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快速系统学习中医?

 ABXABXABX 2018-03-01

我喜欢中医所以学习中医把中医当做一种兴趣爱好,因为中医和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小而无内,大而无外,一入中医深似海,才发现中医是学不完的。学习中医后才明白对中医的认识要有整体对立又统一的观念,然后还要边学边悟去理解。

首先掌握基础, 《黄帝内经》是经典,多多益善。

一.要先学会辩别阴阳,何为阴阳平衡?就是整体合一和谐,身体要保持健康,就需要不断调整保持人体生命状态的内外平衡。

二.中医研究认为人体健康皆离不开自然规律和内外平衡,这种规律需要保持,一但打破规律失去平衡,疾病也就来了。正如《黄帝内经》: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妄劳作,形与神俱,故能度百岁而去。

本末倒置,乃成为疾。

三.身体欠安因素:

1.外因(外环境):风 寒 湿 暑 燥 火

2.内因(情绪):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3.混合因 蛇虫蚁毒 跌打损伤

4.五劳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行伤筋 久立伤骨 久座伤肉

七伤:忧思 大饱 伤脾,大怒 气逆 伤肝,惊恐过度 伤肾, 过悲 伤肺,过喜伤心。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饮食起居不规律,导致阴阳失衡(夏天吹空调,不出汗,冬天保暖不及时,外漏肢体,熬夜打游戏 夜生活,不锻炼身体等等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阳气升发不足,气血生化不足,气滞血淤,经络不通,不通则痛,久痛则虚,体虚则湿寒,湿久化热,热极生风火,寒则凝,凝则淤,淤则堵,堵则留(瘤),留久成癌……(阳化气,阴成形)五脏不藏,六腑不通,内外失衡,病入膏肓……

其次多了解养生之道

1.养生保命之法

灼艾第一,熏蒸,药浴,药贴,拔罐,刮痧,祛瘀,揉筋正骨,推拿,针灸,药膳,汤药方剂。

2.养身锻炼之法

五禽戏 八锦段 内家功 武术功法 等等

3.养生调理之法

八钢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四诊合参,(望闻问切)

因人而异,辩证施治

时不同,理不同,人不同,治不同,法不同。

法理得当,疗程有长有短。

比如艾灸: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黄帝内经》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灵枢》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

艾灸的功效:

祖国医学研究认为,艾灸具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舒经活络、活血助阳、回阳固脱、消瘀逐痹及防病保健等多重功效。

第一步当先调阴阳,阳在阴中取,阴在阳中求,扶阳大于补阳,补阳大于壮阳,(小雨润如酥,滋养身体而不是大补,这就是 虚不受补 的由来)

第二步扶阳之法 艾炙之(温和灸)

艾叶为纯阳之草,用艾叶卷成的艾条,施炙于人体经络的特定穴位,通过艾条燃烧产生的艾热对经络的感传效应,徐徐渐进的调理人体气血运行,阳气升发,阴血化生,激发人体自愈力。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得阳者生,失阳者亡

阳气,生发生机勃勃之气。

阳气在人体是不断消耗和补充的,当这种平衡被打破了,疾病也就来了,中医养生调理就是不断干预 调整和疾病做斗争的过程,维护气血精津 五脏六腑 十二经络的运化 转化 补充 畅通 以保持人体生命状态的整体持续平衡!

阴阳平,气血和,五脏已藏,六腑已通,达十二经,养四肢百骸,正气存于内,病邪不可干。

个人浅解,希望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指教!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转发哦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