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1-05

理解老子《道德经》有两个关键,一是要正确“无为”概念的含义,二是要知道在老子论证他的道理时所遵循的逻辑法则。《道德经之哲学原理》这本书出版时的名字改为《老子思想初探》,下文是它的第八章,这一章总结了我所理解的老子思想。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元代赵孟頫手书《道德经》

关于社会发展的未来,人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关于大同社会的设计和构想。什么是大同社会,古今中外有很多的思想家对此都曾给出过描绘。中国的儒家典籍《礼记·礼运》曾这些描绘:“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不闭,是谓大同。’ ”它描绘了一个无尔无我,无城无府的社会图景。在大同的社会中,人人皆不谋求私利,因为不存在经济和政治权力上的不平等和不平均的分配,所以在这里,没有竞争和对立,不存在剥削和压迫,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和睦共处,虽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一般,不分彼此,温馨融洽。不仅在社会的大氛上和谐温馨,而且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也都能各得其所,各安共命。即“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可谓是人类社会的极乐世界了。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元代赵孟頫老子像

人类如何才能进入大同社会,如何才能实现社会永治永生的目标?老子《道德经》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法则,即无为的法则。《道德经》假设统治者如果能够遵循无为的法则去治理社会,必能使人类社会进入大同,从而实现政治永治的目标。老子是如何达到他的这一结论的呢?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老子所讲的无为的含义。我们曾经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即老子所讲的无为,不是“不为”,不是对于事物的发生发展不加干预,顺其自然。恰恰相反的是,无为的前提高是必须要有所作为,有所为而不恃,有功劳而不居,才是老子所讲的无为的真实含义。老子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通过对这两句经文的分析,我们可以试着了解老子无为的含义。良贾就是指善于经营而能赚取大量财富的商人,而老子讲良贾就是指无为的商人了,商人的作为就在于经营而赚取财富,而“良贾则深藏若虚”,所以老子讲商人无为,就不是指商人不去赚取财富,而是必须依据他的商业本领去赚取更多的财富,而在赚取大量财富的同时又能深藏不露,使得在外人看来,与贫贱者毫无二致。所以商人无为,首先必须要有所为,即前提必须是真正善于经商的人,善于经商并能够赚取大量财富,他的无为在于在赚取大量财富的同时又能够深藏不露,常常保持自己在似“贫贱者”的位置上,即能富贵而又能不张扬。这样看来商人无为,就不是商人不为,而是为而不恃,功而不居。不是不去赚取财富,而是在赚取大量财富的同时,又能深藏不露,即能富贵而又能不居于富贵。我们再来看,“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君子即是指才智或德性高于普通人的杰出人士。“君子盛德”即是指君子必有其做为,真正的君子即老子所讲的无为的君子是那些才智超凡,德性脱俗,有建言立德之大作为,而又深藏不露,甘愿以贫贱者、愚昧者自居的杰出者。经文中讲“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褐衣怀玉者是也。反之那些才华出众,并有贡献于人和社会的人士,但却由于自己的才华与贡献而自我感觉良好,自谓高人一等,因之而去谋取私利,谋取较高的经济和政治的社会地位的,这便是有为的了。有才而不傲,有功而不骄,掩饰其智慧,挫其锋芒,淡泊名利而与百姓同衣食,老子讲“大智若愚”,“褐衣怀玉”,此之谓也。“大智若愚”,有大智慧之人,其形容常木讷且言行迟缓而似愚钝者一般。老子曾批评孔子,就是因为孔子的形容多了傲气与执着,被老子认作是有为了,不符合无为的“标准”。“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远矣),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矣。’”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这件事存疑颇多,但从文中记述来看,老子“教训”孔子的言论是符合老子思想的,应该不是杜撰而来的,这一点是否可以作为对这一事实支持的一种论据呢?根据同样的逻辑,政治无为,也不可能是统治者不做为,顺应“自然”之原则,而不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和控制,而是指执政者,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即有帝王的安邦定国平天下的功劳,但不争帝王的名分和地位。