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能不爱上唐诗?杜甫绝句哪一首评价最高?唐人绝句选粹(14)

 六不和尚 2020-08-27

和尚有话说

    今天继续搜集整理杜甫绝句。

     和尚尝试分析下杜甫诗之“力”。所谓力,思力、笔力、心力也。杜甫一生未尝一饭忘君恩,可谓是忠爱填骨髓,仁厚贯心肝,故其诗蓬勃有坚韧不拔愈挫愈勇之心力。虽穷困漂泊,但心系长安,胸怀天下,其心从未消沉,其志从未折糜。故读杜诗须从艰难中读出强横,从漂泊中读出坚定,这才是杜甫一生立身之本。清醒者最痛苦,唯其清醒才忧心忡忡,家国社稷无一刻忘怀于心,上下求索终不能忘怀得失,遗世独立;唯其清醒方能奋发挣扎之志向,沉郁蕴藉其中而愈挫愈勇,荣枯了然于心而不可或忘。

      有胸怀天下,忧心社稷之心,行诸笔下则笔力雄健,横绝千古。杜甫之笔力乃是其人格精神之体现。杜甫写诗之用力,在于一字一句皆迸发力量,或歌或咏皆催人涕下。因此,杜甫诗感情饱满,气象宏伟,笔力卓绝。因之,其诗用字狠,用语强,其心火热,其胸博大,则其诗纵横捭阖,无往不利。

      笔力雄健来自于思力深厚。杜甫写诗讲究“语不惊人死不休”,故其诗多是搜肠刮胆,雕琢深刻。读杜诗一定要知其用字,审其章法,求其心志,悟其人生。炼字讲究稳准狠:稳则工稳妥帖,庄重练达;准则一字难易,若合符契;狠则精神饱满,感情充盈,并且突破前人窠臼,独创一格。炼意则须深挖细刻,一起一跌,曲折回旋,犹如一腔悲愤郁结心中,一顿一挫,难以遏制。

      但是,杜甫之思力、笔力和心力用在绝句上,却不慎合适。绝句讲究温柔缱绻,含蓄蕴藉,而杜甫之炼字精深,笔力之超绝,心力之繁复,非绝句能涵盖,故其绝有硬、拙、露、浮之讥。盛唐诗讲究含蓄轻灵,而杜诗不在其列。另,杜甫写绝讲究对仗,对仗多则显得雕琢生硬,虽其意流畅练达,而其形却显出匠气,故不若李白,王昌龄辈含蓄自然,充满灵气。杜甫是沉厚人,故其诗也显得硬却深邃,拙而有力,露却沉稳,浮而练达,不可不知。

     《唐宋诗醇》有评曰:老杜七言绝句,在盛唐中独创一格,论者多所訾议,云非正派,当由其才力横绝,偶为短韵。不免有蟠屈之象,正如骐骥骅骝,一日千里,捕鼠则不如狸狌,不足为甫病也。然其间无意求工而别有风致,不特《花卿》、《龟年》数首久推绝唱;即此诸作,何尝不风调佳致乎?读者故当别具只眼,不为耳食。(六不和尚:midouwei)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深红浅红?

古人评注

《诗镜总记》:深情浅趣,深则情,浅则趣矣。杜子美云:“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余以为深浅俱佳,惟是天然者可爱。

《唐诗镜》:老性风骚自别。

《杜臆》:“春光懒困倚微风”,似不可解,而于恼、怕之外,别有领略,妙甚。桃花无主,可爱者深红耶?浅红耶?任人自择而已。

《杜诗详注》:吴论:此至黄师塔前而作。春时懒倦,故倚风少憩。师亡无主,则深、浅红花,亦任人自赏而已。朱注:叠用“爱”字,言爱深红乎?抑爱浅红乎?有令人应接不暇意。

《读杜心解》:两“爱”字有致。

《杜诗镜铨》:并传出春光之神,绮语令人欲死(“春光懒困”二句下)。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六

黄四娘家花蹊,千朵万朵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古人评注

《东坡题跋》: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

《杜臆》:其六之妙,在“留连”、“自在”,春光骀荡,又觉恼人。

《读杜心解》:“黄四娘”自是妓人,用“戏蝶”、“娇莺”恰合,四更胜三。

《杜诗镜铨》:刘须溪云:骀荡称情(“留连戏蝶”二句下)。

《唐诗笺注》:“时时舞”,故曰“留连”,“恰恰啼”,故曰“自在”。二语以莺蝶起兴,见黄四娘家花朵之宜人也。

《岘佣说诗》:“黄四娘家花满蹊……。”诗并不佳,而音节夷宕可爱。东坡“陌下花开蝴蝶飞”,即此派也。

《诗境浅说续编》:此二诗在江畔行吟,不问花之有主、无主,逢花便看。黄师塔畔,评量深浅之红,黄四娘家,遍赏万千之朵。少陵诗雄视有唐,本不以绝句擅名,而绝句不事藻饰,有幅中独步之概。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其七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古人评注

