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阳明探讨脑肠相关与中医通下的关系

 一气周流之扶阳 2018-03-06
三一承气汤

出自金代刘完素《宣明论方》,方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生姜组成,治伤寒、杂病、蓄热内甚、燥实坚燥而皆有效。
刘河间为什么要在大承气汤里面加上甘草呢?意在于调胃,因为甘草和中,所以在外科杂症用起来也挺相宜的。陈修园虽然尊经,但也不是泥古不化的人,也承认加甘草有价值。
“又按:张宪公云:承者,以卑承尊而无专成之义。天尊地卑,一形气也。形统于气,故地统于天。形以承气,故地以承天。胃,土也,坤之类也。气,阳也,干之属也。胃为十二经之长,化糟粕,运精微,转味出入,而成传化之府,岂专块然之形,亦唯承此干行不息之气耳。”





  《伤寒论》为历代方书执牛耳者, 方剂教材中的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方 都来源于张仲景的这本书, 书中审证辨因、 据证立法, 用药之精妙常令人抚掌击节。 《伤寒论》中对通下法的应用遍及六经病,全书397条,与通下有关的 条文就有90条,其中,阳明病最为广泛。 邪入阳明结成腑实为 “可下证” , 故有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 也” 的论述。 三承气汤涉及《伤寒论》原文较多,兹录于下: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07.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出,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212.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213.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215.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7.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20.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絷絷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238.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憾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239.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1.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242.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8.太阳病三日,汗出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49.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50.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25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4.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25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阳明病也。何以见之?

  ——消谷善饥、口渴思饮、脉沉滑数、脐左右拒压,皆胃家实热之象,非潮热、谵语、汗出、便硬方阳明病也。治疗之法,当攻之下之,以承顺胃气。

  《伤寒论》中对通下法的应用遍及六经病, 全书397条, 与通下有关的 条文就有90条, 其中, 阳明病最为广泛。 邪入阳明结 成腑实为 “可下证” , 故有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 也” 的论述。 张仲景发现在阳明病中, 常出现神志症 状, 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精神、 心理的改变, 而阳明又主胃肠, 脑和胃肠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生活中, 由于情绪刺激引起的胃肠痉挛和精神疾病患者常常 伴随胃肠道不适的症状——这即是现代医学中的脑肠相关学说。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1、中医角度看胃肠的关系

  1. 阳明的注解 阳明为两阳合明也。 阳明经 循经络脑, 乃多气多血之经, 《灵枢 ·平人绝谷》云: “血脉和利, 精神乃居” , 阳明调则头部诸阳经气充 血旺, 经络通达, 渗灌脑窍而无虞, 故与元神关系密 切 [1] 。 阳明包括脏腑(胃、 大肠)与经络(手阳明大肠 经、 足阳明胃经) 。 早在《灵枢·本输》就有云: “大 肠、 小肠皆属于胃, 是足阳明也” 。

2、阳明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1 手阳明大肠经与督脉相连 督脉通于脑。 督 脉是下部器官与头部联系的通道。 督脉是阳气阴精入脑的途径。 手阳明大肠过人中穴, 而人中穴是督脉 之穴。 “督脉者又脑髓神经之根也” , 督脉起于胞中, 沿脊柱后面上行, 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 络脑。 人中穴为开窍醒神要穴, 针刺之, 可使脑及大肠气血 恢复正常, 上下通顺, 则气机调畅 [2] 。

  2.2 阳明胃经直络心脑 早在 《素问 ·逆调论》 中 就有 “阳明者, 胃脉也……阳明逆, 不得从其道, 故不 得卧也” , 阐述了胃腑失和与失眠 (不得卧 ) 的关系 [3] 。 《重订通俗伤寒论》云: “胃之支脉, 上络心脑, 一有邪火壅闭, 即堵其神明出入之窍, 故昏不识人 ” 。 《灵枢 ·动输》 亦云: “胃气上注于肺, 其悍气上冲头 者, 循咽, 上走空窍, 循眼系, 入络脑” , 《灵枢·经 别》中也云: “足阳明之正……一上通于心, 还系目 系” , 《东垣试效方》 更明确指出: “足阳明之别络于 脑” 。 中焦气机通过脾胃经脉气机的升降影响神志, 经脉气机的升降特性主要表现在循行上, 足太阴脾 经从足走胸, 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 恰与中焦脾升胃 降相一致。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 “胃之大络, 名曰 虚里, 贯膈络肺” 。 足阳明之经气下行, 胃气亦下降, 导心气下达, 使其浊气外出, 维持心神的安宁。 邪犯 阳明多致正盛邪实之实热, 壅滞经络, 邪气下降不 畅, 循经上扰心神, 这正是阳明胃病变容易致神志异 常的重要原因。 《素问·厥论》云: “阳气盛于上, 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 逆则阳气乱, 阳气乱则不知人 也” 。 而阳明胃与阳明肠一气相通, 胃病则肠病, 导致肠腑不通 [4] 。