这个意思通过这样一段话已经说得非常明晰与透彻,这段话出自《老子传》,摘录如下,“老子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以不自己;化被万物而使民不恃;其有德而不称名;位乎不测而游乎无有者也’。”这段话解释如下,一位真正英明的君王,应该是他虽有盖世的功劳但老百姓却不知道,他使万物井井有条,而老百姓却认为本来就应该是那样的。他德性很高但老百姓却不歌颂他的名字,他在位或不在位都与天下百姓没有什么关系,即不管他在位与否,天下都是一样的清静和统一。所以,老子讲统治者无为,就不是指统治者不为,而是讲统治者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无为的统治者具有极高的德性,并具有能使万物井井有条,社会秩序和谐一统的政治才能,这即是统治者的作为和功绩,但是他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没有因为他的功劳而称王称帝,自谓孤寡,统治与役使百姓,反而功之而不居,为之而不恃,所以他虽然德性很高,但百姓却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对其歌功颂德,他使得万物井井有条,天下太平清静,百姓却对此一无所知,还以为社会与万物的秩序本就应该如此。相反的如果统治者,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清静同时,而称王称帝,聚敛财富,统治百姓,即功而居,为而恃,便是有为的了。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道德经》书法作品

所以无为不仅不是不为,而且它必须要有所为,有所功,有作为而不恃,有功劳而不居,这才是老子无为概念的真实含义,按照老子的固有定义即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无为的概念中,虽然包含了无欲、守柔、守小,守弱和退让的内容,但在老子的定义中,不是任何一个人只要做到了无欲、守柔、守小、守弱就可以称之为无为的,无所为,无所功而守小守弱便不能认作是无为的,所以君子若愚是无为,小人容颜愚钝,便不再是无为的了,良贾深藏若虚可以称为无为的,但是没有商业本领而生济贫寒也不再是无为了。所以有大作为于民,有大功劳于民,而能做到不居不恃,无欲、守柔,守小的才可以称之为无为的。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应该认识到,老子所讲无为绝不是“不为”,也绝不是对于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发生发展,不加以干预而顺其自然的意思。相反的无为绝对是“必有所为”,有所为而不恃,有所功而不居,才是无为的。所以老子讲统治者无为就不是指统治者,对百姓和社会事物不加任何干预和管理,而是必须要对百姓和社会事物加以管理并使之井井有条,在使得万物井井有条的同时,又要能做到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功遂而身退,不称王不称帝,德性高而不欲民对其讴歌,功莫大焉反不欲民有所知,有所识,反要使民认其为物理之自然。无为不是不为,所以,单凭老子主张无为这一概念而断定老子在主张消极哲学的论据便站不住脚了。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孔子问道图

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很显然,有为自然是,“为而恃,功而居”了。那么老子为什么会褒奖“无为”而贬抑“有为”呢?老子的根本论据就在于,他认为“有为”会导致破坏社会团结的必然结果,从而最终不能实现人类社会大同和政治永治这一终极目标的,老子用“有为而有以为”这一命题来概述“有为”的这一特性。相反的,“无为”才是人类社会进入大同而实现政治永治的根本原因和法则,老子用“无为而无不为”这一命题来概括“无为”的这一特性。老子是如何展开他的这一论证的呢?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孔子问道

现世的统治者们,他们虽是功于万民的,但他们“为而恃,功而居”,称王称帝,自谓“孤寡”,聚敛财富,攫取权力,觊觎他邦,奴役百姓,所以百姓不能团结,天下不得太平,社会不能得以长治久安。孔子认为社会纷乱,天下不得太平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礼乐文明的毁弃,所以他把复兴先周文明的法度作为自己政治学说的根本原则。而老子则认为,天下之所以不得太平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现世统治者们都“有为”的缘故,所以老子以“无为”为政治的根本法则。在老子的哲学中,他为我们人类提供了与传统进步观念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念。我们传统的进步观念是与文明、经济富足和人民的生活与享受水平提高相联系的,而老子却提出否定文明和物欲的结论,主张人们过上一种简单质朴,近乎原始社会结绳计事的生活,老子的这些主张被看作是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而向后的看的结果。我们则认为,一方面,任何思想家的思想造就都必将是根源于远古的东西,没有一种新思想不是在博古通今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向后看是思想家进行理论创作和理论革新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够从感性和感情的角度去解释思想家的思想,对于真正的思想家而言,既使是最不理性的结论,也都是要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而获得的。