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单元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张继少华总部 2018-01-01


 

(-)寒、热、湿邪

当自然界气候反常,风、寒、暑、湿、燥、火()出现异常变化,即成为致病因素,合称为“六淫邪气”。六淫致病属外感病范围。此外人体阴阳的盛衰,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的失常,五行的胜复,也表现出类似六淫邪气的特点。这种邪从内而生,又以五脏病变为主,故称之为“内生五邪”。六淫与五邪中与妇科关系密切的是寒、热、湿邪。

1.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主凝滞,易使气血阻滞不通。寒邪致病,有外寒、内寒之分。外寒是指寒邪由外及里,伤于肌表、经络、血脉,或经期、产后加窜下开,寒邪由阴户上客,侵冲任、子宫,进而发生经行发热、经行身痛、痛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产后身痛、不孕症等病证。内寒,是机体阳气虚衰,命火不足,或阴寒之气不散,故内寒的产生,与肾脾阳虚关系最大。内寒致病一是由于失于温煦,因而出现各种虚寒之象和血脉收缩、血流迟滞之征象;二是由于气化功能减退,阳不化阴,代谢障碍,产生阴寒性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阳气的温煦和气化功能减退,常导致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后期、痛经、带下病、子肿、宫寒不孕。

2.热邪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故热邪伤人,以高热扰乱神明等上部症状多见又热邪易耗气伤津,损伤正气,津液亏乏,故出现机能减退之证;热邪易生风动血,所谓“热极生风”,可出现抽搐热迫血行,故可出现出血之证。热邪致病,也有外热、内热之异。外热为外感火热之邪,尤其是月经期、孕期、产褥期,热邪易乘虚而人,损伤冲任,发为经行发热、经行头痛、妊娠小便淋痛、产后发热等病证;热邪结聚冲、任、胞中,使气血壅滞,“热盛则肿”“热盛肉腐”,则发为产褥热、盆腔炎或盆腔脓肿、阴疮、乳等病证。内热又称“火热内生”,若伤及冲任,迫血妄行,可发为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胎漏、产后恶露不绝、阴疮等病证。

3.湿邪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患部重着,病情缠绵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也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多与气候环境有关,如气候潮湿,阴雨连绵,或久居湿地,或经期、产后冒雨涉水,湿邪内渗致病。湿留体内日久,又可随体质的阴阳盛衰而发生寒化或热化,导致带下、阴痒或盆腔炎等。内湿,主要是由脾的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下降引起的水湿痰浊在体内蓄积停滞致病。湿浊既停,极易困阻脾阳,而形成脾生湿、湿困脾、脾伤及肾或湿聚成痰的病机转归。湿为有形之邪,随着湿邪留滞的部位、时间不同,分别发生经行浮肿、经行泄泻、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带下病、子肿、子满、产后身痛、不孕症等。

 

()七情内伤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对包括七情在内的所有情志特征与属性的抽象和概括,是人类对外界刺激因素在精神情志的反映,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情志体现。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适度的情志,能抒发情感,有益健康。七情太过,如突然、强烈、持久地作用于人体,超过了机体抗御或自我调节范围,则导致脏腑、气血、经络的功能失常,属病理上的七情内伤。情志因素的病机复杂,关键为“气机”。气为血之,血为气之母,气病又可及血。肝藏血,主疏泄,情志因素最易导致气血失调和肝的功能失常而发生妇科疾病。情志因素导致妇科病,以怒、思、恐为害尤甚。

1.

抑郁忿怒,使气郁气逆,可致月经后期、闭经、痛经、不孕、癥瘕。

2.

忧思不解,每使气结,发为闭经、月经不调、痛经。

3.

惊恐伤肾,每使气下,可致月经过多、闭经、崩漏、胎动不安、不孕。

妇科病或脏腑功能失常也可导致情志异常。例如闭经、崩漏、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等常引起情绪低落、焦虑、悲伤妇人脏阴不足常导致喜悲伤欲哭。

 

()生活失度

1.房事所伤

包括房劳多产、房事不禁、房事不洁等方面。房劳是指因房事不节、淫欲过度或过早结婚、耗精伤肾所产生的病理状态。多产是指过多地产育,足以耗气伤血,损伤冲任、胞宫、胞脉、胞络以及耗精伤肾。精、气、神乃“人生三宝”,三者各司其职,但以精为根基。房事不禁如孕期可致流产、早产或感染。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阴阳交合,精浊与血相结为邪,影响冲任、胞宫,可发生妇科疾病。房事不洁,虫邪或邪毒侵外阴、阴道、胞官,易发生经、带、胎、产、杂病,尤其是房事不洁,多性伴侣,更容易发生性传播疾病,危害健康及社会。