3、“肠病及脑” 理论溯源 《伤寒论》 中阳明病 篇中关于神志症状的描述很多, 说明脑部精神状态 改变是阳明病重要的表现之一, 揭示了 “脑-肠” 之间 的联系, 并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深厚的临床基础。

  3.1 烦躁、 懊恼 阳明经里热炽盛, 与肠中燥屎 相结, 兼浊气上扰, 则有心烦甚 [5] 。 突出表现在《伤 寒论·阳明篇》 中: “大下后, 六七日不大便, 烦不解, 腹满痛者, 此有燥屎也” ;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 绕 脐痛, 烦躁” 。 可见。 阳明腑中热实互结, 气机不畅, 则会烦扰清窍, 引起神志症状。 而热实互结除了下 法之外, 张仲景还示人以 “增水行舟” 之法治疗津伤 便秘, 提到了 “阳明病, 本自汗出, 医更重发汗, 病已 差, 尚微烦不了了者, 此大便必硬故也。 以亡津液, 胃 中干燥, 故令大便硬……今以小便数少, 津液当还入 胃中, 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 另有胃阳明里热炽盛、 阳 明湿热发黄、 津伤胃燥、 阳明热郁、 胃中燥屎内结等 种种因素均可导致烦躁。

  3.2 谵语 阳明邪热与燥屎搏结, 腑气不通, 浊 热上攻, 心神受扰而发神志病, 轻则烦躁, 重则谵语。 谵语是神昏错乱的表现, 其临床表现多为神志昏迷, 谵妄、 语无伦次, 语声粗壮有力。 其症多由热、 实壅结 导致神昏所致, 即所谓 “实则谵语” , 见于阳明腑实证 者, 如三承气汤证皆以 “谵语” 为主要见证, 严重则可 出现 “发则不识人、 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 之症。 由于 阳明躁热炽盛容易导致谵语等神志失常症, 故陆久芝 强调: “夫人病之热, 惟胃为甚。 胃热之甚, 神为之昏, 从来神昏之病, 悉属胃家” [6] 。 具体条文散见: “阳明病, 胃中燥, 大便必硬, 硬 则谵语” ; “阳明病, 谵语, 有潮热, 反不能食者, 胃中 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 不大 便五六日, 上至十余日, 日晡所发潮热, 不恶寒, 独语 如见鬼状。 若剧者, 发则不识人, 循衣摸床, 惕而不 安……脉弦者生, 涩者死。 微者, 但发热谵语者, 大 承气汤主之” , “胃中燥, 大便必硬, 硬则谵语” , “下 利, 谵语者, 有燥屎也” 等论述。 以上各条都是肠中 糟粕与热邪所壅, 肠燥津枯, 腑气不通, 留着于内, 形成燥屎, 秽浊之气上攻心神, 故为谵语也。 在治疗 上张仲景提出了通下可愈的方法, 如《伤寒论》220 条中说: “大便难而谵语者, 下之则愈” 。

  3.3 喜忘 人体的气血运行与神志密切相关, 气 血不畅、 蓄血均可致神志失常。 喜忘是脑主神明功能 障碍的又一重要表现, 多见于老年性痴呆、 脑动脉硬 化等疾病中。 张仲景认为是由肠道有停瘀宿血所致, 瘀血内结, 新血不生, 脑神失养, 故令好忘前言往事。 《伤寒论》 曰: “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腹当硬 满。 小便自利者, 下血乃愈……抵当汤主之” 及 “阳明 证, 其人喜忘者, 必有蓄血。 所以然者, 本有久瘀血, 故令喜忘。 屎虽硬, 大便反易, 其色必黑者, 宜抵当 汤下之” , 采取通下法攻之, 通导大便, 瘀随便去, 喜 忘可愈。

