富有韵味,不能限于刻板,呆滞的说教,这就需要作者要有诗性思维,诗者语言。诗性思维与日常思维有着本质不同,是指在诗词创作中,不受逻辑思维,定势思维,职业思维等思维方式的束缚,变生新的思维角度,思维感触和思维形象。有关诗性思维,很多古人都缘于先天,严羽《沧浪诗话》云:“诗有别才,非关书也。”吾认为不尽其然。多读名家名作,多向前人学习,定有启迪,开发之效。

       作者只有具备诗者特有的视角,敏锐,语言,诗才能出巧,出彩。如中华诗词学会等单位举办的全国“红豆,七夕相思节”诗词大赛,一等奖《红豆诗》:“南国春风路几千,骊歌声里柳含烟。夕阳一点如红豆,已把相思写满天。”意境何等阔大,何等浩茫,言别人不能言,却又是人人心目中都存在欲吐的意象,令人拍案叫绝,爱不释手。再如刘庆霖老师《西藏杂感》:“远处雪山摊碎光,高原六月野茫茫。一方花色头巾里,三五牦牛啃夕阳。”没有诗性思维,绝然写不出这样的妙句。

       4、宜一诗一意,忌意杂失宗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一诗止于一事,自十九首(指《古诗十九首》)至陶谢(指陶渊明和谢灵运)皆然。既以命意成章,则求尽一物、一景、一情、一事之旨,得尽而毕。”又说:“一篇载一意,一意则一气,首尾顺成,谓之成章。”一诗多意必意杂,意杂必主旨不明。台北的林正三先生在其《诗学概要》中说:“律绝之诗切忌意杂,盖意杂则诗不纯矣,尤以绝诗为最,因绝诗只四句,于此短短之28字(五绝只有20字)中,欲阐明一意,已有字少情多之叹,如数意夹杂其中,则易令人有不知所云之感。如有数意,可分成数首,连章描写,较为妥切。如李白之《清平调》等即是。”

例:〔唐〕李白《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一首着意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把贵妃比作嫦娥;第二首着意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把贵妃比作神女和赵飞燕;第三首从眼前的现实写,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把贵妃比作国色天香的牡丹。三首诗各写一意,各自成章,又相互钩带,其一、其三均写到“春风”,前后呼应,表明为一组。

       5、宜志趣高远,忌味俗平庸

       “若要意境高,且于胸怀远”。诗词立意高远,作品才有气魄、风骨,读来才不俗。南宋词人姜夔在其《白石道人诗说》中讲:“意格欲高,句法欲响。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只是让字句工整,是雕虫小技。所以,〔唐〕贾岛尽管有“推敲”的故事,但终究没有成为顶尖诗人。

       何为高远?〔北宋〕王安石赞陶渊明《饮酒》诗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诗人以来,无此四句!”〔宋〕李公焕说:此诗“脱尽古今尘俗气”。可谓志趣高洁、寓意深远之范例。

       何为不俗?《李希声诗话》赞“左太冲(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句,读之飘飘有世表意……”抖一下衣裳,也要站在千仞之高岗,其形想必如大鹏;洗一下脚,也要去大江大河,其形想必如蛟龙。这样一来,读其诗,必然觉得诗人就是翩然出世的神仙。

       体味诸家论述,要使诗词立意高远,可否归结为以下四点:第一,诗人要以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健康积极的心态审视题材,进入构思状态;第二,诗人须给自己的思想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凌空翱翔之盘旋中俯视意欲描写的境界;第三,不能被眼前的现象阻挡,要在想象中赋予双眼透视功能,望远再望远,望至肉眼所不能及;第四,需忌味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学诗要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他具体解释说:俗体者,如欲赶时兴,众人一腔,千篇一律,谀词靡靡,毫无意味之应酬诸诗;俗意者,如善颂善祷,阿谀奉承,随波逐流,毫无超逸之志之类;俗句者,如沿袭剽窃,生吞活剥,似是而非,腐气满纸者是也;俗字者,如风云月露,连类而及,毫无新意者是也;俗韵者,如选择韵字过于率易,或过于奇险,均俗者是也。

       6、宜气象雄浑,忌干瘪穷通

       “气象雄浑”一词常用于形容山水画,“雄”即雄伟、壮阔,气势恢宏;“浑”即浑融、浑厚,浑然一体的意思。诗词立意宜雄浑,即雄伟恢宏,浑然而成一体。〔唐〕司空图在其《诗品》中说:诗之命意当“横绝太空,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之颔联;〔南宋〕范成大《鄂州南楼》:“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之颈联;〔明〕高青邱《登金陵雨花台》:“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这前四句,均气势宏大,规模壮阔,足当雄浑之例。〔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中说:“七言难于气象雄浑,……自老杜'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与'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等句之后,尝恨无复继者。韩退之笔力最为杰出,然每苦意与语俱尽。《和裴晋公破蔡州回》诗,所谓'将军旧压三司贵,相国新兼五等崇’,非不壮也,然意亦尽于此矣。不若刘禹锡贺晋公语远而体大也。”(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句“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7、宜委婉敦厚,忌脉露直平

       委婉,是指曲折、起伏,而又自然流转;敦厚,是指内容充实、思想深邃,而又温良宽容;脉露,是指语意直白、袒露,缺乏蕴藉含蓄。我国传统诗词倡导委婉、敦厚、含蓄,忌讳平直、尖刻、脉露。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尺水兴波见真功;宽容敦厚见美德,质地浑厚见高风;蕴藉含蓄耐寻味,虚境宽阔百媚生。我概括了以上六句话,其中前两句是过去我为他人一篇文章改定的的题目,意在说明“宜委婉敦厚,忌脉露直平”的意义。

例一:〔南宋〕陈与义《浣溪沙》:

       送了栖鸦复暮钟,栏干生影曲屏东。卧看孤鹤驾天风。   

       起舞一尊明月下,秋空如水酒如空。谪仙已去与谁同!

       这首词是通过夜景的描写,抒发寂寞孤愤的心境。上片头两句以栖鸦、暮钟、栏干月影和曲屏分别造成了不同场景,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作者心理上的难熬;继而通过“孤鹤”之象征、比喻手法委婉地透出心中的孤独和高雅不俗的襟怀。下片通过对月下饮酒与起舞的描写以及对秋空的感叹,抒发没有知音的遗憾与苦闷。整首词的立意与表现技法可谓委婉而深沉。

例二:〔清〕邓孝威《题息夫人庙》:

    楚宫慵扫黛眉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唯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此诗写的是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息妫(又称“桃花夫人”),被楚文王霸占后,为楚王生二子,但三年不语,最终自尽的故事。诗人只取息妫归楚王后“无言”与“一死”,而未言生二子事,饱含同情、颂赞而无微辞,可谓立意敦厚。

例三:〔唐〕朱庆馀《闺意——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头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此诗又名《近试上张水部》,是朱庆馀在参加进士考试前写给水部侍郎张籍的“通榜”诗。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官场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增加考中的机会。在此诗中,朱庆馀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舅姑比主考,征求张籍的意见。后人常将此诗视为立意含蓄的范作。张籍读此诗后也写了首回诗:“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为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

       8、宜意新情浓,忌陈腐趋同

       诗词贵有新意,更喜语淡情浓;忌讳循习陈言,规摹旧作。立意清新,情融字间,诗中见我,自然不俗;体规画圆,准方作矩,永无特色,终随人后。但立意清新不易,语淡情浓更难,非苦心炼意炼字不可。

       〔清〕贺裳评价宋代佚名氏《青玉案》词“……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说:“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真得词家三昧!”

​诗画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