2.饮食失宜

包括饮食不节(过饥、过饱)、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等,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若饮食失宜,易发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崩漏、胎萎不长、妊娠贫血、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等。节食太过,亦可致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

3.劳逸失常

妇女在月经期、孕期、产褥期特别要注意劳逸结合。《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劳力、劳神过度,足以伤气,损伤心、脾、肾的功能,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孕期过劳可致流产、早产产后过劳可导致恶露不绝、缺乳和子宫脱垂。过于安逸又影响气血的运行,“逸则气滞”,发生月经不调或难产。

4.跌仆损伤

妇女在孕期生活不慎跌仆损伤,如撞伤腰腹部,可致堕胎、小产或胎盘早期剥离;若撞伤头部,可引起经行头痛、闭经或崩漏;若跌仆损伤阴户,可致外阴血肿或撕裂。多次手术、术后创伤、感染,可直接损伤子宫、胞脉、胞络,发生经、带、胎、产诸病。

此外,嗜烟酗酒或经常夜生活均影响生物钟的调节,导致月经失调、闭经、流产、不孕。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造成的疾病,被现代人称为“生活方式病”。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防治妇科病有重要意义。

 

()体质因素

体质形成于胎儿期,受之于父母。明代张景岳称之为“禀赋”。到了清代的《通俗伤寒论》才出现了“体质”一词。历代名称虽异,但所指相同,已经认识到体质受之于先天父母,并受后天影响。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证论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肾主先天,又主生殖,体质体现了中医形神统一观,精神面貌、性格、情绪等对体质的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病因学说之一的体质因素在妇产科疾病中甚为重要,因女性有特殊的体质特点。《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强调“妇人以血为基本”,这是对女性体质特点的高度概括。故治疗需时时顾护精血即属其例。

妇科疾病与体质关系密切。如妇女先天肾气不足,在青春期常发生肾虚为主的子宫发育不良、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痛经、月经过少、多囊卵巢综合征;在生育期容易发生月经后期、闭经、崩漏、胎动不安、滑胎、不孕症更年期易出现早发绝经现象。又如素性忧郁,性格内向者,易发生以肝郁为主的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前后诸证、痛经、经断前后诸证、子晕、子痫、不孕、阴痛等。如素体脾虚气弱,又常导致脾虚为主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病、子肿等病证。虽感同样的湿邪,体质不同,可以寒化或热化,表现为不同的证型。

此外,在现代社会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病因,如免疫因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等都可导致妇科疾病。同时一些病理产物如瘀血、痰饮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转变为致病因素,从而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细目二    

(-)脏腑功能失常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脏腑生理功能的紊乱和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均可导致妇产科疾病,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肾、肝、脾三脏。

1.肾的病机

肾藏精,主生殖,胞络系于肾。肾有阴阳二气,为水火之宅。五脏的阴阳,皆以肾阴肾阳为根本。肾阴肾阳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以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1)肾气虚;是指肾的气化封藏、摄纳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肾气的盛衰与天癸的至与竭直接关系到月经与妊娠。冲任之本在肾,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损伤肾气,致精不化血,冲任血海匮乏,可发生闭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不孕等肾气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恶露不绝肾气虚,胎失所系,冲任不固,可致胎漏、胎动不安、滑胎肾气虚,摄纳或系胞无力,则致胎动不安、子宫脱垂。

(2)肾阳虚是指全身机能低下,温煦、气化及兴奋施泄作用减弱的病状态。肾阳虚,命门火衰,冲任失于温煦,下不能暖宫,胞宫虚寒,可致妊娠腹痛、产后腹痛、宫寒不孕;肾阳虚,命门火衰,上不能暖土,水湿下注,发为经行浮肿、经行泄泻、子肿、子满;肾阳虚,气化失司,水液代失常,湿聚成痰,痰浊阻滞冲任、胞宫,可致月经后期、闭经、不孕肾阳虚,气化失常,水湿下注任、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发为带下病;肾阳虚,兴奋施泄功能减退,可出现性冷淡、闭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肾阳虚,血失温运而迟滞成瘀,血瘀阻碍生机加重肾虚,而发生肾虚血瘀,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更为错综复杂的妇产科病证。

(3)肾阴虚是指肾所藏的阴精不足及由此发生的病理变化。肾阴虚精血不足,冲任血虚,血海不能按时由满而溢,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肾阴虚,冲任、胞宫胞脉失养,可致痛经、妊娠腹痛或不孕症若阴虚生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发为崩漏、经间期出血、胎漏、胎动不安若肾阴虚,孕后阴血下聚冲任以养胎元,致令阴虚益甚,肝失所养,肝阳上亢,发为妊娠眩晕,甚或子痫等。阴损可以及阳,阳损可以及阴,若病程日久,往往可导致肾阴阳两虚,上述病证可以夹杂出现。