老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与传统进步观念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对他之所以持有此种观念进行了严密的逻辑分析和论证, 所以老子的这些主张是有其深刻的认识论根源的。为了要搞清楚老子的这些主张的逻辑论证的思路,我们必须在头脑里牢牢记住老子在开篇提到的那组关系,在西方的学术文献中这组关系即是肯定即否定这一命题,而在传统文献中这组关系被称为物极必反律,用现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即是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必然的促进或促成与之性质截然相反的另一事物的发生发展,所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是一条必然的自然定律,其真确性和价值都不容忽视。关于这一组关系的分析和论证我们在前面的内容里已经花费了很大的篇幅,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总之,我们要牢记这组关系也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键之一。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老子出关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老子是如何否定物欲的。老子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而所谓的“贵难得之货”,即是指以贵为贵,以贱为贱,对事物区别贵贱,比如以重金属和稀有之物为贵。统治者聚敛财富,发展经济,以殷国力的策略便建立在对事物进行区别贵戝的基础之上的。统治者带头去争抢和掠夺那些代表财富的贵重财货,这就必然导致人们趋贵避戝,争抢财货,从而激发人们的物欲,促使人们形成了财富的观念,促进了人们对于财富的占有欲。而所谓的财富即是指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以及代表这些物质资料价值的重金属和货币,在一个以发展经济和丰富物质实力为目标的社会组织中,那种趋贵避戝的价值取向必然会激发社会成员对于财富占有的私欲,从而形成了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竞争。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那些占有了较多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社会成员,便成为了富有的社会成员,相反的那些不能占有财富的或占有较少财富社会成员便成为了贫穷的社会成员,于是社会便因此而产生了贫富的两极分化与对立。依据老子提到的那组关系,即富生贫,贫生富,贫富相生,于是在一个以发展物质财富为目标的社会组织中,如果我们看到了一些成员是极端富有的,那么在这个社会组织中必然存在另一组极端贫乏的社会势力,在同一社会组织中,一组社会势力富有到何种程度,而与之相反的另一组社会势力便将贫乏到何种程度。反之,亦是如此。在一个以发展经济为重心的社会体系中,贫富的两极分化这一现象和矛盾是不可能由这个体系本身所能解决的,这样的社会愈发展,财富便愈集中,贫与富的差距便愈益扩大。由于有了贫富的分化与对立,便产生了社会体系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对立。富到应有尽有,贫到一无所有,贫乏者要继续生存下去,那他只有去偷盗和抢劫。所以社会便无法得到安宁和清静,人类社会政治力量的成本便愈益增加,人类社会便永远都不可能进入大同,也就实现不了政治永治的目标。所以,发展经济,即贵难得之货,便会形成富有,富有生贫贱,贫贱生富有,贫富相生,于是社会体系内部便产生了贫富的两极分化与对立,社会愈发展,财富愈集中,贫富之间的差距便愈益扩大,社会内部的矛盾便愈不可调合,社会便愈发的得不到真正的安宁和清静。这是老子推理的基本思路。于是“贵难得之货则民盗”。那种试图先使一小部分人富裕起来,然后再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想法在一个以发展经济为重心的社会体系中是可能实现的。因为这违背自然律,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的会产生贫富的两极分化而不可能导致自然资源的平均和平等分配。反之,“不贵难得之货”,即不对事物作贵贱的区分,则人们便不会对于事物产生占为私有的欲望,于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体系中,社会成员便不会发生私有财产的意识和欲望,因此也没有个人和私有财产这样一种事物,于是,在这个社会体系中便不会产生贫穷和富有的分化和对立了,因为没有私有财产,也就无所谓贫富了。于是该社会体系的成员便在经济上实现了绝对的平等。由于人们没有私有财产的意识,所以不会营私,于是偷盗与抢掠的事情便也不会发生了,所以“不贵难得之货则民不盗”。