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分清这俩“闺蜜”?医生教你看B超

 跌滴 2018-02-08

医学研究表明,不管是子宫肌瘤还是子宫腺肌症,它们的发病都和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很大的关系。临床上,将近50%的子宫腺肌症合并存在子宫肌瘤,就像“闺蜜”一样,有点形影不离。有的子宫肌瘤也会像子宫腺肌症一样发生在子宫肌层,这就为病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那么应该如何分辨是患了子宫肌瘤,还是子宫腺肌症?除了患者口述症状如月经史、月经量和痛经史外,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做B超进行检查确诊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这两种病呢?北京北海医院妇科疑难病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孙爱达教授为我们解释区分:

一、常规鉴别:

1、月经量增多:子宫肌瘤引起的经量增多,常在月经的头两三天,随后明显减少。子宫腺肌症,则是整个经期的流量可能都是增多的。2、痛经特点:子宫肌瘤较少引起经期延长或痛经。子宫腺肌症较多引起痛经,而且很有特点:一是程度往往比较剧烈,让患者感觉“痛不欲生”;二是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在月经前一周就出现,持续到整个经期;三是随着时间推移,痛经逐渐加重,称为进行性痛经。

二、B超鉴别: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都会引起子宫增大,但也是有区别的。首先,子宫肌瘤引起于宫增大,会导致子宫失去规则的外形,妇科检查时会有结节感;子宫腺肌症常呈弥漫状,因此子宫大多数多数呈球形增大,像怀孕。其次,子宫肌瘤体积增大时,会导致整个子宫超过怀孕3个月的大小,而子宫腺肌症的子宫大小不会超过怀孕3个月的大小。另外,子宫肌瘤即使体积很大,子宫的活动度一般是好的,而子宫腺肌症常常合并内膜异位症,使子宫活动受限。

三、如何看B超单?

典型子宫肌瘤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肌瘤周围有低回声晕环。子宫腺肌症绝大多数无假包膜,边界模糊,病灶内呈粗粒状不均匀回声或回声强弱不均,部分病灶内伴斑驳浅淡声影。但部分子宫肌瘤位于超声远场或因体积过小而导致周边包膜及环形血流显示不清,或因子宫肌瘤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肌瘤内部出现血供障碍,而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散在分布的无回声区或强回声区,与局限性子宫腺肌症都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团块状回声,临床上易误诊。

文献报道子宫腺肌瘤误诊为子宫肌瘤比率较高,为45%。部分患者子宫腺肌症与子宫小肌瘤合井存在,两者鉴别诊断较困难。子宫腺肌症病理改变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壁肌层,因无假包膜的形成,肌层呈同步增强。病理学发现肌层内可见散在的囊腔,部分囊腔内充满陈旧性血液,无血供存在,超声造影时囊腔内无造影剂进入,表现为充盈缺损区。腺肌症或腺肌瘤侵犯的宫壁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增强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虫蚀样充填。

子宫腺肌瘤表现为子宫内膜侵入部分肌壁,呈团块状或结节状生长,与周围组织无分界,同样为同步增强及虫蚀样充填,因此其造影方式与典型的肌瘤环形增强较易鉴别。子宫造影还有助于确定腺肌症侵犯的范围,如部分腺肌症患者二维图像上仅见后壁侵犯,但子宫造影时可见前壁也出现腺肌症的典型造影表现。

子宫肌瘤压迫周围肌层,由周围萎缩的平滑肌和纤维组织形成假包膜,假包膜上有丰富的血管,供给肿瘤血液。因此较大肌瘤均可见典型的环状增强方式。子宫肌层充盈距离子宫肌瘤包膜及内部充盈仅1-2秒时间较短,因此应选取最有价值、最感兴趣的切面观察。肌瘤内部充盈后,造影剂消退较快,呈低回声区,包膜增强持续时间较长,呈环状强回声,与周围肌层有特征性差别,有助于鉴别子宫肌瘤与正常肌层。此期距离包膜回声消退有相对较长时间,应旋转探头多切面观察,可能发现二维超声未能发现的子宫肌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