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糖尿病

 雨遇星空 2018-01-04
​ @所有人

    治疗糖尿病不能只盯着“血糖”指标

   中医在治疗“糖尿病”的理论和实践中,不存在“糖”这个概念,唯有针对“精微物质”的新陈代谢失衡而解决患体内的根本问题。在中医方药调治过程中,如患体“内生态”正向较高水平的气化平衡状态恢复,而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的话,即使“血糖”指标还有波动或处于较高水平,其治疗方向也是有效的、成功的,“血糖”恢复到和患体相适应的正常水平,就是必然结果。这和“血糖”虽然降到“正常水平”,而患体“内生态”病理继续恶化之状况,当有本质区别。因此,治疗“糖尿病”,不能单以“血糖”水平的高低来衡量有无治疗效果或效果的大小。一些医者只盯着“血糖”指标或强行降糖的思路和行为,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反思。

1、1996年是第一个十年。6年生活方式干预结果在世界上首次证明,通过简单的生活干预方式就能够显著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幅度达30%~50%。该研究成果于1997年发表在《Diabetes Care》杂志上。

2、2006是第二个十年。在未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糖耐量异常患者中,93%发生糖尿病,17%已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另有12%死于其他疾病,44%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而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糖耐量异常患者中,在积极干预期间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减少了一半,在随访20年间减少了43%。与未干预人群相比,干预组人群平均晚发生糖尿病3.6年,心血管病死亡降低34% (10.9% 比16.4%),全因死亡降低19%(21.5% 比26.6%)。

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糖尿病前期人群中,以饮食和运动为内容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长期持久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该研究成果于2008年发表在《Lancet》杂志上。

3、2016年是第三个十年。与未干预人群相比,6年生活方式干预能使威胁视力的严重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和失明)风险下降47%;降低20年累积心血管死亡风险33%,降低23年累积心血管死亡风险41%;降低23年累积全因死亡风险29%,降低30年累积死亡风险27%;未发现能降低2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但降低3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27%;新发糖尿病风险降低了45%,差别均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

这一结果表明,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不仅长期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且减少了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病硬终点。

糖尿病预防研究23年随访结果发布在2014年《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