通过这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和推理,我们认识到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发展经济这样的政治目标,虽然会给人类带来某种意义上的一种进步,但它是以破坏社会团结为代价的,经济社会产生贫富的两极分化与对立,给社会带来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而这个矛盾又不能通过这个社会体系内部的特性获得解决,从而使该社会无法进入大同的状态,而这恰恰是人类政治初衷的反面。而相反的,不去追求物质文明,不倡导财富和私有财产的观念,表面上看是退步的,要求人们返朴归真,过上类似原始社会那种简单纯朴的生活,但它带给人类的益处则是无限的,它使得人类在经济上实现绝对平等的目标,而这恰恰是人类社会进入大同和实现政治永治目标的基本的前提条件。自然界不可能只有富有而没有贫穷,追求物质财富积累的社会目标,发生贫富两极分化将是必然的,并且是不可逆转的,因此社会要想团结,要实现大同社会的人类理想,不是通过物质的极大丰富来实现的,而是发生在消灭财富和私有财产的意识与观念,以及消灭私有财富这样一种社会事物的基础上的。总之是发生在消除物欲的前提之上的,所以这就必然的导致了否定物质文明的结论了。有了这些讨论,我想大家可能就不再将老子的教诲简单的看作是消极和落后的了,老子不是因为对现世社会的失望而确立他的言论,而是因为依据他特有的逻辑而认识到现世统治者的作为,是不可能将人类引导至全人类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理想的状态之中的,老子曾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指出,现世统治者的作为都是“有为”的,因而与人类大同社会的理想相左,人类不可能通过作他们的努力而获至团结和统一,人类通往理想大同社会的道路是现世统治者的所有作为的反面。但是,谁能放弃名利,权势和财富?谁能毫不利已而专门利人?所以老子讲“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矣。”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孔子及其弟子

我们再来看一下,老子否定文明的那些论证和推理。文明被看作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人类从野蛮状态中挣脱出来,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现代的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的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得益于文明的可谓沥沥可征,尤其是近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生和发展,极大的改善和丰富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但是,老子却说,“智慧出,有大伪”,文明在带给人类益处的同时,也会给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方面。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和工业使人们应有尽有,但是它带来的种种弊端也触目惊心,核武器,工业污染,水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和自然气候的破坏,以及未来的资源大战都是可能毁灭人类自身潜在因素,说人类正在为自己挖掘坟墓,这也一点都不过分。进步同时也是一种退步,看似高尚的目标却会带来极其恶劣的结果。文明对人类而言是一种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却蕴含了否定自身的必然因素,文明虽能使人类“进步”,但正是这同一文明也恰恰是自身走向灭亡的原因。人们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逐渐意识到文明带给人类的种种敝端,而老子却在二千年前,就依据他特有的逻辑对这一点做出了推理和论证。“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所以凡是性质相反的两种事事物之间存在相生相成的关系,一个事物的发生发展必然会促进和生成性质与之截然相反的另一事物的发生发展。智慧和伪误的性质相反,文明以智慧为本质,而智慧的发生发展,必然的促使和生成大伪的发生发展,所以,当人们选择文明作为自身进步的方式时,也即意味着选择了一种退步,文明的发生发展必然会发展否定自身那些因素,所以文明于人类利弊相持。另一方面,凡有必生无,即文明现象也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恒久的事物,文明并不是可以无限发展的,即文明也有它的终结。按照老子的逻辑来推论,人类在极发达的物质文明之后必然会经历一个物质上极端贫乏的历史时期。现代文明的应有尽有,恰恰是未来社会一无所有的原因。