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公辅政:精忠报国?窃国大盗?(下)

 思明居士 2018-01-08

周公辅政:精忠报国?窃国大盗?(下)

续。上文详见精彩原创分析历史文章:《周公辅政:精忠报国?窃国大盗?(上)》

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成王长,能听政。於是周公乃还政於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後,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歔歔如畏然。

——《史记·鲁周公世家》

疑点五:周公还政于成王,是主动?还是被迫?

周公辅政:精忠报国?窃国大盗?(下)

还政于成王

1、祭祀祖先是国家的大事,是成王亲理国政,正式登基的预演。虽然《史记》中没有记载祭祀的内容,但现在看来,很有可能是告知祖先成王要亲理国政了。成王年龄那么小,为什么急于登基?是谁在背后支持他呢?

2、二月乙未祭祀祖先,三月调任周公去营造成周的京城。正常来说,成王要亲理国政,更需要人辅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让周公去营造成周的京城呢?是把周公调离权力中心,方便后续的安排吗?

3、周公还政之后,站在臣子之位上,谨慎恭敬如履薄冰。谨慎恭敬对待就好,为什么这么怕呢?是担心被打击报复吗?

从祭祀祖先到营造成周的京城,再到周公还政,几件事做的非常紧凑,可以说是严丝合缝,周公完全没有还击之力,到底是谁在幕后策划呢?周公旦东征的这两三年当中,朝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於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於府。成王病有瘳。

——《史记·鲁周公世家》

疑点六:周公摄政初期,成王生病了,周公向神祝告,愿意代替成王去死?

1、在商代末期,世俗政权与神治政权斗争激烈,最终世俗政权取得了胜利。当时商朝的统治者已经很明白,鬼神的那套东西就是糊弄百姓的。周公这么做,可能是真相信,但也有可能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这是救命的策子,很有点类似后来的先皇遗诏,**大臣可以便宜行事。平时是不能拿出来的,只有关键时刻,才用来救命的。

2、鉴于之前的疑点,周公的这一行为有可能是故伎重演,给自己和子孙留的退路。

周公辅政:精忠报国?窃国大盗?(下)

周公向神祝告

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以诫成王。

——《史记·鲁周公世家》

疑点七:成王临朝后,有人说周公坏话,周公为什么要逃亡呢?

1、周公是正面的人物,有人说他坏话,那一定是奸臣了。如果成王不相信坏人的话,他没必要逃;如果成王相信了坏人的话,为了国家社稷,为了三代先王的忧劳,要留下来斗争,清除坏人,不能让君主被蒙蔽。对比周公在争取摄政地位的时候,对太公望和召公奭说的话:“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於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现在怎么不想这些问题了,而是优先保命呢?

2、当时周公已经很高龄了,这么大年龄,逃亡的地方又是楚国,南方天气潮热,万一死在外面呢,岂不是让成王担上谋害忠良,杀死摄政大臣、自己的亲叔叔的罪名?

3、关键时刻,成王打开库府,发现周公当年的祈祷册书,愿意代自己去死,被感动到,请回周公。早不打开,晚不打开,恰恰是在周公的危机的时候打开,是有人引导成王吗?

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於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

——《史记·鲁周公世家》

疑点八:成王虽然把周公请回来了,但并没有重用他。为什么呢?

1、作《周官》,制定百官职责,类似岗位说明说;

2、作《立政》,官员的选用和管理,有点类似招聘要求和绩效考核。

说白了都是人资部门干的事,虽然重要,但不需要三公来做,只要安排六卿中负责管理官员的大臣来做就好。周公都没有太多的实权,基本被架空了。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於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

疑点九:周公埋葬的地点

周公辅政:精忠报国?窃国大盗?(下)

宝鸡岐山周公庙周公陵

1、古人讲究视死如生,埋葬的地方很讲究,皇家的规矩特别多,在此不做讨论。

2、周公要求葬在成周,死后还要照顾成王,以此来表明他的忠心,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他曾经想要篡位,只是失败了,那么何尝不是倚老卖老,在生命的最后,用死来表忠心,想以此来保家人平安呢?

3、成王的应对:成王亦让,葬周公於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1)“让”是什么意思呢?是责备、责怪的意思呢?还是辞让、谦让的意思呢?

