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五章 老子的王氏解读

 RAINBOW璐璐 2018-03-05

王东岳,独立学者,独立于任何党派和学术机构之外,曾做过西北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以及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东方文化客座教授,出版过《物演通论》《知鱼之乐》《人类的没落》等著作。

本文以《物演通论》第四版为文本注释(曾蓉注释通俗版二稿)。黑色为原文,觉得需要注释的地方会用绿色标注号码,在正文以后用绿色进行注释,蓝色属于逻辑梳理部分。



第十五章  老子的王氏解读


老子曾有如斯二言,意味颇为深长──

前一句是:“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四十章;或帛书·四:“反也者,道之动也。”)意指“道”的演动是循环往复的,这是一个典型的有限无止的逻辑模型,后来被黑格尔独立给出了详尽的逻辑学证明;【这项证明诚属伟业,然而距离“绝对真理”实在还很远,因为代表着“绝对真理”的那个“绝对精神”实体尚不自知其来由何在。此外,黑格尔还犯了一个重要的错误,即他完全不明白“辩证逻辑”仅仅是理性逻辑的低级阶段与初始形态,是从动物知性逻辑演进为人类理性逻辑的中间过渡型思维模式。这使得黑格尔学说的两大支点全都陷在了沙坑里,根本撑不起他那个包罗万象的哲学体系。(详论见本书卷二第九十七章至第九十九章。)】1


但后一句话可能更为重要,不解其意则不足以查知包括人类逻辑禀赋在内的整个自然衍存之道的根脉,其言曰:“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或帛书·四:“弱也者,道之用也。”)大意应该是说,弱化现象是“道”的展开和实现方式。不过,此言从未被系统理解,因而也从未被加以证明。【从汉初、魏晋直到今天,对这句话的诠释歧义甚多,主要有如下五种解说:(1)“道”的本质无往而不在,但它的外部表现或作用方式却是柔弱的。(2)用极其局促的“舌和齿的关系”(见《说苑·敬慎》老聃与其师常摐的对话)来阐释。(3)用“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见《老子》帛书·十八)来阐释。(4)用“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帛书·十一)来阐释。(5)用“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帛书·四十二)来阐释。我不能说这些注释全无道理,因为《老子》各文本的论述的确十分含混(详细讨论请参考我的其他有关著述)。然而,上述看法都不能解释这样一种现象:老子的“道论”与“德论”恰好指向互为照应的两端,即恰好表达为对“天之道”的“柔弱”演动的猜测(是为“道”),以及对“人之道”的“无为”应和的劝诫(是为“德”)。前者隐约而不自觉地影射了“递弱演化”的自然趋势(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七十六章:“坚强处下,柔弱处上”等等,《道德经》直接论及柔弱凡十一处之多),后者朦胧而天真地提倡对“属性增益”的人文反动(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八章:“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等等,《道德经》直接论及“无为”凡十次之多)。不错,老子所谓的“德”是“万物尊道而贵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帛书·十四),就是让人去遵守“物德”,但这恰恰再度表明老子的“柔弱论”与“无为论”是针对某种普遍自然律而言的,却不是仅仅针对个别的偶发现象或人类的特殊行为而言的。】2


显然,在当时,老子本人亦无从为之提供论证,他的理论还仅仅处于混沌的猜想或模糊的隐喻之状态或阶段。然而在他借水论道的直觉感悟中却处处流露着对弱化效应的深刻体察,故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或帛书·四十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一般学者都认为,此乃老子论道的经典之谈,殊不知这恰恰是老子时代的局限(古希腊的泰勒斯亦然)。在2500年前,以直观的隐喻方式讨论终极问题几乎是整个思想界的通例,但也因此造成思者本人及其后人的理序混乱和理解偏差。不难想象,老子作为周王朝守藏史(几乎就是当时东亚文明人类群团的文化代表),应可直接看见两种社会生态截然不同的区别:即局限于中原一隅的文明进步社会之纷乱、血腥、扰攘和动荡的现状,以及遍布于中原周边的原始氏族社会之有序、安宁、清静和稳定的故态。加上他对自然现象的粗略观察,因而在其《老子》一书中(汉魏之后衍篡为《道德经》八十一章传世通行本),率然表达了他对宇宙演化和人世变迁的粗略看法。他的深刻恰恰是出于他的原发位点或原始地位,即他站在事物的前端,足以令他直观地看见初期人文萌芽中显现的不良倾向,反倒是后来人,难免不让日益繁华的文明枝叶遮挡住了自己的眼光。】3


