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六经辨证

 ll无为 2018-01-29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摘要:《伤寒论》一书,以六经为纲,八法为纬,辩证论治为法,贡献给了人类社会。自汉季问世以来,至今一千七百余年,被医者奉为经典,而用之不衰,其使用价值备受医家重视。时至当代,医学科学在飞速前进,而《伤寒论》之辩证论治体系,却仍不失为临床中治疗疾病的最好方法,六经辨证既重视证的变化,又重视人的本质。这正是我中华医学独具一格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继承和发扬这一学术,正是中医学生所承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一是《伤寒论》的医学源流,张仲景从哪些著作,哪些医家中获得的医学知识,又收到了当时社会的哪些影响。二是《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理论,张仲景在撰写《伤寒论》以及平时行医过程中都体现了阴阳变化的思想,我们应当怎样去理解。三是六经辨证的原理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字:《伤寒论》; 六经辨证; 三阴三阳; 张仲景; 辨证论治

一、《伤寒论》的医学源流

1. 《伤寒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

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说:“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除此之外,仲景还借鉴了哪些著作呢?

(1)《汤液经》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又云“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而《伊尹汤液》在三国之末齐梁之前已经遗失,据《针灸甲乙经》推测,皇甫谧亲见并阅读《伊尹汤液》,而且还曾亲见“大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他对比二者,得出结论:《伤寒论杂病论》是仲景在《伊尹汤液》一书基础上“论广”而成。张仲景正是在《伊尹汤液》一书进行研究和条理化,并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并补充一些内容,撰成此书。

(2)《黄帝内经》

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一般认为,仲景

所说的《九卷》即《灵枢》,与《素问》合为《黄帝内经》,它是《伤寒论》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中有关伤寒的概念、病理病机、分证论治都能看到《内经》的影子。

(3)《神农本草经》

张仲景的《伤寒论》所用药物受宋《本经》旨意,并结合前人与个人的临证经验,有所发挥。《伤寒论》中共用药170余种,经核对,绝大多数为《本经》所载,只有少数不见于《本经》,后见于《名医别录》。

(4)《难经》

《难经》为中医的重要经典名著之一,历代医家奉之为“医经之心髓,救疾之枢机”,张仲景在序中所说《八十一难》即为《难经》,《伤寒论》在伤寒的概念、分类、整体观念方面,无不触会《难经》的学术思想。

2. 易学的影响

(1)张仲景的儒家思想

张仲景,《名医录》说他“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所能及。”可知张仲景是一个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在那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朝代,身为长沙太守的张仲景必然后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有牢固的儒家文化思想。

(2)汉代易学

《易经》是西周末年的一部古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典籍,是商到周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总结。我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流派,莫不与《周易》有关,儒、道,包括百家在内的诸子百家都与《周易》有着不解之缘,尤其儒教。张仲景所在的时代,正是易学飞跃发展的时期。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的观点,刘意史“太极六气,合而为一”的法则等,是构成汉易的要素,这些思想,渗透到《伤寒论》中来。

二、《伤寒论》三阴三阳理论

1. 撰用《素问》的阴阳为纲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的成就,是仲景从时间中得出来的医学成果,其理论依据源自于《素问》一书,如上文中所提到的。

阴阳两象构成了事物的发展,其相反与相成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成为平衡之势。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小天地与大天地无二致,称为“天人合一”,人体产生疾病,是阴阳平衡的具体现象。中医用阴阳二字用作人体疾病的论述,其意与万物之理相同,在中国古代,医理与哲理相同,其理为一,并不可分。历家百家之著作中, 阴阳二字随处可见。古代大医皆贯通百家之学,仲景据阴阳之理,论病深合古代哲学之理,阴阳活动赖于气的动力,在《伤寒论》辨证中,重在于辩气,六经之气各不同,从其的变化,可知病之所在。六经有阴阳多少之分,其中寒热之多少不用。太阳初感阳气尚平,为发热恶寒,邪人阳明则阳盛,为只发热不恶寒,入于少阳则阳气减,为寒热往来,入于太阴则阳气虚,为手足自温,入于少阴则阳气衰,四肢厥逆,入于厥阴则阳气尽,为手足厥。可见六经之病,皆因寒热多少而辨,虽分而论之,又彼此相关。

2. 三阴三阳天人相应

天有三阴三阳,人亦有三阴三阳,天地与人相应,仲景指出了天时与疾病相应,如[30]条中说到:“夜半阳气还,手足当温。”以及三阴三阳病的痊愈时间,皆是天人相应。

三阴三阳即指天之气,又指人体之气,天人相应之说,蕴于《素问》运气学说中,运气学强调了自然界中气候的变化,强调了宇宙是一个阴阳同意的整体,人禀天气的正常变化而生,受天气的异常变化而病。仲景撰用其旨,将天人合一为三阴阳辨治之大发。

