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学习】談谈书法的师承和书法的欣赏

 率我真 2018-02-07

 

 明 学者、书法家杨慎在<墨池琐录>中说:“今之笑学书者曰‘吾学羲、献,羲、献当年学谁?”予诘之曰:“为此言者,非为不知书,也不知古今矣。”羲、献学 钟、索;钟、索学章草,章草本分隶;分隶本篆籀,篆籀本科斗,递相祖述,岂谓无师焉?今不屑步钟、索、羲、献之后尘,乃甘心为地项羽、史弘肇之高弟,果何 见焉!意思是说,如今有人笑 话学习书法的人,说我学王羲之、王献之,而王羲之、王献之又学谁呢?对此,杨慎说,这虚无缥渺人不但不懂得什么是书法,也不知道书法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 王羲之、王献之学的是钟繇和索靖;钟繇和索靖学的是章草;章草是在分隶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分隶是在篆籀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篆籀又是在科斗文的基础上创 造出来的……,追本溯源,怎么能说是没有师承呢?可有些人,不愿意去学习别人的书法,而是心甘情愿地去做项羽和史弘肇的弟子,我还从没见过象这样能学好书 法的人!<史记"项羽本记>中说:项籍小的时候曾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 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敌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 意,又不肯学到底了。后来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司马迁认为这与他不肯师法古人不无关系。

 

  史弘肇(?――950),<辞海>上说他是五代时郑州荥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字化元。梁末充禁兵。后为刘知 远部将。后汉建国,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滥于杀戮。巡察京师,适逢太白星昼见,有人抬头观看,立遭腰斩。与宰相苏逢吉势同水 火。隐帝嫌其专恣,用太后弟李业之谋,将他杀死。杨慎以史弘肇为例,大概是想说史弘肇的被杀是与他没有师承贤德之人,以古训作则而造成的。杨慎举出一正一 反的例子,旨在说明学习要有师承。“师承”无所不在。

   一、学习书法为什么要有师承?

  ①、是书法的起源与文字的起源既泾渭分明而又水乳交融。文字源于象形。文字的起源是“远取于物,近取于身”。因 而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的起源,是在不自觉中萌发的,大巧若拙,质朴无华,是一种无意于美的美。是纯粹的天然美。但是当人们的审美意识一旦觉醒,或 者说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有意识地去追求美,就会刻意地表现美。越是这样,其中“天然的趣味”也就会相应地被减少。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书法自然也就 会失去他的生存空间。

   ②、是学有本源,才能如水有源,如树有根。也才能立得久,行得 远。这就叫做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什么才是书法的本源呢?用蔡邕的话说也就是“纵横有所象。”“纵横有所象,”也就是以“形”传“神”。形是“文字”,神 是“自然”。形中有“自然,”才能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形中没有“自然”,再怎么写,也只是“字。”所以说写字也就是写自然。梁武帝说王羲之的书 法,“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生龙活虎的意境,也就是一种动人心魄的自然现象。王羲之书法中“生龙活虎”尽善尽美的意境,正是王羲之善于学习(师承)和勇 于创新的结果。

  二、怎样师承?

  王羲之“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出神入化而创“妍美流便” 的新书体;王献之幼年时就开始学习父亲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又潜心于张芝的草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而创“破体”。钟繇以刘德昇为师,追踪曹喜和蔡邕,独探 神妙,别开生面而为“楷书之祖”……。综观诸家皆是由专及博,厚积薄发,感于物,悟于心,自出新意而卓然成家。

   三、师承需要勤奋。有句名言说得好,勤奋出天才。事实也是如此。

   王羲之七岁拜卫夫人为师学习书法。平时常以张芝的「临池」故事 来激励自己。为学好书法,王羲之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在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当他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 上。专心致志,以至废寝忘食。有个“入木三分”的成语说的就是王羲之的书法极有笔力和极见功力。王羲之学习书法,既重天分,更重功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只有学而不会,没有会而不学。“学而不会”是方法;“会而不学”是态度。只要方法正确,态度诚恳,学习书法并不困难。

  再说“唯有一点象羲之”的王献之。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王献之将自己的习作拿给父亲看。王羲之 看后觉得写得还可以,但他发现有一个字少写了一个点,于是便提起笔来,将一点补了上去。后来,王献之又将他的习作拿给母亲看,母亲郄氏看后,不无感慨地 说:“吾儿磨墨三缸水,唯有一点象羲之。”王献之不服气,于是就问母亲:“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母亲说:“你写的字只是形似,但神不似。只有这一个点才是 形、神俱到的。”王献之听后,神情有些沮丧,感到书法不好学。有一天,王献之外出游玩,见到了一个摆摊卖炊饼的老妇人。与其它卖炊饼的人不同的是,这个老 妇人在贴炊饼时不是面对着锅子直接将炊饼贴上去的。而是站在远处向背后扔,饼子都能整齐有序地贴在锅上。这让王献之感到非常惊奇。于是他就去问老夫人: “是什么本领能贴得这么整齐有序?”老夫人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比较起王羲之的书法来,我还差得很远呢!但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那就是熟能生巧罢了。” 王献之听后,深受启发,觉得要学好书法,就要下一番苦功夫。从此,王献之的学习更加勤奋刻苦。