乍一看,老子所谓的“道”似乎游离于存在之外主宰着存在,其实更根本的哲学动机在于对游移不定的存在本身给以某种柏拉图式的确定性把握,或者说是对把握不住的存在本身提出了这样一种独到的质疑:存在者何以趋弱?趋弱者何以续存?【出于对这个问题的考量与迷失,老子的社会理想呈现出极为反动的特征,他强烈希望人类的生存方式返回到非文明或前文明的动物亲缘社会或原始氏族社会中去,即所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第八十章)的那种状态。他倡导“复归于朴”、“复归于其根”、“复归于无极”(《道德经》第十六章和第二十八章),倡导“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甚至明确提出“弃智”、“绝学”(《道德经》第十九章)的反文明或反文化主张,其目的都在于让人类避免堕入“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的危境,他问道:“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足见他的“反动之思”正与他的“趋弱之道”相呼应。这既显示了他的深刻,也显露了他的幼稚,幼稚在他居然认为人的行为可以超自然的游离或反自然的调动,当然,这种失误与其粗糙的“辩证自然观”不无干系。】4


这质疑从此竟成为千古不解或千古不察的哲学玄难。【这个疑问被长期掩藏在老子的含混论说和后人的纷纭注释之中。仔细梳理一下,应该可以为上述玄远而幽暗的“老子猜想”或“老子疑难”总结出这样几条头绪:其一,柔弱的实现方式,即所谓弱者道之用;但老子尚未在逻辑上将其贯通,故而不免闪烁其词,结果只把它表述为蜻蜓点水般的散乱论点。其二,无为的实现方式,即所谓无为而无不为;但老子尚未明晰“为”之属性与“弱”之道用的内在关系,故而举出“物德”之效,硬把强存者的“无为”推荐给只会越来越“有为”的人类弱存者。其三,把人文现象排除在之外,故而提出弃智绝学的呼吁;就是说,老子认为人类的文明化进程是走上了偏离“天道”自然律的歧途,是“失道”和“失德”的表现(见《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所以才极力主张“复归于朴(道)”,这是老子哲学最严重的缺陷。其四,终极理想是反动的或倒行逆施,即所谓小国寡民之向往;这是老子道论唯一合理的归宿,也是老子学说特别可爱之所在,虽然未免显得有些过于天真,却至少表明他对“弱演之道”已有所觉察,并对文明社会的危化发展趋势亦有所觉察。其五,“返璞归真”或“复归于其根”的幻想导源于辩证法,即所谓反者道之动;就是说,恰恰是因为他无法超脱原始辩证逻辑的束缚,所以才导致他会真诚地相信,返回到“结绳而用”的原始生存状态是可能的。从上述各方面综合起来看,过去人们对老子思想的解读,很可能发生了极大的偏颇。5


化解这一质疑也许正是化解一切哲学困惑的自然机制之所在。

于是,就必须对自然弱化衍存效应给出系统的解析和证明。6


注释:

(1)因为老子那个时代的局限,眼之所见是太阳循环的东升西落、月亮循环的盈亏不已,辩证法思维成为当时最自然也最高的思维方式,充斥于老子全书中,如最典型的2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但本书卷二中详细论述了辩证法不过是从知性逻辑到理性逻辑的过渡型思维模式。所以,“反者道之动”表达的是老子的辩证法思路,由此注定了其局限。