我们以现代科学和工业文明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现代的科技和工商业文明,它起源于十五世纪的欧洲,被誉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进步,但是这个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孕育而储备于地下的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物质,而这些能源物质既使再多也是有限的,它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也许人们会想旧能源消耗完了,还会有新的替代能源出现,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人类迄今为止所能利用的绝大部分能源物质,都是依靠植物和土地这一中介通过亿万年的孕育而转化而成的,也即是说地球上生物和人类社会活动所利用的能源物质,都是间接获得于太阳的,我们不可能指望一个大自然需要亿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而由我们人类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来完成。另一方面,假使会有新的替代能源出现,但新的能源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枯竭。总之,现代文明总有一天会灭亡,随之而来将是物质上极端贫乏的时代,因为文明对大自然的过度消耗不可能立即恢复。到那时人类会一无所有,他们的生活状况将比人类原始社会时的生活更为艰苦,现代文明所拥有的繁荣景象消失了,没有轮船帮助人们在水中游,没有了汽车帮人们在地上跑,没有飞机帮人们在天上飞,这个时代留给人们的只是自然界被过度消耗的残败的景象。这个时代将与人类物质文明时代形成强烈的反差。人类从知识初开的野蛮社会,经历了中古古典时代的灿烂,经历了近现代文明的物质文明的极大繁荣之后,还会回到人类的起点上来,人类还会重新过上类似原始社会的那种艰苦和恶劣的生活,甚至还要比人类原始社会的生活条件还要差。通过这样的经历之后,人类是否该认识到,人类的物欲其实还是那最原始的最朴素的需求,衣能覆体,食能裹腹,住能安定,日出而兴日落而息的劳作,还有就是适当的闲适。除此之外更为高级的物欲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不属于人类最本质的东西,文明所提供和丰富了的人类欲望虽然使人感觉安逸和舒适,但它最终还是会归于无的,而且它带给人类短暂的安适的代价却是未来人类的贫乏和艰苦。所以老子不推崇文明,反教育人们要返朴归真,“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人类原始社会时代的简单素朴安宁的生活方式,才是人类最本质需求,是人类社会得以长生长治的基础。原始社会人类智慧未开,私有观念未兴,社会没有贫富和阶级的分化与对立,所以人类得以团结和睦,社会才能得以和谐安定。人类社会从这个起点上发生,最终还是要回到这个起点上来的。这是老子之道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老子不崇尚文明的主要根据。老子指出文明不仅不是人类通向大同社会,实现政治永治目标的必经之路,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这个目标的障碍。文明带给人类的繁荣和充实只过是一个虚幻的假象,这是因为,文明带给人类全部益处的总和与带给人类的不利因素的总和是相当的,所以无所谓进步还是退步。另一方面文明带给人类所有充实和安适,最终还是要归于无的。所以人类经历文明就如同经历一个虚幻的梦境一般,所以它于人类不是必需的要素。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孔子问道图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老子主张政治无为的论证和推理。首先应该强调的一点是老子所讲的政治无为的社会并不是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在老子政治无为的社会中虽然也同无政府主义者所主张的那样没有政府等政治权力这类机构,但这个社会仍旧有一个政治权力的核心存在着,并发挥着治国安邦的实际效力,只不过这个核心为而不恃,功而不居。既虽然发挥着政治的实际效力,但并不生成特权阶层,不形成政府等权力机构而已。如同前文所述,一个真正英明的君主,他虽有盖世功劳,但老百姓却不知道;他使事物井井有条,而老百姓却认为本来应该是这样;他的德性很高,老百姓却并不讴歌他的名字;他在位与否都与天下的太平清静没有什么关系。(“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以不自己;化被万物而使民不恃;其有德而不称其名;位乎不测而游乎无有者也。”)所以,政治无为不是政治不为,而是政治为而不恃,功而不居。一个有德有才之士,带领万民开疆扩土,安邦定国,而使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所以他功于万民,但是如果他因功而居,称王称帝,封王拜侯,分配权力,设置政府这样的权力机构,便使得社会成员之间产生权力上的不平均分配,从而产生了阶级分化与对立,有了高贵与贫贱,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从而使社会永远都得不到真正的清静,反而达到了政治永治截然相反的目标上。这便是政治有为了。而无为的君王则是虽功于万民,但却不因功而恃,不设立皇帝这一最高的权位,不分配权力,设置官员成立政府等权力机构,不享受特权,不攫取财富,使得万民不因为政治权力上的不平均分配而产生分化和对立,从而使该社会组织成员在政治权力上实现了绝对平等和平均分配的目标,于是便建立了使得社会进入大同的基本条件。