  总而言之,学习贵在师承,师承贵在出新意。

书法的欣赏,由来已久。文字源于象形,书法“肇于自然”(蔡邕)杨雄说“书为心画”,书法是“借笔传心”的艺术。我 们欣赏书法,也就是通过对作品中的点画形态、结构造型和气韵神采的欣赏,来体会作者的“心”,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字、书法象是一对孪生兄弟,同根同源, 同生同长,珠联璧合,灿烂辉煌。李斯是精于欣赏书法的大家,其<用笔论>正是他善于欣赏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历代书法艺术的实践和创作都产生了积极而又深 远的影响法的欣赏。一是形;二是神。形是具象的,如用笔、点画、结构造型等;神是神采,是气韵,是意象的,是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如龙飞凤舞、飘逸洒 脱……

形的欣赏

1、用笔:

㈠、用笔贵用锋。用锋有藏,露;有执、使、转、运。有骨、肉、筋、血、脉。

㈡、要“意在笔先”、“下必有由”。意是“意象”,由是“原由”。说到底也就是“横如阵云,点如坠石……。”就是要 “同自然之妙”(孙过庭)。若信笔为体也只能是聚墨成形。㈢、用笔有中锋、有侧锋(偏锋);中锋取劲,侧锋取妍;有轻重,“重若崩云,轻如蝉翼”;有粗细 长短,“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虞世南),“粗而不浊重,细而不浮轻。纤细向背有法度,一丝一毫总关情。(王僧虔)”

㈣、有虚实。“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近似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虚实并见,即虚实相生,书家秘法,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离合之间,神妙出焉。此虚实兼到之谓也。” (朱和羮<临池心解>。

总之,欣赏用笔就是要从起笔、行笔和收锋的原理中去体会点画的情趣。从“把笔抵锋”,中去揣摩一个人的个性。

2、点画

点是画的浓缩,画是点的延伸。字是由点画组合而成的。

㈠、点画传神。王羲之的作品美不胜收,令人陶醉。是因为王羲之书法中的点画,有本有源,“纵横有所象”。“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这些充满了盎然生机和无限天趣的点画,构成了一幅幅美丽而又动人的心灵图画,令人神往,叹为观止而爱不释手。

㈡、点画之间要顾盼呼应,错落有致。书法源于自然,点画的组合自然有它的道理。生拚硬凑的不是书法。王羲之<自论书>说:“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3、、结构

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转。”真、草、隶、篆,应运而生。古质今妍,因时而异。因而 “真有真之态度,行有行之态度,草有草之态度。”不同的书体,不同时代的书家的作品,他们都有其相同的共性,又有其独立的个性。欧阳询法度森严,苏东坡纵 意而为,他们精于用笔,极尽书法的自然美,因而能匠心独运,出神入化,自成一体而各有千秋。

董其昌说,结构是书法中的第一大事。结构有一个字的结构;有一行的结构,还有整幅字的结构,各家又有各家的结构。总之,“为书之体,须入其形。” (蔡邕)这个“形”与个人的审美情趣有关,与时代的发展和大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有关。

一个字的结构,大小长短、疏密斜正偃仰向背,要随体赋形,各尽其态。审时度势,要成竹在胸。如孙过庭所说“一点成一 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一行或几行的结构要承上启下,左顾右昐。如唐张敬玄所说:“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 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整幅的结构要首尾响应,气息贯通。如张怀瓘所说:“虽贯珠之一一,亦行雁之联联。”如珠玉成串,似飞雁成行。“彼此顾盼,不失 位置。上欲覆下,下欲承上,左右亦然(欧阳询)。”

神是神采,是气韵。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王羲之的书法,神在有“逸气”(苏东坡);苏东坡的书法,神在“字形温润,无一点俗气(黄庭坚”)。神是作者的精神气质、学识修养在作品中的反映。

<唐书本传>中说,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的书法,都曾受到人的说长道短。而张旭的草书却没有人说他有什么 不好。这是因为张旭“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 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韩愈)”可 见张旭的书法,神在有形,神在无形,归根到底,还是神在他的超然物外。书法的欣赏,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审美活动。是我们对书法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 创造的心理过程。是从对作品的具体形象从直觉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想像,情感上达到主客体的共鸣。因而欣赏书法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 过程,有时面对一幅作品,粗看时觉得平淡无奇,可细看起来才发现其中的惊人之妙,以至于越看越想看。就好象是品尝橄榄,刚入口时,并不怎么样,可经过一番 的咀嚼,妙不可言的滋味也就出来了,而且是越嚼越有滋味。欧阳修起初并不喜欢李邕的书法,他认为李邕的书法平平常常,并没有什么奇异的地方。可他又想,既 然李邕的书法不怎么样,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去学习和欣赏呢?于是他就经常地将李邕的书法拿出来欣赏和临摹。一日复一日,渐渐地他看出了李邕书法中的好 处。从此他倍加珍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李邕的书法上。至此他也不无感慨地说:“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 则其合也必久。”真是“最是寻常奇崛处,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要想欣赏到其中三昩,也是要花些功夫的。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书法欣赏因人而异,各有所爱。有的喜欢欧体的平正中有险绝,有的喜欢颜体的浑厚质 朴,有的喜欢李邕的骨气洞达......。即使是同一件书法作品,有的人赞不绝口,可也有的人不屑一顾。这不仅仅是与一个人的年龄、文化素养和实践经验有 关,而且也与各人在欣赏时的情绪和当时的喜好有关。这是书法欣赏中的正常现象。作品的真实价值自有其客观的审美标准。

孙过庭说,学习书法,“必须博学,可以兼通。”欣赏书法也是如此,必须博学,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神奇和奥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