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秦论》教案

 老刘tdrhg 2018-01-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并梳理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能力目标:加强诵读,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诵读语感;培养学生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和独立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学习本文铺陈渲染、气势酣畅的语言特点,注意在诵读中积累语感。

2.讨论秦王朝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作者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

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 课堂讨论法 练习法

2.学法:朗读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通过预习指导,使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及各段大意,疏通文句,分析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讲授课文,领悟写作意图,了解作者政治主张的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第三课时:学习本文从对比中引出结论的论证方法,体会本文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逻辑严密,文辞优美的特点,并进行拓展训练。

教学准备

朗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注释、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进行翻译,课上组织竞赛;

搜集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简况,识记文学常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战争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掌权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惫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时代背景、作者简况可以请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准备好,上课时相互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二、整体感知

(一)播放课文朗诵,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腴(yú) 轸(zhěn) 镞(zú) 万乘之势(shèng)
恬(tián) 比权量力(liàng) 藩(fān) 孝公既没(mò)
笞(chī) 召滑(shào) 俯首系颈(xì)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   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牖(yǒu) 瓮(wèng) 朝同列(cháo)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一夫作难(nàn)    

(二)读全文后回答,这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三)默读,分组讨论: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攻之势”体现在第①段到第③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③段、第④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四)请各小组讨论文章结构,用列表的形式划分并展示。

明确:

《过秦论》教案

三、翻译课文

(一)翻译竞赛:请各小组代表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地方,请本小组成员及时纠正补充,看哪一组翻译得更准确、通畅、优美生动。

(二)指导要点:

好的译文标准是“信”、“达”、“雅”,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高考中要求“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并有一定的翻译题,因此,我们在平时就要做到译文的“信、达、雅”。一般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言文中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是什么,译文中有没有译错的词语或遗漏的词语。

2.译文是否合乎情理,是否和上下文矛盾,人们是否能看明白,是否合乎今人的语法习惯。

3.是否保持了原文的基本风格,各种修辞格的处理是否得当。

四、小结

学习古文要注重积累。从实词、虚词的用法到各种句式,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才能提高翻译水平,增强理解能力。

五、作业

整理归纳全文文言语法现象,包括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第二课时

研习新课

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采用竞赛法回答问题,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又快又准确。

(一)“过秦”,即言秦之过。作者以秦的兴亡史实为基本依据,采用对比方法,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地指出导致秦亡的过失,这充分体现在第⑤ 段议论中。请学生朗读第⑤段,思考以下问题:

1.将段中涉及到的秦国、秦朝、九国(山东之国)、陈涉四种力量用数学符号“〈”连结排列起来。

2.“秦人开关延敌……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这是秦国的实力与九国之师相比,从本段中找出其余三项对比的句子。

3.说明作者是如何在对比分析中归纳出结论的。

点拨:作者议论秦的过失,首先肯定地理条件没有变,接着采用多项对比的论证方法, 层层推进。最详细的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从各个角度对比,极言陈涉弱小;其次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相比,强调秦朝的强大。九国与秦的对比包含在上面第二个对比中,不够明显,但从课文第2 段“秦人开关延敌”等句中已经明确。不能忘记陈涉与秦朝的对比。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既告诉我们秦亡的原因,也点明了课题“秦之过”。当然,“秦之过”主要是“仁义不施”而非“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段议论是全文的重点,需要反复朗读与全面理解。抓住对比即抓住了重点纲目。

(二)“攻守之势异也”,是对文章①-④段秦兴亡史实的概括议论, 先从第⑤段中分别找出一句话概括“攻”与“守”的史实,然后读①-④段, 说说哪些段写“攻势”,哪些段写“守势”。从各段中找一句表明“兴”或“亡”史实的句子。

点拨:“攻”是以雍州之地为本,依靠权谋武力,扩张土地,夺取天下,吞并六国;“守”是以整个天下为本,采取种种措施巩固政权, 保住秦王朝的帝位。秦从诸侯变成了天子, 守的力量比攻的力量更强大,结果却走向反面,更令人深思。第③段第一层的七字排偶句, 写的正是秦始皇攻取天下、统一六国的巅峰。“兴”指秦国强大起来,不能用表达措施的句子来表明,而要选择能够表现一个阶段强大的句子。

3.秦的过失主要是“仁义不施”,请从课文中找出秦“仁义不施”的语句并加以解释, 说说秦的过失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

(1)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2)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3)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4)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5)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

(6)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秦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依靠武力,致使六国惨败,“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已经蕴藏着导致失败的尖锐矛盾。秦统一天下,攻守之势转化以后,不但不施仁义,反而变本加厉,用严酷的刑罚奴役百姓,迅速导致大规模起义,致使帝王之业土崩瓦解。这一史实充分显示出民心向背对治国的重要性。贾谊采用铺张渲染的手法言秦之过,是借秦作鉴,猛敲警钟,劝谏西汉统治者施仁政。

点拨:“仁义不施”,换种说法是“施行暴政”,这在秦攻取天下中也必然有所表现, 在固守天下中表现得尤为厉害。主要体现在治国措施中。

小结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布置作业

(一)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叙多于议、理寓事中的特点。

(二)细读文章,找出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地方,如语言、写作特点、表达特色等,在班内交流。

 

第三课时

一、复习讨论

课上交流本文写的最好的地方。(只要学生表达流畅,有理有据,教师就要及时鼓励。如课下准备不足,也可以课上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指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主要就文章的语言华美、结构精妙、思想进步等方面进行评价)

