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天理

 chenyige 2017-12-22

朱熹和王阳明都是人中之杰,都想凭自己努力,寻找到真善美的合适人生真理,为自己和他人探明一条成就圣贤的路径。并且按照后人的“评价标准”,他们都已经实现。只不过此圣贤非彼圣贤,两个人各自找到的天理,其实并不一样。

朱熹学问延续二程,借鉴佛老,偏向于程颐。在他看来,世界和宇宙是“外相+本质”的关系,本质就是性,万物客观规律,此处规律就是“天理”。除此以外,没有什么是万物之间的“共性”。所以,他主张要想达到万物一体的圣贤状态,就要专心格物致知,探究和学习万物的客观规律,也即“性即理”,循序渐进就可以获得圣贤成就。

王阳明学问延续程灏和陆九渊,借鉴佛老,偏向程灏,在他看来,世界和宇宙也是“本质+外相”的关系,本质是心,万物共性只是一个方面,关键要交互。心才是万物交互的主体,此处“心”就是“天理”。所以,他主张要达成万物一体的圣贤状态,就要专心诚意正心,体悟良知自心与周边世界交互的反应累积,也即“心即理”,坚持努力就可以获得圣贤成就。

朱熹和王阳明两个都被后人尊称为圣贤,然而两人给出了两个不同世界和万物一体的定义,其实源自他们各自对“世界和宇宙”的认知。朱熹眼里的世界是“无情世界”,“共性”是关键;王阳明眼里的世界是“有情世界”,“交互”是关键。他们都意识到了心的定义,认同“心=性+情”。只不过,朱熹认为“情”是引发一切矛盾和偏差的根本,多属于人之主观现象,他更多理解“情=情绪”。所以,他主张应该把不稳定的情绪革除,以稳定客观的“性”来和万物融合。这从理论上是完全说得通的!

王阳明认为“情”和“性”一样都是先天具来,不可泯灭,把“情”从事物和人中强硬地剥离,那是不合适的,而且以人为对象出发认知的周边世界,必须有具体情来参与,否则就不存在交互世界。也就是说王阳明理解的世界必须是交互作用后的世界,而朱熹理解的世界是不必交互的世界。如此导致理学表面上冠冕堂皇,事实上,不可操作;心学返本溯源,更具可操作性。这就是王阳明在理学基础上,不断失败实证出来的具体新办法。事实证明,周边世界的具体反应,离不开各自主体的交互体验。

由此想到,王阳明当初格竹,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一直在寻找个体与周边世界交互的最高境界,有点像佛道。既然是交互,那么理所当然要从自己内心开始格,从外在的竹子是格不出来道理的。所以,他必然会失败。以此看来,王阳明和朱熹心中的“天理”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属于探索不同世界的相处办法,不同的表达。

                                             

                                              作者:心明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