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正确认识和家庭调护

 湖心书馆 2018-01-05



一些病人认为注射胰岛素会成瘾,因而拒绝使用胰岛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注射胰岛素不会成瘾,因为注射胰岛素是为了补充体内的不足,对于Ⅰ型糖尿病,必须依靠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才能维持生命,这并不是由于对胰岛素成瘾造成的,而是因为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减少所致。至于ⅠⅠ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如应激状态、急性并发症、妊娠等也需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胰岛素能不能撤下来,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胰岛功能,如果未合并严重的慢性并发症,胰岛有一定的功能,待病情稳定后就可以逐渐减少胰岛素用量,最后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胰岛素制剂分为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等,其副作用主要有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皮下脂肪萎缩等。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及合理使用,并定期到医院复诊,经常在家中自我监测血糖并做好记录,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好治疗方案,使自己的血糖保持稳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胰岛素宜冷藏在4℃~10℃环境中,防止冰冻,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变质。抽吸胰岛素前应检查有效期和质量,若普通胰岛素变色或有悬浮颗粒,中、长效胰岛素摇匀后形成均匀的白色或灰色悬浮物,并有簇状、渣状、丝状物或变白,均说明胰岛素已变质,即使在有效期内也不能使用。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抽吸胰岛素及注射前应严格消毒胰岛素瓶塞和皮肤,避免各种感染。注射部位可选择前臂外侧、臀部、大腿内侧、腹部皮肤松软处,注射的部位要有计划地更换,避免同一部位在短期内反复多次注射,并注意注射部位皮肤有无红、肿、硬结及皮下脂肪萎缩等,如有上述情况发生应更换注射部位,并给予相应处理。

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应积极防治。低血糖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心慌、手抖、出冷汗、头晕、乏力等症,严重者可导致精神失常,神志改变等,甚至死亡。首先要做到饮食定时定量,不能随意增减食物,改变进餐时间。运动也要定时定量,当劳动或运动过量时,要及时减少降糖药用量,及时加餐。低血糖发作时应立即进食饼干、糖块等能迅速吸收使血糖升高的食物,而不应选择花生、瓜子或肉类等来缓解低血糖,因其吸收缓慢,不能迅速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最好随身携带易吸收的食品和病情卡片,以便在发生低血糖时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