政治有为,即权力实体化,便产生了特权阶层这样一种社会势力,随之而来便是高贵富有,而依据老子提到的那个定理,高贵生卑下,富有生贫贱,所以这个社会便由于权力的不平均分配而产生分化,使得社会组织分化成为两组性质截然相反的社会势力,两组社会势力之间的矛盾会随着该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加深,社会愈发达,权力愈集中,两组社会势力之间的竞争和斗争便由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而土崩瓦解,社会集团便自然解体了,因此有为的政治永远不可能实现政治永治的目标。反之,无为的政治由于不形成权力机构,没有特权阶层,这样在社会中便不会产生由于权力的不平均分配而产生的对立和斗争,从而避免了社会内部的自我矛盾,也同时避免了社会体制的自我分解。这便是老子主张政治要无为的主要论证和推理的过程。另一方面,从教化万民的角度来讲,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统治者设若称王称帝,攫取权力,聚敛财富,过着劳而不获,奢靡淫乱的生活,而老百姓终日劳作不辍反不得温饱,这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于权力和财富的追逐和竞争,有权力就必然会有对权力的滥用,有高薪高俸就必然会导致贪污腐化和道德败坏,这一切无不加深权力阶层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恶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导致社会体系内部难以调合的矛盾,埋下社会体系自我解体的祸根,使得社会集团难以久治。所以,明王之治不令见可欲,他的意思是说,统治者要以身作则地不去谋求和争夺权力和财富,使民无知于这些事物,不称王称帝,便不会有皇族之间对于皇位的泯灭人性的争夺,也不会有他族对于自己的垂涎与掳掠。不分配权力,不设置享有权力的政府官员,便不会发生权力阶层与普通百姓之间角色分化与对立。没有权力,也即没有了对于权力的滥用,不聚敛财富,不贵难得之货,则老百姓便不会产生私有财产的观念,也不会追逐财富而道德败坏,官员也不会腐败骄纵。权力和财富这两种事物人人皆对此欲望,但是这两种事物却最不利于社会团结,不利于天下清静的政治目标。所以懂得无为之道的明王,既不攫取权力,也不聚敛财富,使民无知无欲,无欲所以所以能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从而使天下得清静。在一个权力欲和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情薄如纸,而在没有权力和财富这两种事物的社会中,人与人则能和睦相处,亲如家人。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老子出关图

所以,按照老子的逻辑,不是通过物质的极大丰富,不是通过贤明政治,甚至不是通过文明来实现人类大同社会的终极目标。这个结论与我们的经验和传统的信仰截然相反的。历史和经验证明统治者治理国家,其基础就是振兴经济,先谋求国家富强的目标;虽然从古到今现已存在过或存在着的政治制度,都有不足之处,但人们还是寄希望于人类政治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人们坚信总能找到某个完美的政治制度来解决社会中所有的矛盾,从而引导全人类过上幸福和安定的生活;人类正在努力发展着物质文明,并坚信科技会为人类带来一切,使人类无所不有,无所不能。但是老子的学说给人类这些美好的愿望当头一棒,老子指出凡事物的发生发展必然会促进性质与其截然相反的事物的发生发展,即所有的事物都必然的自我否定,自我毁灭。这是自然界事物发生发展的一个基本定律。所以在一个以经济和物质谋求为重心的社会体系中,必然会导致贫富的两极分化和对立,从而导致社会体系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经济社会愈发展财富愈集中,贫富的差距便愈益扩大,社会内部的矛盾便愈深刻,直到两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为止,社会体系便由于自身的内部矛盾而解体,从而经济社会便走到了自己的反面,自己否定了自身。同样的道理,社会中只要有政府、权位这种将权力实体化的机构或机制,就必然会导致由于权力的不平均分配而导致社会体系内部在政治权力上分化的结果,无论将这种制度如何完善,最终还是会导致社会体系内部的对立与对抗,如果再加上财富这种东西,便会加速社会退变的速度,最终导致社会体系的分解与消亡。文明带给人类的益处良多,但带给人类的负面效应也不少,“智慧出,有大伪”,“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智慧并不全部都被用在于人类有益的事物上,科学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利,但它也可以被用于制造杀伤性武器,比如原子弹,氢弹等。人类通过科学所获得的一切,都可以在一瞬间被科学自身所毁灭。科学潜伏了否定自身,毁灭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科技文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导致的自然和社会的种种问题。这些也无不是对文明自身的否定的因素。按照老子的逻辑这些否定因素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而且最终还会是导致文明自身灭亡的原因。这是科技文明的必然宿命。