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风流话汉碑

 蚌中沙传奇 2017-12-22

千古风流话汉碑

汉刻石文字记载了两汉时的政治制度,历史变革、文化发展、文字演变等重大史实,特别是作为文化普及和文字规范方面存在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汉刻石不仅创造了我国不朽的文字史而且创造了我国的书法史,这一时期的国策和社会环境也为我国的文字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奠定了汉字走向规范化的基础,同时在文字书写过程中也创造了书法艺术的辉煌。汉代隶书空前的发展,使这一书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出现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对后世影响极大。

在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篇章里,以隶字为基础的汉代隶书书法对推动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在秦篆、秦隶的基础上完成了隶书的变革并使其渐臻成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汉隶书法风格。

汉隶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风格呈现出多种气象:以厚重、大气、古朴、率真、自然天成等多种风格展示给后人。现以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汉碑全集》为读本,就汉碑书法具有的主要艺术特点作以简述:

千古风流话汉碑

《徐州龟山楚王墓石刻铭》

汉碑书法艺术上承秦篆,下启正楷。完成了一条演变的过程。其间从官方推广的隶书文字民间的隶书体相结合,达到互为融合,交汇补充,现让我们从河南美术出版新近出版的《汉碑全集》中可以览读其发展的脉络。

1、简约篆法。从两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群臣上酬刻石》来看此碑,笔势相似与秦篆有了明显的变化,体势已初步走向方扁形质。《徐州龟山楚王墓石刻铭》其字已介于篆向隶的变化之间,行笔更加率意,结体自由使然。刻于新莽始建国四年(公元一二年)的《连云港界域刻石》,基本上完成了隶的形态,结体已彻底改变了篆书的结构,已完成了隶书独特的风格。

千古风流话汉碑

《梁孝王李(王)后墓塞石》

2、草通隶法,两汉在完成了篆字向隶字演变的过程中,大量吸取了民间书刻字的形态,在刻石的过程中,由于石质坚硬,刻镌困难,在刻石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一些民间的石匠,以自然心态完成一件作品时暗生了多种的效果。如在河南永城市芒砀山出土的两汉《梁孝王李后墓塞石》,石近三千块,每块上都刻有文字,共万余字,或表示宫室方位、或表示施工次序,或刻有石工的名字和记时,这些字体草意十足,这些率意的结字规律,为篆字向隶字结体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推广隶字。汉朝继承了秦朝推广标准汉字(隶字)的使命,把推广隶字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这不仅是为了便于文化的传播,政治制度的贯彻,而且为隶书发展也带来了良好的生成空间,推动了隶书的发展。在两汉时代的426年里,隶书达到了十分完美的艺术高度。两汉石刻较少,当下的实物有限,可到了东汉,有了很大的转变。由于东汉大兴石碑之风,为隶字的推广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我们从记事碑、功德碑、墓碑、祀神碑、庙碑、摩崖刻石、画像石、记、造像题记、契约刻石、界石、阙身刻石、碣、石券、黄肠石刻铭等,为刻石文字提供了十分充足的实料展示。到了东汉末年,在洛阳偃师的太学府,一为了张榜《易》、《经》、《诗》、《礼》之典章,二来规范之隶书的写法。立碑200余块,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这不仅是一部教科书,也是时政规范汉隶文字的典范。汉隶文字的写出的艺术,带有先祖的创造的成果,她不同于宋代以后的活字印刷。我们在认识隶字的过程中,与中国的书法艺术联系在一起,汉代刻石文字,确为中国隶书时代的一座高峰。

汉隶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风格呈现出多种气象,以厚重、大气、古朴、率真、自然天成等多种风格展示给后人。现以河南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汉碑全集》为读本,就汉碑书法艺术具有的主要艺术特点作以简述。

千古风流话汉碑

《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雄浑壮美。收录《汉碑全集》中的此类刻石以《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石门颂》、《西峡颂》等为代表的壮美大气的摩崖刻石,留给人们一种勃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刻于东汉永平六年(公元63年)的《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刻于陕西褒城石门西南半里的山崖间,现石移至汉中市博物馆。因在山崖间刻石,出在荒野,刻书者可任其石面的变化而发挥自由,从而产生了自然天成之意趣,质朴而少拘紧,纵横舞动,以其开通韵意展示给后人。此摩崖被康有为评为“朴茂雄浑,得秦篆笔意”。杨守敬则视为“百代下无从摹拟,此之谓神品”。二者对此碑评价极高,我们从中看到这满纸烟云横生、电闪雷鸣的壮美的作品,感受到的是一种摄人心魄的震撼。《石门颂》虽然晚于《开通褒斜道刻石》85年,同在一地,亦受其书风的影响,与《开通褒斜道刻石》有一脉相承的艺术风格,以其凝炼、圆劲、宕荡的用笔,奇纵散朗的结字,呈显出野逸清奇、古质空灵的审美意韵。杨守敬评曰:“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的《西峡颂》在甘肃成县天井山栈中。此摩崖书体,已达到了成熟,有别于此前两摩崖,这可能是由于地域的区别及年代的推移,隶书趋于成熟,此书古厚雄健,气象率真,用笔遒凝,圆中寓方,摇曳振荡,动中妙造,雄迈而静穆。

