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宏毅老师讲解《中庸》第70集

 MAY的学习簿 2018-02-12

来自四维通慧 05:15

26章说了人道,27章说天道,天人交感、天人合一。达到至诚之后是什么境界呢?是无息,用佛学的话,就是生生不已,不生不灭,这是至诚的境界。天道的境界,用人道境界那就是其为物不贰,其生物不测,这是天人合一的道理。


君子应该怎么样呢?尊德性,道问学,致广大而致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三个句是三项基本原则,修中庸,这三条不能违反。


尊德性,非常重要。修德、行德,不断积功累德到明心见性,修行中庸之道,达到圣人标准,这三条不能违反,首先要尊德性,德在前,性在后,德是修道,性是性德,尊德行,。由修道,可以说是尊德性。学问、能力、智慧,修德圆满,你的自性,你的觉悟状态,自认而然体现,如果性在前,德在后,性是觉悟,觉悟不管用,境界来了挡不住。


总之,性是觉悟,认识开悟,一个人觉悟不管用,觉悟是认识谁是谁,你没有那功夫,没有能耐,知道谁是贼,没有能力抓,放着他,不让他破坏你。


道问学,问是经验,学是知识,在这里指实践第一、知识第二,法门无量,众生无边,所以叫问学,道问学里面的基础是尊德性,内养、内圣阶段没有做到,你想到道问学,法门,众生,找来烦恼、痛苦,先要完成自己的德行,致广大而致精微。心胸放大,广大是无量,至大无外,至小无内,高明加上中庸,加上平凡,这才是中庸的真正境界。


人既要高高山顶立,又要深深海底行。踏踏实实从最低处,从身边小事做起,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叫觉悟人生,极平凡叫奉献人生。坚持努力去做,最后达到中庸境界叫圆满人生。




 书籍推荐 

 刘宏毅老师编著《“四维国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套装全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