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长吉诗众家集评『 3 』

 泮溪别馆 2018-01-30




 

詠懷二首

引用典故:封禪文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梁王與武帝,棄之如斷梗。惟留一簡書,金泥泰山頂。

集评:

《李长吉集》:

黎简:此长古以长卿自况。“草垂石井”寂寞矣。三句于寂寞中写出长卿极得意处,真千古佳话也。“春风鬓影”在远山芙蓉外,看出无形佳丽,细静至此,非我长吉先生,谁能道得?

《历代诗法》:

“弹琴”二语,下笔如渏弱风疏。

《唐贤小三昧集》:

风流绝世(“弹琴”二句下)。

《李长吉诗集批注》:

写相如无聊本事,却暗用信陵晚节饮酒近妇人神理。(“弹琴”二句下)。此句才说相如身后。后四语感慨生不逢时,惟有死待求书而已(末句下)。

《石园诗话》:

杜牧序李贺诗云:“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然长吉之“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辞之所至,理亦赴之,但不能篇篇理到耳。

 

 

春坊正字劒子歌

引用典故:斬龍子鬼母哭荆軻三尺水

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隙月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鵜淬花白鷴尾。直是荆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挼絲團金懸䍡鬼母秋郊哭。

集评:

《唐诗品汇》:

刘云:虽笔画点缀簇密,而纵横用意甚丽。剑身剑室,纹理刻字,束带色杂,无一叠犯,乃不妨句意舂容俯仰。“秋郊”语甚奇,不厌再言。

《唐诗归》:

钟云:七字何等气骨!看长吉诗当于此等处留心(“直是荆轲”句下)。

《汇编唐诗十集》:

萃精求异,复不堆垛,门吻间觉有一段奇光射人。

《李长吉集》:

黎简:“提出”句用事直而伧。用事浑沦为贵,在贺诗尤觉其伧。

《中晚唐诗叩弹集》:

杜诏:此二句言剑当为侠士之用,而不当置之无用之地也(“直是荆轲”二句下)。

《李长吉歌诗汇解》:

长吉好以险字作势,然如“汉武秦王听不得”,“直是荆轲一片心”,原白浑老。

《唐诗别裁》:

从来写剑者,只形其利,此并传其神。末暗用汉祖斩白蛇事。

《李长吉诗集批注》:

此二句遥接“荆轲心”、“春坊字”二语而扩而大之,重为春坊冷官惜也。“鬼母”,《史》、《汉》作“神母”,“鬼”字佳。诗文用事,有不必全依元文者(末二句下)。

 

雁門太守行

題注:《幽閑鼓吹》云:“賀以詩歌謁韓愈,時愈送客歸,極困,解帶讀之。首篇乃《雁門太守行》,即束帶見之。”

引用典故:黃金臺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①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②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③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按:① 一作月 ② 一作土 ③ 一作聲寒

集评:

《唐语林》:

李贺以歌诗谒韩愈,愈时为国子博士分司,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有篇《雁门太守》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缓带,命迎之。

《麈史》:

长吉才力奔放,不惊众绝俗不下笔,有《雁门太守》诗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射日金鳞开。”王安石曰:“是儿言不相副也。方黑云如此,安待向日之甲光乎?”

《艇斋诗话》:

李贺《雁门太守行》语奇。

《唐诗品汇》:

刘云:有此一语方畅(“角声满天”句下)。此等景不可无(“塞上燕脂”二句下)。起语起。赋雁门著紫土本嫩。后三语无甚生气,设为死敌之意偏欲如此,颇似败后之作。

《升庵诗话》:

或问:“此诗韩、王二公去取不同,谁为是?”予曰:“宋老头巾不知诗,凡兵围城,必有怪云变气,昔人赋鸿门有‘东龙白日西龙雨’之句,解此意矣。予在滇,值安凤之变,居围城中,见日晕两重,黑云如蚊在其侧,始信贺之诗善状物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刘辰翁曰:语少而劲,转出死敌意,愤咽。范梈曰:作诗要有惊人句。语险,诗便惊人。如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照日金鳞开”,此等语,任是人道不出。周敬曰:萃精求异,刻画点缀,真好气骨,好才思。顾璘曰:词奇而俊,前辈所称。陆时雍曰:“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二字难下;“霜重鼓寒声不起”,语甚有色。周珽曰:今观其全首,似为中唐另树旗鼓者。至末二句,雄浑尤不减初、盛风格。……长吉诗大抵创意奥而生想深,萃精求异,有不自知为古古怪怪者。他如《剑子》、《铜仙》等歌什,辄多呕心语,宜为昌黎公所知重也。

《李长吉集》:

黎简:“声满天地”似昌黎“天狗堕地”之作篇中活句,贺其不愧作者。“霜重”句即李陵“兵气不扬”意。写败军如见(“半卷红旗”二句下)。以死作结势,结得决绝险劲(末二句下)。

《中晚唐诗叩弹集》:

