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特产“甜油”是以优质小麦、杂粮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经天然发酵,日晒夜露,精工酿造而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调味品。因其“鲜中带甜”,色清淡,呈琥珀,形似油,所以传统称之为“甜油”。 甜油,对于宿迁人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外地人来说根本就没有听说这个调味品。小时候宿迁很少吃酱油,基本都是甜油和醋。而且小时候宿迁的甜油和醋都是自家酿的调料,还记得小时候买甜油和醋是自己拿着壶,到小商店打甜油和醋。那真是打的用特殊的勺斗,灌满带的瓶子。大多数开小商店的人家都是自己酿的甜油和醋。自家酿的特殊调味料,放在院里的大缸里面,算是宿迁传统手艺了。如今小商店早就淘汰掉了自家酿甜油和醋的销售模式,只有宿迁的三园酱醋厂还是宿迁的古法酿制,大面积生产特殊的宿迁味道。 甜油”的生产工艺和叫法已有近1500余年的历史。相传,在隋唐时期,薛仁贵征东:“兵扎锅矿山(后改兵马庄),屯田骆马湖,开恳湖滩,种植小麦、杂粮。库存有余,官兵随取小麦、杂粮酿造酱油。”天然发酵,三伏晒制,历经几十道工序,一年的发酵周期而成。酱香浓郁,脂香醇正,鲜甜适口,滋味柔和。其甜味是其它酱油中所没有的。此后,生产工艺和叫法代代相传,沿用至今。据说,薛家军东征朝鲜随将“甜油”的生产工艺带入朝鲜,又传入日本。
后来在南京超市购物,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一味叫甜油的调味品。顿时奇了怪?怎么南京没有这很普通的一味调味品?后来一查,甜油只是宿迁特产,其他的地方基本没有销售。没了甜油,总感觉菜缺失了特殊的味道,如今甜油和醋,已经如酱油那样大规模生产了,唯有三园甜油还是古法腌制,工业包装。甜油是宿迁的味道,如今在外的游子,估计早就忘记了宿迁的一味甜油味道,因为外地真的没有。甜油只是调味品独有的存在,因为不像酱油那么推广广泛。建议在厨师们可以选择这个特殊的调味料,来增加菜的口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