《唐诗归》:钟惺:此二语即是恼花怕春意(“不是爱花”二句下)。钟云:此首又生转一意。

《杜诗详注》:远注:末章总结,乃惜花之词。……繁枝易落,过时者将谢;嫩蕊细开,方来者有待:亦寓悲老惜少之意。

《读杜心解》:向来无数恼花,得此起二语道破。

《杜诗镜铨》:明明供出,又不肯承认,妙(“不是爱花”二句下)。

绝句二首 其一

日江山,春风花草

飞燕子,沙睡鸳鸯。

古人评注

《鹤林玉露》:杜少陵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沙暖睡鸳鸯。”或谓此与儿童之属对何以异。余曰:不然,上二句,见两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于此而涵泳之,体认之,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大抵古人好诗,在人如何看,在人把做甚么用。

《艺苑卮言》:谢茂榛论诗,五言绝以少陵“日出篱东水”作诗法。又宋人以“迟日江山丽”为法。此皆学究教小儿号嗄者。

《杜诗详注》:扬慎曰:绝句者,一句一绝,起于《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是也。今按此诗,一章而四时皆备。杜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四句似之。(五言绝句)大约散起散结者,一气流注,自成首尾,此正法也。若四句皆对,似律诗中联,则不见首尾呼应之妙。必如王勃《赠李十四》诗:“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皆语对而意流,四句自成起讫,真佳作也。……莫谓“迟日”一首,但似学堂对句也。

《读杜心解》:只写春景,未出意。

《唐诗笺注》:有惜春之意,有感物之情,却含在二十字中,妙甚。

绝句二首 其二

鸟逾,山花欲

今春看过,日是年?

古人评注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江山、花鸟、着眼易过,身在他乡,归莫有期,则所触皆成悲思矣。

《杜诗详注》:次章言春过可忧。杜诗如:“江碧鸟逾白……何日是归年。”此即双起单结体也。

《读杜心解》:此则对景出情。

《诗式》:因江碧而觉之逾白,因山青而显花之色红,此十字中有多少层次,可悟炼句之法。而老杜因江山花鸟,感物思归,一种神理,已跃然于纸上。

绝句四首 其三

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人评注

《漫叟诗话》:诗中有拙句,不失为奇作。若……子美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类是也。

《高斋诗话》:子美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门泊东吴万里船。”东坡《题真州范氏溪堂诗》云:“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盖用杜老诗意也。

《艇斋诗话》:韩子苍云,老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古人用颜色字,亦须配得相当方用,“翠”上方见得“黄”、“青”上方见得“白”、此说有理。

范季随《陵阳先生室中语》:杜少陵诗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诗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极尽写物之工。

《升庵诗话》:绝句四句皆对,杜工部“两个黄鹂”一首是也,然不相连属,即是律中四句也。绝句者,一句一绝,起于《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是也。或以为陶渊明诗,非。杜诗“两个黄鹂鸣翠柳”实祖之。

《诗薮》:杜之律,李之绝,皆天授神诣。然杜以律为绝,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句,本七言律壮语,而以为绝句,则断锦裂缯类也。李以绝为律,如“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等句,本五言绝妙境,而以为律诗,则骈拇枝指类也。

《夷白斋诗话》:长江万里,人言出于岷山,而不知元从雪山万壑中来。山亘三千余里,特起三峰。其上高寒多积雪,朝日曜之,远望日光若银海。杜子美草堂正当其胜处。其诗曰:“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臆》:此四诗盖作于入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其三,是自适语。草堂多竹树,境亦超旷,故鸟鸣鹭飞,与物俱适,窗对西山,古雪相映,对之不厌,此与拄笏看爽气者同趣。门泊吴船,即公诗“平生江海心,夙昔具扁舟”是也。公盖尝思吴,今安则可居,乱则可去,去亦不恶,何适如之!

《唐宋诗醇》:虽非正格,自是绝唱。

八阵图(唐·杜甫)

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古人评注

《东坡志林》:仆尝梦见人,云是杜子美,谓仆曰:“世人多误解吾诗。《八阵图》诗云:‘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人皆以为‘先主、武侯,皆欲与关羽复仇,故恨其不能灭吴’,非也。我本意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意;此为恨耳。”此理甚长。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洒英雄之泪,唾壶无不碎者矣。

《杜工部集》:钱谦益笺:按先主征吴败绩,还至鱼腹,孔明叹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不至危倾矣。”公诗意亦如此。

《杜诗详注》:下句(按指“遗恨失吞吴”)有四说:以不能灭吴为恨,此旧说也;以先主之征吴为恨,此东坡说也;不能制主东行,而自以为恨,此《杜臆》、朱注说也;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此刘达之说也。

《唐宋诗醇》:遂使诸葛精神,炳然千古,读之殷殷有金石声。

《读杜心解》:说是诗者,言人人殊……抛却“石不转”二字,致全诗走作。岂知“遗恨”从“石不转”生出耶?盖阵图正当控扼东吴之口,故假石以寄其婉惜。云此石不为江水所转,天若欲为千载留遗此恨迹耳。如此才是咏阵图之诗。

《诗法易简录》:前题《武侯庙》,故写出武侯全部精神,此题《八阵图》,故只就阵图一节写其遗恨,作诗切题之法有如是。

《诗境浅说续编》:武侯之志,征吴非所急也:乃北伐未成,而先主猇亭挫败,强邻未灭,剩有阵图遗石,动悲壮之江声。故少陵低徊江浦,感遗恨于吞吴,千载下如闻叹息声也。

《唐人绝句精华》:“江流”句,从句面看似写聚石不为水所冲激,实已含末句“恨”字之意。……“石不转”有恨不消之意,知此五字亦非空设。杜甫运思之细,命意之高,于此可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