2.肝的病机

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肝体阴而用阳,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血量的生理功能,肝又有易郁、易热、易虚、易亢的点。妇人以血为基本,若素性忧郁,或七情内伤,或他脏病变伤及肝木,则肝的功能失常,表现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经湿热、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影响冲任,导致妇产科疾病。

(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则血为气滞,瘀阻冲任,发生痛经、经行乳房胀痛、闭经、妊娠腹痛、缺乳、不孕症、盆腔炎;肝气郁结,疏泄失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则可发生月经先后无定期。肝郁化热化火,热扰冲任血海,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气火上炎,则发为经行头痛、经行吐衄、经行情志异常、乳汁自出肝郁犯胃,胃失和降,可发生妊娠恶阻。

(2)肝经湿热肝郁乘脾,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湿郁化热,湿热之邪下注任、带,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可发生带下病、阴痒。湿热蕴结胞中,或湿热瘀结,瘀阻冲任,冲任不畅,发生盆腔炎、癥瘕、不孕症等。

(3)肝阴不足肝藏血,体阴而用阳。若素体肝肾阴虚,或失血伤阴,或热病伤阴,肝阴不足,冲任亏虚,血海不盈,可致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等;血不足,经前、经时、孕期阴血下注冲任血海,阴血益虚,血虚生风化燥,发生经行风疹块、妊娠身痒。

(4)肝阳上亢肝血素虚,经前或孕后阴血下聚冲任、胞宫,阴血益亏,肝阳偏亢,出现经前头痛、经行眩晕、子晕;阴虚阳亢,阳化风动,肝火愈炽,风火相扇,发为子痫。

3.脾的病机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中气而统血。

(l)脾失健运脾气素虚,或饮食失宜、劳倦过度伤脾,或木郁侮土,脾虚气弱,健运失常,气血生化不足,而脾虚血少,冲任亏虚,血海不盈,可出现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胎萎不长、产后缺乳或素体阳虚,或过食寒凉生冷,或膏粱厚味损伤脾阳,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水湿流注下焦,湿聚成痰,痰湿壅滞冲任、胞宫,可出现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癥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脾失健运,湿邪内生,损伤任、带,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发生带下病。

(2)脾失统摄脾气虚弱,中气不足,统摄无权,冲任亏虚而不固,可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乳汁自出。

(3)脾虚下陷脾气虚而下陷,则可见月经过多、崩漏、阴挺。脾与胃互为表里,如脾胃虚弱,孕后经血不泻,冲气偏盛,循经上逆犯胃,胃失和降,发为恶阻。

4.心的病机

若忧愁思虑,积郁在心,心气不得下通于肾,胞脉闭阻,可出现闭经、月经不调、不孕心火偏亢,肾水不足,则水火失济,出现脏躁、产后抑郁等。孕后血聚养胎,阴血愈虚,阴不济阳,心火偏亢,扰动心神,可致妊娠心烦,心火偏亢,移人小肠,传人膀胱,发为子淋。

5.肺的病机

肺主气,主肃降,朝百脉而输精微,通调水道。若阴虚火旺,经行阴血下注冲任,肺阴益虚,虚火灼伤肺络,则出现经行吐衄;若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可引起子嗽或妊娠小便异常、产后小便异常。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是相生相克互相影响的,与妇科关系最密切的肾、肝、脾之间更是难以分割,常出现肾虚肝郁、肝郁脾虚、肾脾两虚、肾虚血瘀、肾虚肝郁脾虚等复杂的病机,故应在错综复杂的正邪斗争中抓住主要的病机并做动态的因果转化的观察。

 

()气血失调

妇女经、孕、产、乳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本又需耗血,致使机体处于血常不足,相对气常有余的状态。由于气和血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病可以及血,血病可以及气,所以临证时既要分清在气在血的不同,又要注意气和血的相互关系。

1.气分病机

气分病机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的不同。

(1)气虚是指气的能量不足及由此引起气的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伤气,或久病大病正气受损,或肺、脾、肾的功能失常,影响气的生成,而发生妇科诸疾。如肺气虚,卫外不固,易出现经行感冒、产后自汗、产后发热;中气虚或肾气虚,均可致冲任不固,发生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乳汁自出。

(2)气陷是指中气虚而下陷的病理,可发生子宫脱垂、崩漏。

(3)气滞是指气推动血和津液的运行不畅,导致相应脏腑、气血、经络的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状态。如肝气郁结,疏泄失调,则即任血海阻滞,可发生痛经、闭经、月经先后无定期、不孕症等气行不畅,津液停滞,可致水湿不化,痰湿内生,发生经行浮肿、子肿、闭经、不孕症;气郁化火,火热之邪上扰神明,下迫冲任血海,可发生经行情志异常、产后抑郁、脏躁、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漏等。