2.古朴质美。这一类型的汉碑书法艺术,见于西汉和东汉早期刻石文字,但也见于两汉不同时期非主流碑刻文字。如西汉早期《群臣上酬刻石》是在秦篆的基础上走出来的,虽未彻底摆脱秦篆,但体势已略有改变。已从秦篆长形结体趋于方扁,趣味横生,表现出简单淳真之美。而《霍去病墓前石刻题字》“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孟”10个字,隶意十足,可谓字字古意天成,简捷雄畅。刻于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的《麃孝禹碑》和刻于公元16年的《荣子候刻石》也属于此类作品。刻于西汉晚期的《石墙村刻石》,用笔圆转,波磔草化,生动多姿。刻于东汉末年的《乐山萧坝十五年二月崖墓题记》,字形忽长忽方,变幻率意,自然天成,稚美无华。

3.秀逸流美。收入书中的《曹全碑》、《孔宙碑》、《刘熊碑》、《乙瑛碑》等碑,突出地展现出华美典雅的艺术风格,是书家自我心声的流露。这些作品飞动畅达、飘逸秀美,充分彰显出书家的激情和艺术追求。《曹全碑》以极精到的用笔,喻圆于行笔之中。其字体秀隽生动,风神逸宕,展示天姿之美。《孔宙碑》略放于《曹全碑》,显其流丽横逸浑劲舒展之态。《乙瑛碑》隶法实佳,骨肉匀适,情文流畅,可谓之各有千秋,各显其神韵。

4.朴茂雄厚。以《张迁碑》、《肥致碑》、《冀州从事冯君碑》为代表的碑刻书法作品,尽显汉隶风神。《张迁碑》用笔遒劲如屈铁,会篆于隶、朴率生动的结字势态,茂整方雄,气象中含有一种古拙天真的意趣。《肥致碑》字方磔圆,拟出自然丰茂、质朴灵活的笔触,工巧中含其质拙。《冀州从事冯君碑》是近期在洛阳新出土的碑刻,此碑断为两截,现仅存上半部和碑额。此碑用笔方圆相生,气象万千,结体平正方茂,极尽浑朴丰厚之美,展现出一种壮伟的境界。

5.风范永存。这类作品多出现在残石、残碑中,本书收入的残石和残碑达数十种,如《谒孔子庙残碑》、《池阳令张君残碑》、《建宁元年残碑》、《熹平残碑》、《汉建安残石》、《荡阴里等字残石》等。这些残碑和残石虽石残、字残,但存字完美动人,仍显示出其书法艺术的魅力,其风格同样包含了几类:一是雄强朴质、纯厚大度。二是天真烂漫、气象万千。三是风骨劲健、行云流水。在用笔上更是丰富多彩,方中寓圆有之;中带方有之;长短相宜者有之;夸张强调波磔者有之。这些残石、残碑能让读者有一种看后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是书家和文字研究者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延伸阅读:

《徐州龟山楚王墓石刻铭》

千古风流话汉碑

呈金石友惠让,新得“第百上石”出土后初拓一纸,因拓时在甬道中,尚未彻底清理,清晰度稍差。“第百上石”又称“徐州龟山楚王墓石刻铭”,1992年9月出土于江苏省徐州市龟山二号西汉墓,现石存徐州市龟山汉墓博物馆。有研究者认为此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之墓。文记楚王刘注遗薄葬、嘱臣属薄葬并缩短服丧时间等事。刘注死于公元前116年,估计埋葬日期距离不远,此刻石是由小篆而入隶书的代表作,线条流畅,书法率意烂漫。拓片部分高59厘米,宽98厘米。

字九行,共44字:

第百上石  楚古尸王通于 天述葬棺郭 不布瓦鼎 盛器令群 臣已葬去服 毋金玉器后 世贤大夫幸视此书 目此也仁者悲之

有人断句为:第百上石。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丈夫幸视此书,以此也,人者悲之

这块刻石字体随意,刻工粗糙,打磨也不甚平整,不是真正的碑刻,而是埋葬好刘注以后,最后封墓门时塞上的巨石,起到堵塞甬道,以防盗墓者的作用,所以又叫顶门石。石头上的刻字可能是门下小吏,也可能是楚王家族成员,即兴刻于石上。很多人问为什么是“第百上石”,原来是墓葬施工的需要,在墓里的塞石上或其他石头上,常可见到标定位置和次序的字迹如“第××”、“第×下”之类。此“第百上石”也是如此,只是比普通标记石多了九行文字。据说“尸王”是扮做楚王的活人,以神灵名义向天人说话,而“古”字,是预向后代的盗墓者而言。下面的话就是:简葬,葬后即除丧服,不装金玉宝物于棺中。但实际上还是有许多金玉铜器,这等于是说“此地无银三百两”。但是王侯之墓,哪有不被盗的呢?常言道“十汉九盗”,此墓在汉代就惨遭盗掘了,后世又被盗墓者光顾数次,即使如此,1992年出土时还有大量陪葬物残存,可想埋葬当时多么奢华。

