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糖友过来咨询糖尿病饮食,当问到平时怎样吃水果时,他回答:“基本不吃水果。”问到原因,说是因为水果太甜了,不敢吃。 水果觉得好冤枉,仅仅因为好吃香甜,便被很多糖友们列入了禁区。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都有这样的误解,既然水果甜,肯定对血糖影响大,那干脆不吃算了。水果不吃不会饿着,你可能还不知道的真相是,米饭对血糖的影响远远高于水果,为了避免血糖波动,是不是也不该吃米饭了呢? 其实不管是米饭还是水果,都不是糖尿病患者的禁忌,多多学习血糖知识,合理使用药物,掌握正确的吃法才是稳定血糖的不二法则。关于米饭的正确吃法,大家感兴趣可以查看我之前写过的文章糖尿病朋友吃主食,稳定血糖的4个诀窍。今天我们重点说说糖尿病患者水果能不能吃?应不应该吃?怎么去吃? 首先,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水果? 我们之前在《血糖高,如何选择食物?》文章中说过,糖尿病患者选择食物的标准是看GI(食物血糖指数)值的高低,GI值越低,对血糖影响越小,越适合血糖高的朋友,反之GI值越大,则对血糖影响也越大。我们常见的食物按GI值高低可以分成三类: GI<55为低GI食物;为55≤GI≤75之间为中等GI食物;GI>75为高GI食物。 各种水果的GI值如下: 图一:各种水果GI值 从表格可以看出,大部分常见水果都是属于第GI水果,也就是对血糖影响小,是适合糖尿病朋友食用的。所以,各位糖友,不要继续在能不能吃水果上纠结啦,新鲜诱人的各类水果您怎能扛得住诱惑呢? 其次,糖尿病患者应不应该吃水果? 糖友们不仅可以吃水果,鉴于水果含有的各类有益健康物质,更应当把水果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食用水果对预防及治疗糖尿病都有益处。目前的研究证据提示,在不增加日常总能量摄入的前提下,注意摄人多酚类物质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水果,并综合摄入多种颜色和类别的水果,更有利于发挥其中各种有益膳食成分对血糖代谢的调控作用。 水果中含有花青素、白藜芦醇、绿原酸、槲皮黄酮、柚皮苷等多酚类物质。 Wedick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摄入花青素含量丰富的食物,特别是每周摄人多于2份蓝莓和多于5份苹果,与每周摄入小于1份蓝莓和苹果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可降低23%[1]。 很多研究表明,水果中的酚类物质可以改善葡萄糖体内稳态和胰岛素抵抗,对于减少糖尿病患病风险具有积极作用。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从而改善p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活性[2]。这说明摄入富含酚类物质的浆果类水果比摄入其他类别的水果可能更有效。 水果中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素可能也是部分水果起到保护作用的原因。有研究显示,维生素C的摄入也和糖尿病风险之问存在相关性,而血清中的维生素C水平是水果和蔬菜摄入的生物指标。一 Zhu等[4]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增加水果摄入有利于降低C反应蛋白浓度,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因此,每日足够的水果摄入是重要的预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一项医学营养治疗策略。 最后,糖尿病患者怎样吃水果不影响血糖? 虽说水果能吃也应该吃,但是其对血糖的影响与吃的方式有很大关系,建议吃水果时考虑以下几点: 1.选择GI值较低的水果吃,参考图一; 2.不要吃煮水果和水果汁,尽量吃生吃完整的水果; 新鲜完整的水果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在体内可以作为物理屏障降低消化率,从而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 3.不要挑熟透了的水果,偏生的、青的、有点酸的水果都对调节血糖又好处,如香蕉,尽量选生一点的吃,桃子尽量吃青桃少吃水蜜桃; 4.不要在吃的很饱的情况下吃,此时只会增加胃肠的负担和血糖的波动,尽量在两餐之间作为加餐吃; 5.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GI值大小,“量”一定不能过多。低GI的水果一次吃不超过2两(100克),一天的量不要超过半斤。对于中等GI和高GI的水果尽可能不吃,如果吃了也要尽可能少量,如一次1两(50克)或者半两(25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