老子哲学为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如果不消灭私欲,不消除财富、权力和文明这些事物,人类便永远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绝对平等,而大同社会就建立在这一绝对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不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不是物质的分配法则使人类获得经济上的绝对平等,而是设法使人民无知于财富,消灭百姓的私欲,使其不产生私有财产的观念,使社会没有个人财富这样一种事物,没有个人财产,便无所谓贫穷和富有,以此来实现人与人经济上绝对平等的目标。无私所以有公,所以“货恶其弃于地,而不必藏于已”;不是通过贤明政治,不是通过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来实现人与人权力上的绝对平等的目标,而是取消社会中一切使权力实体化的形式和制度,不设权位,不设置官员,不成立政府这些有形的权力组织,使人民无知于权力这一事物,使社会中不存在精英层和管理层,以此来实现人与人之间权力和政治地位上的绝对平等的目标。因为社会只要有权力这一组织,社会便必然的分化为当权者和无权者两个社会势力,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必然是导致政治社会自身灭亡的原因;也不是通过文明来实现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因为文明只能带给人类短暂浮华而不能带给人类永恒的福祉。老子否定私欲,否定财富、权力和文明,是因为他认为这些事物不利于社会团结,而且老子指出这些事物无论如果发展,如何完善,都不可能避免这一结果。贫与富,贵与贱,智与伪相生相成,必然如此,自然之本性使然也。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孔子

老子哲学中另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在自然哲学领域里他创立了他特有的“道”的概念,并因之而将他的无为法则提高到了形而上学的高度上。从老子开始,“道”再也不是真理的同义词,再也不是规则、规律和原理的意义了,而是被用来指陈某个在宇宙中实际存在着的实有。被老子勉强用“道”字来命名的这个实有,不是宇宙中万事万物本身,宇宙万事万物里没有它的形式,但它却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无为的支持者,是宇宙万事万物之所以为是原因和根据。只是它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并没有因为自己对于宇宙万事万物的支持而将自身显示于万事万物之前,我们就用政治无为为例来类比的说明“道”与自然万事万物之间的这种关系。我们说,一个统治者治理国家,帮助人民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但如果他功而居,为而恃,即他感觉自己对人民有巨大的贡献,所以他要人民尊重他,仰慕他,他感觉自己对超乎常人的秉赋,所以就应该享受高于他人的待遇,于是,他称王称帝,自谓孤寡,攫取权力,聚敛财富,结果导致了社会体系内部的贫富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的内部矛盾,最终破坏了社会团结的基础,使得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成为暂时的,或者是不免于被破坏的。所以老子慨叹,“物壮则老,非道也”。这是政治有为的必然结果。反之,政治无为,即是指一个真正英名的君王,他虽有盖世的功劳但老百姓却不知道他,他使得万物井井有条而老百姓却不对它歌功颂德,反而认为宇宙万物的秩序本来就该当是这个样子的。他德性很高而老百姓却不歌颂他的名字。他是否在位天下都照旧的太平清静。天下能得永生永治的的目标是因为统治者为而不恃,功而不居。即使得天清静而不称王称帝,聚敛财富。道的无为性也即在于此,道是宇宙万事万物支持者,是宇宙万事万物之所以为是原因和根据,但是道却并不因为对于万事万物的莫大功劳而争居万物之前之上,如有为的统治者称王称帝,反而隐没于万物之下之后。所以天地万物是无知于这个原因这个主宰的,因为道是为而不恃,功而不居的,如同百姓之无知于他们那无为的君主一般。在这个意义上,道是宇宙万事万物的“主宰”和“统治者”。如同一个无为的君主之于天下太平清静。所以“道”是天地万物之长之大。所以在自然哲学的范畴内,“道”是宇宙万物之母,为宇宙万物之大。所以“道”的特性便成为了宇宙的最高的原理。老子讲域中有四大,依次是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在预设了道的存在,并赋予了它无为性之后,便使得自然与社会统一在一个最高的原理之下了,即统一于无为这一特性上了。于是“道”无为宇宙万物和谐统一,所以王无为则天下才能太平清静,这个推论便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了。因为如此以来,无为性便成为了宇宙的最高原理,最高法则了,从而也就成为颠扑不灭的真理了。倘若老子不预设形而上学的道的概念,无为性便成为不了自然界的最高法则,也不会具备强大的说服力了。天道本是无为的,所以王要无为天下才能太平清静将是必然的结论了,现世统治者的有为是有背天道的,所以至真之道远矣反矣。这也是老子之所以预设“道”的概念的逻辑根源。“道”指陈的是自然的最高原理和法则,而“德”则指陈的是社会的最高原理和法则,所以“道德经”单从字面上看就应当是讲自然与社会的最高原理和法则。我们是先从分析无为概念的含义和性质出发来揭示道的概念的逻辑根源,而老子讲道则从完全相反的次序上出发的,即从道及道的特性出发进而推论无为法则,即王道之所以然。这即是理论的逻辑使然。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西汉竹书老子