明确:

本文是史论,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一)叙事铺陈

以叙事来说理,可以说是本篇最大的特点。课文前四段,按时间顺序,详略有致地概述了秦从攻到守,由兴而亡的全过程,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概括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之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事实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把大量事实摆出来,结果道理可以不讲而自明,或少讲而大明。

(二)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①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第②、第④、第⑤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

(三)全篇对比论述

本篇精彩处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小结:“贾生才调更无伦”,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如《论积贮疏》、《治安策》等;而《过秦论》更以铺张扬厉,排比渲染、词采绚丽见长。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故鲁迅评为:“惟谊尤有文采,而沈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文学史纲要》)

二、讨论:作者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延伸)

明确:施仁义,行仁政

贾谊施行仁义的主张,是从维持封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但因为它与反对暴政相联系,所以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加上作者充分肯定商鞅变法,主张儒法并用,所以它的仁义主张就更带有进步性。

本文还描述了陈涉起义这一历史事实,并肯定陈涉起义的必然性、正义性以及它在推翻秦朝统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作者不仅看到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心,而且还看到秦国由日益强盛到统一天下,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和当时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相一致。可见,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国家治乱的关键。但他在描述陈涉的平凡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轻视,这是他的阶级局限性。作者还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罪行,但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他还看不到封建阶级的本性,却要求封建统治阶级真正施行仁义,消除阶级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

小结: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划“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尤其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三、拓展延伸

焚书坑 (唐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东山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请同学们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点。(自主探究,合作讨论)

点拨: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明确:第一句写伴随着书本(“竹帛”)化成青烟消散,“万世帝业”的根基却也淘空掉了。这是说嬴政企图用焚书的蛮横手段来愚化民众也许是成功了,然而他的权力根基(现代称“政权的合法性”)却也同时被毁坏了。第二句写不可一世的嬴政指望依仗武力维持“万世基业”,那只是一厢情愿罢了。第三四句说这坑(“焚书坑”)里的书灰还没冷呢,山东就已经有反秦的“叛乱”了,而终于覆灭强秦的项羽、刘邦等人也都不属于“讥议朝政、蛊惑民心”的读书人之列啊!后面这两句冷峻十分,可以看成是对暴虐封建统治者的无情讽刺 。

这首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定的地位。这样写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如果说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现,那么,它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手法。

四、巩固练习

(一)第4自然段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促、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秦始皇            

明确: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惫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
 信臣
 精卒
劲弩   据亿丈之城金城千里

解析: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余威震于殊俗”,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的力量不强大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仁义不施”,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好了铺垫。

(二)指出没有通假字的一组(      )

A.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B.倔起阡陌之中

C.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D.追亡逐北

答案:D

(三)指出与例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1.例: 利乘便(      )

A.蒙故业,遗册策

B.河为池

C.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D.相如持璧却立

答案:C

2.例:及孝文王、庄襄王(      )

A.秦人开关

B.余人各至其家

C.烧尽北船,及岸上营落

D.颈而鸣,舒翼而舞

答案:C

五、布置作业

(一)完成课后练习题

(二)拓展练习

以“从历史看天下兴亡”为主题写一篇自己的心得体会。(可建议学生课外阅读《史记》、《阿房宫赋》、《季氏将伐颛臾》、《谏太宗十思疏》等文章,从中寻找观点并融入自己的分析)

 

附:

(一)通假字

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

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通“纵”)

3.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4.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5.威振四海(“振”通“震”)

6.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过秦(过:指责过失)

(2)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作帝王)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瓦缸做;绳:用绳子系)

2.名词作状语

(1)席卷天下 (席:像卷席子那样)

(2)包举宇内(包:像打包袱那样)

(3)囊括四海 (囊:袋子;像装袋子那样)

(4)天下云集响应(云:像云彩那样;响:回声,像回声那样)

(5)赢粮而景从 (景:像影子那样)

(6)南取汉中(南:向南)

3.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败兵;北:溃败,溃败的军队)

4.动词的使动用法

(1)外连衡而斗诸侯 (斗:使……争斗)

(2)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见)

(3)亡诸侯(亡:使……亡)

(4)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5.动词作状语

争割地而贿秦(争:争着)

6.形容词作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险固的地方)

7.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

8.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以愚黔首(愚:使……愚蠢)

(三)一词多义

1.因(1)因遗策(沿袭)(2)因利乘便(趁着)(3)因河为池(就着)

2.制(1)制其兵(统帅)(2)制其弊(制服)(3)增其旧制(制度,规模)

3.致(1)致万乘之势(导致)(2)以致天下之士(招致,招纳,招引)

4.亡(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2)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3)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4)河曲智叟亡以应(无,没有)

5.遗(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2)路不拾遗(遗失的东西)(3)蒙故业,因遗策(遗留)(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wèi,送给)

6.度(1)内立法度(规章制度)(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duó,计算)(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越过)(4)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duó,揣度)

7.利(1)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好处)(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有利的形势)(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

(四)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黄河以西一带/今:河的西面)

2.粮而景从 (古:担负/今:输赢的“赢”)

3.山东豪俊并起 (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4.流血漂 (古:盾牌/今:使船前进的工具)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省略句:

(1)(孝公)内立法度

(2)(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3)于是(始皇)废先王之道

(4)以(之)愚黔首

3.被动句: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