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纯内科治疗效果差,“精神外科手术”弥补短板

 茂林之家 2018-01-16

众所周知,“精神病”的治疗路径涉及医疗、民政、社区、企业、医保等多个部门,随着近年来我国相关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民众认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高水平诊疗,而在部分领域仍有待提升。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精神疾病中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以及睡眠障碍的病人像感冒一样普遍。令人异常担忧的是,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只占全部病人的20%,八成病人缺乏治疗。

单纯内科治疗效果差,“精神外科手术”弥补短板

近年来,我国精神疾病相关学科得到长足发展,在诊疗指南、医疗器械、药物等多个领域与国际保持同步,甚至在专科医师的个人诊疗经验上超越国外同行。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在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隐忧亦不断浮现。

但是,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率非常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率不足70%,规范治疗不足50%;心理障碍治疗不足10%,大量心理障碍患者如抑郁、焦虑症患者几乎没有得到治疗。精神障碍患者复发风险高,终身复发率达80%~90%,不正确、不系统的治疗是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

单纯内科治疗效果差,“精神外科手术”弥补短板

WHO调查显示,对顽固性精神障碍,发病后前3年的药物治疗有效率约为70%;第5年降为30%,以后疗效逐年下降并不断出现功能衰退。国际大量病例统计证明,对于连续服用2种药物、治疗5年以上不见好转的难治性精神障碍,微创手术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标准。

单纯内科治疗效果差,“精神外科手术”弥补短板

对于不足,问题主要集中在长期治疗、家属知识储备、疾病康复以及社会歧视等领域。如长期住院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行为;以及治疗后的康复工作,如何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工作能力,融入社会,融入家庭,仍然存在较大挑战。

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药物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以及手术方法的改良,精神外科学重新被人们所重视。直至今日,新一代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应用于“精神外科”其技术核心包含了“神经电生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神经影像技术的应用”“ 核磁功能性成象 (Functional MR Imaging,fMRI )技术”等等;重点在于精准安全手术中获得更好的疗效。详情自行搜索《微创数字化神经调控技术与功能神经外科进展》。

自2008年-2017年我们采用《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完成270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手术,多靶点神经调控术相较于单靶点神经调控来说,不仅神经调控更加精准和全面,而且多靶点神经调控比单靶点神经调控的远期疗效更持久,有效率达95%以上,复发率低于3%。从近期(5个月)术后患者中抽选95例患者,男性48例,女47例。总有效率为94.7%其中68例显著疗效占71.58%、22例有效占23.16%。随着康复时间的推移和内科巩固治疗后有效率逐步上升。

当然,会有人怀疑手术的疗效问题,甚至会收到各界“网络喷子”的“怒怼质疑”。再次,我们无需受理,也无视。因为,真实的、有效的技术是实践发展出来的,而不是靠嘴说出来的。

目前,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经排名第一,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呼吁,精神疾病不仅会影响到患者本人也会影响到患者身边的人,所以,获得有效尤为重要,帮助一个患者就是帮助一个家庭,只有家庭和睦了,社会也才能和谐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