讲到这里,关于《道德经》哲学的原理部分,我们就讲完了。可能这个结论会令大家感到不太满意,似乎《道德经》本应当包含更多更深奥的道理吧,而我们却宁可相信,理论本就应该是简单的,任意一个理论形态,都应当包含一个提纲挈领般指导原则或要领,正如《内经》上所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莫知其纪。”现在国学正在大热于中国的学术界,但是该如何发展我们的国学?我们的国学应当何去何从?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现代世界学术是朝着理性的理解自然和社会的方向发展的,我们中国的学术研究也必须与这个方向协调一致才行。为了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在我们国学故纸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学体系,建立真正的哲学和理论自然科学。这就需要我们对我们的国学故纸堆所包含的内容和思想做一番审查和判定。因为不是所有的故纸堆的内容和思想能够用于新的国学体系的建设的。只有那些有意义,有生命力的思想和内容才是能够用于建构新国学的材料,而那些相对过了时的,或是因受时代性约束的思想和内容,是不能够用作新学术的基础的,那些思想和内容只能放进“博物馆”里供后人瞻仰和鉴赏的。我们的国学基本上包括了儒、道、易、医几大学术分支,在我们看来,儒家的那些伦理纲常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搬来用于约束现代人或未来社会成员的言行和思想。而且不管儒家的那些道德说教多么有个性,也无法再为国学及世界学术贡献新的精神内涵,总之,儒学作为学问,已经失去它的生命力,先周及其周代的礼乐文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儒学和儒教统治一切的时代也一去不再复返了。道与易,可能是最有可能被用作建设新的哲学体系的素材了,但是它们的主旨不明,虽然经过了两千多年无数学者的钻凿探究,仍不能将其本意探明。但是如果要想建筑中国文化的新的学术体系,无论多么困难,申明《易经》和《道德经》的本意,澄清这些著作的思想内涵,从而对其内容和思想的性质做一个确定判定,是真理而需要发扬?还是只能被放进博物馆里呢?这将是无法避免的课题。忽略这些内容和工作,所谓的国学研究将是有缺憾的。在我们看来,国学中只有医这一分支最具有生命力,因为它预设了一个关于自然和人体生理的系统论的学说,而且这个学说对于现代科学和哲学而言,将是一个认识上的飞跃。因为它在逻辑上不附属于现代自然科学,它将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化的最大贡献。但是中医学要想发扬光大,我们必须要建立新的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传统的五行生克学说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使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合乎理性,使它成为真正的意义上的理论自然科学和生理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古老的国学涣发生命力,也能为人类的知识进步做贡献,从而在实质意义上完成复兴中国文化的伟大任务。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郭店楚竹简老子

通过前文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应当认识到,老子《道德经》所持的原理是经过了严密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而获得的,它既不是单纯的信仰,也不是感情偏执的产物,所以老子的《道德经》包含了真理的成分。事实上,既使在今天看来,老子哲学所持的基本观点仍旧具有反传统和反现实的特性,所以在当代以及未来的若干时代里,老子的哲学原理不会被信奉和采纳。但是,倘若历史的轨迹真如老子所预言的那样发展,在人类经历了物质上极大在丰富的时代之后,还要经历一个物质上极端贫乏时代。如果真是那样,当那个物质极端贫乏的时代到时来之后,老子的《道德经》将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救世之书。它使人类的绝望的心灵得以慰藉,并从中汲取能量,看到重生的方向。可能,到了那个时代,复兴的精神慰藉还会有各式各样的宗教学说,我们认为使人们信仰纯粹哲学总比信仰宗教要好得多。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郭店楚竹简老子

另外,老子《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最后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将终结《道德经》不可能被理解这样一个学术神话。

《道德经之哲学原理》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