呈金石友惠让,新得“第百上石”拓片一纸。“第百上石”又称“徐州龟山楚王墓石刻铭”,1992年9月出土于江苏省徐州市龟山二号西汉墓,现石存徐州市龟山汉墓博物馆。有研究者认为此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之墓。文记楚王刘注遗薄葬、嘱臣属薄葬并缩短服丧时间等事。刘注死于公元前116年,估计埋葬日期距离不远,此刻石是由小篆而入隶书的代表作,线条流畅,书法率意烂漫。拓片部分高59厘米,宽98厘米。

字九行,共44字:

第百上石  楚古尸王通于 天述葬棺郭 不布瓦鼎 盛器令群 臣已葬去服 毋金玉器后 世贤大夫幸视此书 目此也仁者悲之

有人断句为:第百上石。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丈夫幸视此书,以此也,人者悲之

这块刻石字体随意,刻工粗糙,打磨也不甚平整,不是真正的碑刻,而是埋葬好刘注以后,最后封墓门时塞上的巨石,起到堵塞甬道,以防盗墓者的作用,所以又叫顶门石。石头上的刻字可能是门下小吏,也可能是楚王家族成员,即兴刻于石上。很多人问为什么是“第百上石”,原来是墓葬施工的需要,在墓里的塞石上或其他石头上,常可见到标定位置和次序的字迹如“第××”、“第×下”之类。此“第百上石”也是如此,只是比普通标记石多了九行文字。据说“尸王”是扮做楚王的活人,以神灵名义向天人说话,而“古”字,是预向后代的盗墓者而言。下面的话就是:简葬,葬后即除丧服,不装金玉宝物于棺中。但实际上还是有许多金玉铜器,这等于是说“此地无银三百两”。但是王侯之墓,哪有不被盗的呢?常言道“十汉九盗”,此墓在汉代就惨遭盗掘了,后世又被盗墓者光顾数次,即使如此,1992年出土时还有大量陪葬物残存,可想埋葬当时多么奢华。

揭开“梁孝王后陵”墓道塞石的秘密

西汉梁国是当时的诸侯大国。

公元前168年,汉文帝把儿子刘武从淮阳王徙封为梁王,国都设在睢阳,后花园有着梁园三百里的美称。

公元前144年,梁王刘武暴病而死,安葬于保安山南峰。其后,子孙八代相继袭封梁王,至公元5年王莽篡汉,结束了西汉梁国的统治。从刘武葬芒砀山始,历经150余年,芒砀群山变成了梁国王陵墓群。在芒砀山有22座梁国王室地下宫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价值之高、分布之密集,可为世界罕见,全国独一无二。更多的人把梁孝王王后陵誉为“天下第一石室王陵”。

今天首先带着大家了解一下汉代墓道塞石的文化。

千古风流话汉碑

塞石展廊

千古风流话汉碑

挖掘现场(原貌)

千古风流话汉碑

了解一下汉代尺寸的计算方式

千古风流话汉碑

千古风流话汉碑

芒砀山乃汉兴之地,是豫东边陲的一座5A级汉文化旅游胜地。芒砀山标志着——汉族、汉字、汉人、汉学从这里走出中原,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千古风流话汉碑

作品名称:节临开通褒斜道刻石 材质:冷金纸本 尺寸:纵二三三厘米,横五三厘米

千古风流话汉碑

局部一

千古风流话汉碑

局部二

千古风流话汉碑

局部三

千古风流话汉碑

局部四

附: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资料

千古风流话汉碑

石铭刻于汉永平六年(63年)。铭文记汉永平六年汉中太守鄐君受诏承修褒斜道之事。隶书字体,有篆势,浑朴苍劲不可及。刘熙载《艺概》云:“《开通褒斜道刻石》,隶之古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隶中之篆也”,杨守敬谓《平碑记》云:“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摩拟,此之谓神品。”该摩崖原在陕西省褒城北石门,现藏陕西汉中博物馆。

该摩崖因年久为苔藓所封,故人莫知之。至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三月,始为南郑县令临淄晏袤发现,并刻长篇题记于其旁。但此后六百余年又满被苔藓,无人间津。到清乾隆间,陕西巡抚、金石家毕沅撰《关中金石志》,复搜访而得之,遂有拓本传世。此刻在晏袤以前的欧、赵、洪三家着录中均未及之,至南宋娄机《汉隶字源》始见着录。字与《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并为汉著名摩崖,而且年代最早。铭文内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书法亦别具特色。其结字方古舒阔,因自然石势作字,字之大小及笔画的长短、粗细皆参差不整,没有波磔,天真朴拙而很有气势,保留了早期隶书的许多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