(4)气逆是指气升降失常,上升太过的病理。肺主气主肃降,肺气上逆,可发生子嗽。胃气宜降,若胃气上逆,可致经行呕吐、恶阻。

2.血分病机

(l)血虚血虚是指阴血匮乏、血的营养与滋润功能不足的病理状态。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血虚可致冲任血海匮乏,不能由满而溢,或失于濡养,可发生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妊娠腹痛、胎动不安、滑胎、胎萎不长、产后缺乳、产后身痛、产后血劳、不孕症等诸多妇科病。

(2)血瘀是指血液停积,血流不畅或停滞,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继发变化的全部病理过程。血寒、血热、血虛、气滞、气虚、出血、久病、肾虚等均可导致血瘀,进而发生痛经、闭经、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胎动不安、异位妊娠、产后腹痛、恶露不绝、产后发热、不孕症、癥瘕等。

(3)血热是指血分伏热,使脉道扩张,血流加快,甚至迫血妄行的病理状态。若因素体阳盛血热,或过食辛热或误服助阳暖宫之品,或外感热邪,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出现月经过多、月经先期、崩漏、经行吐衄、胎漏、产后发热若肝郁化热,热性炎上,可致经行头痛、经行情志异常;若素体阴虚,经、孕、产、乳数伤于血,阴血益亏,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冲任不固,发生月经先期、崩漏、胎动不安、产后恶露不绝。

(4)血寒是指血脉凝滞收引、机体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血寒常因经期、产后正气不足,感受寒邪,寒凝冲任、胞宫,或素体阳虚,寒从内生,血为寒凝,冲任失畅,功能减退,发生痛经、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妊娠腹痛、产后腹痛、产后身痛、宫寒不孕症等。

气血互相滋生,互相依存,故在病机上往往气病及血,血病及气,血气不和,气血同病,虚实错杂,常见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等病机。

 

()冲、任、督、带损伤

妇产科疾病的病理机制与其他各科的区别,在于必须直接或接地损伤冲、任、督、带、胞宫、胞脉、胞络或生殖轴。

1.冲任损伤

任通冲盛才有正常的月经与妊娠。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环绕唇口。“冲为血海”,“为十二经脉之海”,能调节十二经的气血。“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与足三阴经肝、脾、肾会于曲骨、中极、关元,因此任脉对人身的阴经有调节用。天癸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及衰老的影响,主要通过冲任二脉以实施,因此冲任损伤必然导致妇产科诸疾。冲任损伤有寒热虚实和不调之异。

(1)冲任亏虚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失血伤阴,导致冲任亏虚,血海不盈,发生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胎漏、胎动不安、胎萎不长、不孕症。

(2)冲任血热素体阳盛血热,或过食辛热助阳之品,或感受热邪,亦有肝郁化热或阴虚生内热者,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

(3)冲任寒凝素体阳虚,寒从内生,或经期冒雨涉水,寒邪从肌肤客于冲任。寒主收引,主凝滞。寒凝冲任,影响气血生化及运行,发为月经后期、痛经、妊娠腹痛、不孕症等。

(4)冲任阻滞素体脾虚湿盛,痰湿内生,流注冲任,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净而合阴阳,或气滞、寒凝、热灼致瘀,均可阻滞冲任、胞官,发为痛经、月经后期、闭经、癥瘕、不孕症。

(5)冲任失调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封藏失司。抑郁恚怒伤肝,疏泄无度。若肾虚肝郁,则开失宜,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发为月经先后无定期。

2.督脉虚损

督脉与肾、心、肝的关系密切,督脉行背,与足太阳相通,“贯脊属肾”,得命火温养上贯心人喉”,得心火之助;又与肝脉“会于颠”,得肝阳以为用。故称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官,交会于龈交穴,二脉协同调节人身阴阳脉气的平衡,维持胞宫的生理功能。如外感六淫邪毒,内伤脏腑气血,损伤督脉,致督脉虚损,则发生妇科病。如《素问·骨空论》所言“督脉······此生病······其女子不孕”。督脉阴阳平衡失调可致闭经、崩漏、经断前后诸证、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3.带脉失约

带脉周,约束诸经。《血证论》指出脉下系胞官······属于经。”从循行路径看,横行之脉与纵行之冲、任、督间接相通并下系胞宫。带脉的功能主要是健运水湿,提摄子宫,约東诸经。故脉失约可导致带下病、胎动不安、滑胎、子宫脱垂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