3.经络与脏腑

《素问》一书,将经络与脏腑各有专论,《伤寒论》中将其统于三阴三阳之中,两者并不矛盾,三阴三用各有所属之经络与脏腑,但以六经命名,并非仲景之意,书中只成为三阴三阳,并未称其为“经”。应知三阴三阳辨证之真意,是虽有三阴三阳之分,而分中有合,合中有分。为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之交互变化,如三阳为热,热中有寒,三阴为寒,寒中有热。三阴三阳各有表里,又互为表里,此为三阴三阳之辨治法,经络与脏腑,皆在变化之中。

三阴三阳各有经络与脏腑,病在经则为轻,如入脏腑则为重,由轻至重是病之传变,三阴三阳各有其名,经络虽各有其路,脏腑虽各有其位,又皆不离于气。六经各有其气,其气不同,气是其活动的表现。

三、六经辨证方法

1. 三阴三阳配六气

六气是风、寒、暑、湿、燥、火的总称,其中暑与火的性质相同,在各辞上也叫君火与相火。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三阴三阳之为病即是六气为病。寒水之气生于膀胱,风木之气生于肝,湿土之气生于脾,燥金之气生于肺胃,君相两火之气生于心肾,如太阳之气为寒,以恶寒而头项强痛为纲;阳明之气为燥,以胃家实为纲,少阳之气为火,以口苦、咽干、目眩为纲;太阴之气为湿,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纲;少阴之气为热,以脉微细,但欲寐为纲;厥阴主气为风,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为纲。以上六经之辩证中可见,三阴三阳之为病,与六气相关。

2. 三阴三阳皆以风寒别轻重

人体赖阳气以维持生命,称之为“若天于日”。六淫之邪,惟寒邪伤人之阳气。但寒邪不能独伤于人,必须与风相协才能够致病。因此风与寒虽为阴阳异性,其为病又互为一体,如风寒相合其病为更重。如[38]条中:“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此条太阳中风与伤寒之脉浮紧并提,证兼烦躁,是中风与伤寒相合之重证。

风寒之病亦见于六经各篇中,如阳明[212]条中“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玄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少阳[104]条中“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发丸药下之,此非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太阴[277]条中“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少阴[283]条中“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厥阴[327]条中:“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均看出六经其名伤寒,为本经之重证,如病名中风,为本经病之轻证。

3. 合病、并病、转属、系在

三阴三阳之证在临床中独见者为少,合并者多。两经或三经之证同时出现,就不能用一经之病名,称其为合病。阳经病可与阳经病相合,也可与阴经病相合。

如[33]条中:“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此为太阳之外寒与阳明之表热相合。三阴三阳各有表里,而虚实相关。感于外邪,易成合病。

并病与合病不同,合病为两经或三经之证同见,并病是本为一经之证,然后又与另一经之证并见。如[142]条中:“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 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方八。”是先见太阳之头项强痛,后见少阳之眩冒。

转属是病之开始为本经之证,后来又成为他经之证。如[185]条中:“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此一条为本属于太阳病,或因初得病是发汗不彻,病转属与阳明之经,或为伤寒之表热入内,转属于阳明之腑。

系在是此经之病与他经互相联系,而其是否转属,尚未可定。如[187]条中:“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是由于外热与里湿相系,为病之系在太阴。又至七、八日,如见大便硬,为湿去而燥生,其病又由太阴而转属与阳明。可见所谓系在,虽然为两经之病互相联系,而其病之所归尚未可定,与转属之病不同。

4. 六经病脉法

六经病皆须辨脉证以论治,脉与证之重要性相同,不能只重于证而忽视于脉。六经各有主脉。“太阳之为病,脉浮。”;“阳明病,脉大。”;“脉弦细,头痛有热者,属少阳。”;“太阴为病,脉弱。”;“少阴之为病,脉微细。”;“厥阴病,脉微而厥。”

脉分表里:浮为在表;沉为在里。

脉分寒热;脉迟为寒;数为热。以浮、沉、迟、数四脉,辨病之表、里、寒、热为诸脉之纲。

正气虚则脉缓,缓是其脉力不及,为正气之虚。紧脉主于邪实,紧去则病去。滑、实、洪皆有余之脉,其主病皆为热实;弱、涩、细、微皆不足之脉,所主病皆为寒虚。但病有常有变,又须与证相参,以辨其病,而不可为脉所拘。只有辨证与辨脉共参才能知病,如只得其证不参其脉,则其病不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