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PECIFY研究重磅首发|二甲双胍之后选谁?且听中国声音

 oooppp1969 2018-01-15

磺脲类促泌剂 or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你怎么选?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0.9%,糖尿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而其中90%为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治疗中,二甲双胍是被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之上单药治疗的首选。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单药口服二甲双胍最大剂量后血糖控制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患者。此类患者如何选择加用药物呢?


在众多口服降糖药物中,磺脲类的降糖疗效得到广泛认可,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DPP-4抑制剂主要通过α细胞和β细胞双调控作用降低血糖,在有效控糖基础上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与二甲双胍联合可实现机制互补、协同增效的作用。这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相比降糖效果及安全性如何?两类药物谁是二甲双胍最优的组合?


作为临床一线医生,你会怎么选?

1
中国人群新证:SPECIFY研究重磅首发


一项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候任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朱大龙教授牵头,全国11个中心共同参与的多中心、非盲、随机化、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在CDS会议期间首次发布。


11月24日,朱大龙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沙格列汀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SPECIFY研究》的报告,看完本文 ,前面的问题你或许就有了答案。


朱大龙教授现场报告

2
与格列美脲等效,沙格列汀低血糖风险更小且不增加体重


SPECIFY研究纳入了388例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单药控制血糖失效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沙格列汀和格列美脲联合治疗,以考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其主要终点为:糖化血红蛋白<7% 的患者比例;且无低血糖反应;且无体重增加(体重增加小于3.0%)。次要重点是:两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水平、β细胞功能的改善和身体状况。经过48周的对比治疗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 48周时,糖化血红蛋白<7%、无低血糖(血糖值小于3.9 mmol/L伴或不伴有症状)且没有体重增加(体重增加小于3.0%)的患者比例,沙格列汀组要优于格列美脲组。


图:48周时沙格列汀组达到主要终点人数占44.4%,格列美脲组占31.3%


■ 48周时,格列美脲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与沙格列汀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图:HbA1c较基线变化


■ 48周时,空腹血糖以及餐后30分钟后血糖两者没有差异,但在餐后120分钟后血糖方面,沙格列汀组的降糖效果要明显优于格列美脲组


图:48周空腹及餐后血糖较基线的变化


■ 48周时,沙格列汀组发生低血糖(<3.9 mmol/L)的人数占3.14%(N=6),格列美脲组占12.23%(N=23),沙格列汀组明显优于格列美脲组。


图:低血糖风险


■ 格列美脲组体重出现增加的趋势,而沙格列汀组体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降低。


图:体重较基线变化


总结


SPECIFY研究的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单药降糖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相比于磺脲类药物,DPP-4抑制剂在具有同样降糖效果的基础上,具有低血糖风险小及不增加体重的优势。


再次回到文首的问题,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失效后,你会怎么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