(2)一般来说,人之将死,最后一个愿望一般都会答应的,但不管成王是责备还是谦让,反正最后没能够让周公如愿。周公葬在了毕邑(现位于陕西长安、咸阳两地之北,即渭水的北岸地区),伴随文王,算是入了祖坟。

(3)不敢以周公为臣,这句话也是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觉得周公功劳太大,又是长辈,尊重他,不敢拿他当臣子看待;但换个角度来看,我资历这么浅,你功劳那么大,我怎么敢做你的王呢?又怎么敢让你做我的大臣呢?

综上所述,大概可以有两种说法,而且两种说法都可以讲的通。

第一种说法:周公尽忠职守,即使在死之后,也想继续武王的托付,照顾成王,但周公劳苦功高,又是长辈,成王谦让,不敢以大臣来对待周公,所以违背周公意愿,把他埋葬在毕邑,伴随成王。

第二种说法:周公曾经阴谋篡位,成王很讨厌他,周公临死之前还在算计,成王对他的厌恶达到了顶峰,责备他的这一要求,活着都不想见你,死了就再别有交集了吧,埋在你爹跟前,让你爹在阴间继续管教你吧,我这么个小孩子,怎么敢做你的王呢?

周公卒後,秋未穫,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後其无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於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襃周公之德也。

——《史记·鲁周公世家》

疑点十:自然灾害发生,为什么会看到周公向上天祷告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去代替武王的文书呢?

周公辅政:精忠报国?窃国大盗?(下)

周代保管档案的石室金匮

1、抛开神秘主义色彩,这只是一场自然灾害。

2、面对自然灾害,为了安抚民心,或者真的相信鬼神,成王率百官做祷告。这个时候,周公向上天祷告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去代替武王的文书又恰巧出现了。

留意一点,成王和众大夫穿好朝服打开金縢之书,这本书是什么书,现在已经无从知晓了,但从打开的仪式来看,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非特殊情况不能打开,打开的时候仪式还特别隆重。那么问题来了,周公如何把他祷告的文书,在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放进去的呢?

太巧了,让人不由得怀疑,这是周公提前安排。周公知道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成王和大臣会打开这本书,所以提前把自己祷告的文书放进去,或者安排史官在自己死后放进去。

3、结果:成王再次被感动,厚赐周公的子嗣。

说明:《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很明显抬高和神化周公的地方,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

(1)可能是鲁国人在修史的时候美化自己的祖先。

(2)孔子又是鲁国人,曾经作《春秋》,而孔子提倡的“礼”,让他在修史的时候也会美化自己国家的祖先。

(3)司马迁既是史家,又是儒生,肯定不会反驳孔圣人的观点。

(4)周朝的史料很多遗失,但鲁国的史料因为儒家而保存下来很多,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可能会采用很多历史上的资料。

总结:

版本一:周公辅政,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不必赘述。

版本二: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阴谋篡位,但遇到强大的阻力,内有太公望和召公奭,外有管叔、蔡叔等兄弟,还有殷商残留势力武庚作乱。周公以儿子伯禽离开都城为交换条件,取得摄政的资格。因为不放心把军权交给别人,亲自以“奉天子之命”的名义东伐,平定叛乱,重新分封诸侯,加强周朝东部地区管理。但在他在外征伐的两三年当中,国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成王馈禾给他,是一种安抚手段,避免周公拥兵谋反,但周公的言辞有些过,让原本就对他有怀疑的成王加快了夺回政权的脚步,在周公旦回国之后,成王在相关势力的支持下,祭拜祖先,借口营造成周京城,把周公调离权力中心,期间做好登基安排,周公被迫交出政权。成王登基后,开始清算,周公出逃,之前做好的一份救命文书适时出现,成王请周公回国,但并不重用他,架空了他的权力。周公死之前,想表忠心,以保障家人的安全,但成王这时对他的厌恶达到了极致,没有满足他的愿望。时隔不久,发生自然灾害,周公曾经安排的第二份救命文书适时出现,成王再次被感动,周公的遗愿得以实现。

评价:

1、认可周公对历史的贡献,但周公辅政这件事存在太多的疑点,仅提供一个新的历史视角,怎么看待周公辅政,留给读者自行思考。

2、谋事前先考虑好退路,下场赌博之前先设置好底线,玩的太大,结果很多时候是承受不起的。

友友们怎么看周公辅政是报国还是窃国的呢?欢迎投票表达你的观点,并在留言区和我互动,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周公旦是精忠报国还是窃国大盗? (单选)
肯定是精忠报国啦!
就是个窃国大盗!


本号特点:英雄权谋+厚黑历史+现代商业

欢迎友友们关注、互动及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源动力!

原创声明:©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仅代表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作者撤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