抽象的总体存在之存在效价或存在度是绝对的、守恒的,任何相对存在要么继续递弱演化成新的存在形态,要么灭归,但灭归只是演化的临时告竭,不代表演化方向。物演之流是单向的、丰满的(宇宙始终丰满是因为存在度高的低级物存已经占据了整个宇宙的绝大多数),不会逆流,更不会干涸。老子的局限在于站在相对存在的角度基于辩证法只看到了相对存在生灭,却没看到整个存在的单向衍动,就如同我们认为我们的生命从出生到灭亡是个由弱而强、由强而弱,即盛极而衰的辩证过程,其实这只是表象,我们生命的单向运动在我们出生之时就已经由基因决定:每一种细胞的增殖代数都是有限的,细胞染色体上的端粒体随细胞每一次的增殖渐次缩短,直至不能分裂至死亡。

而运用辩证法和把精神视为绝对(实际是相对存在),也正是黑格尔的局限所在。

(2)老庄时代的哲学是气一元论(如《庄子》中有“通天下一气耳”“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所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中的“至柔”有可能就是不断聚散或流变的气,而气是最精微的物质,又充斥于天地,即“至小无内至大无外”。于是,个人理解的这个“气”其实就是物演中无限可分到逻辑极点的均质的始基存在,故能“以无有入无间”。所以,“弱者道之用”意指这个“气”的变化就是道的实现,而“气”的变化就是存在度的变化,就是代偿度的变化。用形象的说法就是: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弱者的力量就是万物生成的力量,就是生命力渐生渐长的力量;其实就是分化的力量,就是属性代偿的力量,但归根到底,实际上表达的是存在度递弱的衰减趋势。

 关于“弱者道之用”还有一个纯粹个人的理解:因为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蕴含了演化(或分化)的思想,所以,“弱者道之用”让我觉得这也是表述自然演化进程中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连续积累,即自然界没有飞跃,道的和平演变胜过所有暴烈的革命。这与存在度的连续性也是契合的。德经有很多防微杜渐的句子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重如始”,在我看来也是“无为之为”,即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让事情一开始就朝好的方向发展。老子的反文明意绪也是希望达成这样的效果。

3)老子虽然有万物弱化的直觉,却始终说不清万物之道。故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物混成”说明老子理解的道是物;老子又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说明老子理解的道是规律(但老子始终无法说清规律之具体内容,本书则清晰的给出了这个规律即“递弱代偿”);实际上,还原老子所处的时代,老子应该和柏拉图一样都没想到它讨论的问题还有对象和精神的差别,因为在那个时代,精神认识论还没有展现为一个问题,东西方皆如此。所以,老子的“道”是对存在最模糊的追问。

虽然老子对于存在的认知还模糊而混沌,但他所处的文明起始点让他看到文明分明是一场灾难,故老子秉持反文明的理念,希望人类“绝圣弃智”“见素抱朴”。实际上,文明初始的那一个轴心时代,反文明的意绪在各地的文明发端皆有表达:孔子代表的儒家是反动的“吾从周”、释迦摩尼代表的佛学是反文明的“戒定慧”、基督教圣经中的失乐园也是反文明的喟叹,这充分说明处在文明发端的智者不约而同的感受到文明狰狞的本来面目。

4)老子因为当时信息量的不足,并不能完全理解天道,不能正确回答“存在者何以趋弱?趋弱者何以续存?”这个问题,其“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反应了他反动思想的深刻,也表达了其辩证思想的幼稚。

 (5)本段把老子思想的总结为五点,但由于老子没能理

解人的有为也是天道运行的结果,故除了第一点“‘柔弱是‘’的实现方式实现了物演递弱的开创性破题(但仅仅是破题,并未实现有效的论述和证明),其他四点都是不对的。

(6)要纠正老子的失误,正确回答“存在者何以趋弱?

趋弱者何以续存?”这个问题,需要接下来进一步的解析和证明。

   注:哲学家论述任何一个问题时,需要提及此前有过相似观点的哲学家或思想家,因为老子也递弱的观点,虽然模糊的感性认知,本章仍然予以回望,以现代递弱模型解读老子思想的正误,并以老子未能有效回答的质疑“存在者何以趋弱,趋弱者何以续存”导出下一章,开始详实的解析与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