杜诏:此诗言城危势亟,擐甲不休,至于哀角横秋,夕阳塞紫,满目悲凉,犹卷旆前征,有进无退。虽士气已竭,鼓声不扬,而一剑尚存,死不负国。皆极写忠诚慷慨。

《一瓢诗话》:

李奉礼“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阵前实事,千古妙语。王荆公訾之,岂疑其黑云、甲光不相属耶?儒者不知兵,乃一大患。

《唐诗别裁》:

阴云蔽天,忽露赤日,实有此景(“黑云压城”二句下)。字字锤炼而成,昌谷集中定推老成之作。

《网师园唐诗笺》:

沉雄乃尔(“黑云压城”二句下)。警绝(“霜重鼓寒”三句下)。

《唐贤小三昧集》:

闪烁纸上(“黑云压城”句下)。结更陡健。

《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长吉诗皆仅成章(“半卷红旗”二句下)。

 

夢天

引用典故:寒蟾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溼團光,鸞珮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集评:

《唐诗品汇》:

意近语超,其为仙人语亦不甚费力。使尽如起语,当自笑耳。

《李长吉集》:

黎简: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九州二句妙有千古。

《唐诗快》:

命题奇创。诗中句句是天,亦句句是梦,正不知梦在天中耶?天在梦中耶?是何等胸襟眼界,有如此手笔。《白玉楼记》不得不借重矣。

《昌谷集注》:

滓淄既尽,太虚可游,故托梦以诡世也。蓬莱仙境,尚忧陵陆;何况尘土,不沧桑乎?末二句分明说置身宵汉,俯视天下皆小。宜其目空一世耳!

《李长吉诗集批注》:

此变郭景纯《游仙》之格,并变其题;其为游仙则同。

《历代诗法》:

分明一幅游月宫图,持赠张丽华,桂宫应称艳绘。

 

唐兒歌

題注:杜豳公之子

引用典故:畫空眼橫秋水

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音閃)光踏半臂。東家嬌娘對值濃笑畫(一作書)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集评:

《娱书堂诗话》:

山谷自黔中还荆南,见一女子奇美,因赋《水仙花》以寓意。山谷下世,女子贫不能给,其夫鬻于田氏。一日,召高子勉饮,妾出侑觞。子勉请以诗中“国香”字名之,因作长篇纪其事。有云:“却把水仙花说似,猛省西家黄学士。乃能知妾妾当时,悔不书空作黄字。”每诵此句,未达其旨;因阅李贺《唐儿歌》,而有“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书空作唐字”之句。

《唐诗归》:

钟云:“骨重神寒”四字,长吉自评其人其诗。又云:幽情幽语(“东家娇娘”二句下)。

《汇编唐诗十集》:

桑间之音,真纤真媚,描写唐、杜深情,千秋如见。

《昌谷集注》:

“浓笑”句,状唐儿对东家娘含情不语,有许多自负神情,故知其“眼大心雄”也。

《历代诗法》:

状邻女相怜之,甚奇,艳绝矣。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幷閏月) 正月

上樓迎春新春歸①,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風②生短絲。錦牀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按:① 一作正月上樓迎春歸,一本無正月 ② 一作泥

集评:

《李长吉集》:

黎简:一诗之中三句说柳,首曰“暗黄”、次曰“短丝”,末曰“柳带”,具见细心。

《昌谷集注》:

楼上春归,柳丝未发,暗黄正含芽也。《开元遗事》云:“宫漏有六更,君王得晏起”,故云迟也。阳晖渐暖,甲坼将舒。寒绿短丝,细草初茁。绣幔春寒,朦胧方觉。芳辰宜加珍惜,未可轻言离别。柔条难折,淑景易驰。但看菖蒲此日虽微,早晚即胜绾结矣。

《赵秋谷所传声调谱》:

六字皆平(首句下)。“黄”字平,“漏”字仄(“暗黄着柳”句下)。六字皆仄,第七字用平,下句可律(“薄薄淡霭”句下)。“生”字平。律句,第五字用平,少拗以叶之(“寒绿幽风”句下)。“玉”,拗字(“锦床晓卧”句下)。“开”字平,“朝”字平(“露脸未开”句下)。“不”,拗字《“官街柳带”句下)。

《李长吉诗集批注》:

诗亦深思,但非试帖所宜。有唐人试帖行世,可鉴也。

 

其三 三月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一作禁)愁殺(一作幾)人。複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淨(一作襟靜)如水。光風轉蕙百餘里,暖霧驅雲撲天地。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一作愁)苑。

集评:

《李长吉集》:

黎简:一结令人凄绝。

《昌谷集注》:

贞元末,好游畋。此诗言花城柳暗,人各怨别;不知春宫之怨,较春闺更甚耳!复宫竹色如沐,舞衣初试,互照鲜妍。銮舆一出,香薫百里。而深宫少女,未得与游幸之乐。流水落花,心伤春去;闲庭萧寂,情景如秋。

《赵秋谷所传声调谱》:

