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变量多说两句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8-01-13

(一)变量是基本,但是权重更重要


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或者判断?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思考过很多年的,也是锚比价建立以后, 才逐渐搞清楚。 以前是不清楚的。


在于哪里,在于我们判断事物,都是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看到构成事物的某一些要素,也就是角度。


不同的人,角度不同,看到的属于事物的要素不同,即使相同的要素,因为以自我为中心出发认知,对于这些要素的权重也是不一样的。


对,权重。  比如, 对信息, 价值投资者,看到白酒涨价,就会把这个信息的权重给的比较大,而对于CES展览,就会根据个人好恶,从而给出较低的权重。再来,一个喜欢做科技股的投资者,对于白酒涨价就不感冒,但是对于CES展览,就会给予较高的权重。


事物,还是那个事物,信息还是那个信息,但是因为和我们的相对关系不同,好恶不同,最后形成的判断,迥然不同。




(二)参考系的问题,怎么避免个人好恶?


认知,以自我为中心,这个自我的中心,可以类比于坐标系(参照系)原点。

构成事物A的变量分解出来,为 a1,a2,a3,.....an

A=( a1,a2,a3,.....an)的集合,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就是A的一个子集An(n=1,2,3....n)


同理:

构成事物B的变量分解出来,为 b1,b2,b3,.....bn

B=( b1,b2,b3,.....bn)的集合,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就是A的一个子集Bn(n=1,2,3....n)



An和Bn依赖个人的认知自我而存在,表现出不同,这个是各种各样的。


但是,An和Bn的 相对值,却是不依赖于坐标系而存在。


也就是说,设An和Bn的相对关系为K,把An和Bn按照生克同基本维度分解;


K= F[(a1-b1)+(a2-b2)+......(an-bn)]   F 表是函数关系


这个K不依赖于个人的自我意识而存在。 其实这个的特殊形式,就是空间中的点距离公式。


点的位置依赖于坐标系,但是点和点的距离,却是不依赖于坐标系而存在的。


这个K,就是元亨利贞里的元。


不信的可以去研究一下,空间中点距离公式。





这个说高深了,就是时间的存在,是依赖于相对运动的。是我们人脑创造的一个来表示事物发展的刻度。本身依靠坐标系而存在。在不同的坐标系中,时间不同。


这是消除认知偏差的最有力武器。

让你离这个世界的真相,更进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