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脱第一要药之山茱萸

 梅香斋21 2018-02-16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是一味常用的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神农本草经》记载:“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

以后历代医家对它的功效及炮制论述有很多。

《雷公炮炙论》:“凡使山茱萸,以酒润,去核取皮,一斤只取四两已来,缓火熬干方用。能壮元气,秘精,其核能滑精,不可服。”

《名医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先人大多以《本经》所载功效为主展开阐述。山茱萸因核能滑精,故当去核用肉。功效主要有逐寒湿痹,壮元气,秘精髓,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止久泻、汗出等。而近贤张锡纯对山萸肉的见解有独到之处,谓:

“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因得木气最浓,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神农本草经》谓其逐寒湿痹也。”

又“山萸肉之功用,长于救脱,……用以治险证者,必须尝其味极酸者然后用之,方能立建奇效。”

又“萸肉最善敛汗”。

那么,从张氏所述可知,山萸肉“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是其独特的功效。

张氏善用山茱萸救治各种危急重症,所创来复汤就以山萸肉为君,全方为净山萸肉60 克、生龙骨、生牡蛎各 30 克、生杭芍 18 克、野台参 12 克、炙甘草 6 克。

原方主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

可以得知,来复汤所治诸症,有大汗亡阳,气血将脱,呼吸衰竭,气脱于上之危急证候。“萸肉救脱之功,较参、术、更胜。盖萸肉之性,不独补肝也,凡人身之阴阳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此论意义之重大,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李老据此创制了破格救心汤。

当李可老发现《伤寒论》之四逆汤救心衰附子必须要用大量后,救治心衰成功率“仅可达十分之六七”,后来发现张氏之来复汤可补四逆汤之不足,认为“山萸肉为救脱第一要药”,以及“通利九窃,流通血脉,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极为重要,为古今诸家本草未曾发现之特殊功效,可适应一切心衰虚中夹瘀的特征,对冠心病尤为重要。

因而结合四逆汤与来复汤,破格重用附子(30~100~200克)、山萸肉(净山萸肉用到60~120克)加麝香(急救醒神、辟秽开窍)而成救治心衰神方破格救心汤,广泛应用于多种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阴竭阳亡、元气暴脱、心衰休克等生命垂危的病人,挽救了大量病人的生命。

山萸肉一味,名副其实的“救脱第一要药”。

长按下图生晒参关注汉古中医李可学堂

---推荐我表哥的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