“百”字拗(“光风转蕙”句下)。“扫”宁拗(“军妆宫妓”句下)。此二句亦宜少拗乃健。谓二句俱律也(末二句下)。方纲按:此末二句自应谐和,方可收束。秋谷乃载此诗而议其不健,何也?尝见渔洋手评杜诗《醉时歌》末句“生前相遇且衔杯”,云结似律甚不健。此盖先生一时未定之说,而秋谷所专服膺者尔。

 

四月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氳①,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閑水搖碧漪老景沈重②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按:① 一作過清氛 ② 一作帖

集评:

《升庵诗话》:

雨未尝有香也,而李贺诗“衣微香雨青氛氲”,元微之诗“雨香云淡觉微和”。

《昌谷集注》:

浓阴朱实,无复娇妍。春去不归,芳姿难再。末句“老”字、“堕”字、“残”、“暗”等字,不尽愁怨。

《李长吉诗集批注》:

《律历志》精语。元和人造语,如孟郊、卢仝,往往有不出书卷而实得书卷者,昌黎且未有此(“老景沉重”句下)。单一句(末句下)。

 

其七 七月

星依雲渚冷,露滴盤中圓。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一作故)園。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集评:

《李长吉集》:

黄淳耀:“极”字无人能下。言荷叶初小,至七月则小到极矣。黎简:云渚、银湾、银浦,皆说河汉耳。字特新艳。

《昌谷集注》:

天高气清,白云如玉。池叶初似青钱,至此已极。凉飔初发,渐觉衣单簟冷。是月也,日月会于鹑尾,而斗建中矣。

《赵秋谷所传声调谱》:

律句(首句下)。三平(“露滴”句下)。律句(“好花”句下)。三平。第三字不平,亦律句矣(“蓑蕙”句下)。二句律(“夜天”二句下)。“舞”字仄。“花”字平。二句拗律(“仅厌”二句下)。律(“晓风”句下)。

《李长吉诗集批注》:

竹坨翁尝八分大书此诗于巨幅,余得之于京师,不知偶然书耶,抑深赏之耶?此在昌谷,末为绝诣,然而安雅老成,亦可取。

《养一斋诗话》:

李贺“衰蕙愁空园”句,赵氏注曰:“第三字不平,则律句矣。”盖李贺此诗参用齐梁,不尽合调,惟此句得法,故赵氏特注此句以明之,亦无可疑者也。

 

其九 九月

離宮散螢①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澹白。露②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疎桐。

按:① 一作雲 ② 一作霜

集评:

《昌谷集注》:

隋炀帝于景华宫求萤火数斛,夜游出放,光满岩谷。天清竹落,水冷蓉凋,情致不胜萧寂。月皎庭空,露寒风瑟,木叶丹黄,盈盈官路。更残柝罢,梧落鸦啼。盖彻夜不寐矣。

《赵秋谷所传声调谱》:

“宫”字平,“萤”字平(首句下)。律句(“竹黄池冷”句下)。二句亦律(“月缀金铺”二句下)。拗律(“露华飞飞”二句下)。二句亦律(末二句下)。

 

其十二 十二月

日脚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依稀和氣排①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按:① 一作解

集评:

《李长吉集》:

黎简:情理倶深。一语胜人千百,非苦吟何能臻此(末句下)。

《昌谷集注》:

乌足光微,故薄霜之在树叶者亦不销也。玉历将回,冱寒渐解。黄赤进退,日道南来。故昼刻增而夜刻减矣。

《李长吉诗集批注》:

刻划冬至以后之阳气,意是而词气不工(“依稀和气”句下)。

以下總評

《龙性堂诗话初集》:

元人孟昉读长吉《十二月词》,櫽括其语,为《天净沙调》十三章,音节和谐,甚见巧思。引云:“凡文章之有韵者,皆可歌也。第时有升降,言有雅俗,调有古今,声有清浊,原其所自,无非发人心之和,非六德之外,别有一律吕也。使今之曲歌于古,犹古之曲;古之词歌于今,犹今之词也。其所和人心者,奚今古之异哉?”

《赵秋谷所传声调谱》:

方纲按:李长吉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在长吉集中之一体,元自谐合《云》《韶》。顾欲举古今七古诗式,甫载东坡二篇,而遽及于此。姑勿论杜、韩诸大家正声正格皆未之及,即以张、王、元、白旁及诸作者,音节之繁不一,岂能遍悉举隅,而仅载长吉之乐词,是恶足以程式后学乎?

《李长吉诗集批注》:

皆言宮中,犹古《房中乐》。

《李长吉歌诗汇解》:

元人孟昉曰:读李长吉《十二月乐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而不慆淫,长短不一,音节亦异。朱卓月曰:诸诗大半闺情多于宫景。妇人静贞,钟情最深。《三百篇》夏日冬夜,有不自妇人口中出者乎?以此阅诗,可以怨矣!余光曰:二月送别,不言折柳,八月不赋明月,九月不咏登高,皆避俗法。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

微信联系:yfzfxsh




乐府之妃豨谁和

 



1   这后花园窣静无边阔,
亭台半倒落;
2   名香叩玉真,受恩无尽,
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