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绛舌主病,你真的了解吗?|跟师笔记

 86tui 2018-02-09



导读 

红绛舌多主热证(实热或阴虚),主寒证特殊,且真寒假热、虚阳上浮、感受阴寒和寒凝血郁亦可引起红舌。如受寒发冻疮,患处红肿、发热,呈现一派热象,但是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可知并非热性,而是阴寒,这正吻合阴证似阳表象。



作者:小雨滴

 

今日随师出诊,发现这样一例很典型的红绛舌患者,随师出诊一年多,见到的齿痕舌、紫暗舌有很多,红绛舌也有,但并不典型,所以往往辨证时和老师会有出入,而今日这例患者很典型,几乎和教科书里的红绛舌图片是一样的,当时比较窃喜,因为我们都知道红绛舌主热证,或为实热,或为阴虚内热,那么治疗上我认为辨别虚实后,要么泻热,要么滋阴,大体思路已经确立。


然而后来的问诊却出乎了我的意料!

 

李某,男,21岁,胃中胀满不适,打嗝偶有反酸,乏力,畏寒肢冷,近日眠差,心烦不安,纳可,小便可,大便溏,舌红绛,舌尖有芒刺,脉细数。


 具体用药如下:


柴胡15g,香附15g,青皮10g,熟地10g,赤芍10g,川芎15g,当归20g,益母草15g,海螵蛸20g,炒麦芽15g,炒鸡内金15g,栀子10g,桑白皮15g,甘草15g


 

患者一派虚象,并且有脾胃气滞之象,虽说”无热不作烦”,患者近日眠差,心烦不安;但是总体而言并没有发现一派虚热或实热象,老师的用药和我想的并不相符,按说舌脉虽不是唯一指导我们用药原则的,可是舌脉配合主诉主症指导用药却是不可缺少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查阅了相关书籍及文献。

 



红绛舌多主热证(实热或阴虚),主寒证特殊,且真寒假热、虚阳上浮、感受阴寒和寒凝血郁亦可引起红舌。如受寒发冻疮,患处红肿、发热,呈现一派热象,但是遇寒加重、得温则减,可知并非热性,而是阴寒,这正吻合阴证似阳表象。


通过这一解释,似乎红绛舌主寒证可以说得过去。那么有没有相关医案验证这一观点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翻阅了相关医案。


国医大师刘老在治疗疾病中也总结了相关经验,他认为红绛舌多主热证。或为实热,或为阴虚,同时也是温病热入营血的重要诊断依据,但随着临床经验逐渐增多,所见红绛舌亦有属于阳虚、寒湿、痰阻、血瘀等证,并且用实际案例说明了这一情况。


邱某某,男,26岁,2005年1月初诊。


主述:


胃院疼痛反复发作10余年。10余年来时感脘腹隐痛,饥时痛剧,得温痛减;但不喜柔按,经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数天前因食用生冷而致病情复发。院腹阵阵剧痛,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已服理中汤、半夏泻心汤之类未见明显好转,遂求治于余。


刻诊


形体消疲,体倦神疲,面色微黄,脱腹隐痛,不喜柔按,口干不欲饮。饮食尚可,不呕吐泛酸,二便正常。舌质红绛苔少津润。


诊断:胃院痛(寒凝血瘀)。

治法:温中散寒,活血化癖。用小建中汤、良附丸、失笑散加减。

 具体用药如下:


桂枝10克,白芍18克,党参24克,良姜10克,香附10克,五灵脂10克,生蒲黄10克,砂仁10克,甘草6克


服药6剂,胃院痛明显减轻,尚有轻度触压痛。前方去失笑散,加吴茱萸6克,当归12克,丹参15克,改作丸剂,连续服用,3个月后复诊,胃腕时有不适但疼痛消失。舌质正常。胃镜复查:十二指肠溃疡已愈合,胃体尚有浅表性胃炎。

 

查阅了相关资料及医案后,红绛舌不止主热证,还主痰证,寒证,湿证,瘀证,就像在我出门诊遇到的这则案例,老师全方以疏肝理气,平胃固本为总的治疗原则,配合活血化瘀,清热泻火之药,老师开的方子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看来真的不能看见什么样的舌就直接主观判断是什么证型,还是要时刻铭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