  究阳明蓄血 “喜忘” 之因, 一则气血并于下 , 心肺 气血虚, 不能上奉于脑, 脑失所养; 二则阳明蓄血在 下 , 肠道传导失司, 糟粕停滞, 酿生浊毒, 上扰清窍, 气血逆乱, 脑神受扰, 则记忆失常; 三则在阳明病的 过程中, 热盛伤血, 血分津液被耗, 而形成瘀血, 瘀 血不去, 新血不生, 心神失养, 则导致神明不清, 最 终出现 “善忘” 。 “阳明为水谷之海” , 为气血生化之 源, 为气机枢纽, 阳明蓄血必然影响气机运转, 而使 全身气血逆乱, 从而产生神志异常证候 [7] 。 张仲景所述阳明蓄血导致神志异常, 皆以瘀血内 停为基本病机, 而扰乱了阳明气化所致, 治疗当以祛 瘀通腑降气为主。 临床上, 瘀血内停所致精神疾患 较为常见 [8] 。 后世医家在瘀血阻滞清阳方面亦多有 发挥 [9] 。 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曰: “喜忘, 好忘 前言往事也, 志伤则好忘。 然心之所之谓志, 志伤则 心昏, 心昏则血滞, 所以知必有蓄血也” 。 清代王清任言: “夫人身之血气也, 精神之所依附者, 并行而不 悖, 循环而无端, 以成生生不息之运用, 故血乱而神 即失常也” 。 依此创制了五逐瘀汤、 复元活血汤等名 方, 流传后世, 指出气血乃人生命的源泉, 但气血贵 在通而不滞, 壅滞则病, 或成气结、 痰阻、 瘀血, 壅塞 于经, 并久病入络, 最终引发神志病变。

  3.4 癫狂 《黄帝内经》认为, 癫狂的主要原因 是阳明之气闭塞、 上逆之过。 《素问· 厥论》 中论述了 六经脉之厥状病态, 唯独阳明致脑神失常, 言及 “阳 明之厥, 则癫疾欲走呼, 腹满不得卧, 面赤而热, 妄 见而妄言” 。 《素问·阳明脉解》中说: “阳明者…… 病甚则弃衣而走, 登高而歌, 或至不食数日, 逾垣上 屋, 所上之处, 皆非素所能也” 。

  《伤寒论》 有运用通下的方法治疗狂证的记载, 如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 愈……宜桃核承气汤” ; 《灵枢 ·癫狂》篇中多处提到 治疗 “癫疾始生” 、 “癫疾始作” 、 “狂始生” 、 “狂始 发” 者可取手阳明大肠经的方法, 《素问·病能论》 提出 “夺其食” 的原则治疗 “狂怒” 病等。

  3.5 不知人 不知人, 类似现在的昏迷、 昏睡等临 床表现。 《黄帝内经》 认为主要是阳明邪气亢盛有关。 正如 《素问 ·热论》 中说: “阳明者, 十二经脉之长也, 其血气盛, 故不知人 ” 。 气血并逆于上, 直冲犯脑, 阻塞清阳, 发为大厥, 则出现神志昏迷。 在治法上, 《伤寒 论》提出: “伤寒六七日, 目中不了了 , 睛不和, 无表里 证, 大便难, 身微热者, 此为实也, 急下之, 宜大承气 汤” 。 用通下法来疏通气机, 引上逆之气血下行, 来达 到治疗神志疾病的效果, 可谓上病下治的典范。

  脑肠病交互作用的临床报道奠定了实践基础 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是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的重要 因素 [10] 。 临床上, 很多神经刺激或神经系统疾病会 导致大肠转导功能失司: 如长期过度的精神紧张、 劳累等各种因素均可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性亢进, 造 成胃酸过度分泌、 胃运动增强, 引起胃肠疾病的发 生。 帕金森病、 肝性脑病、 肺性脑病等也常伴有便 秘、 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CRF)是一种中枢脑肠 肽物质, 对胃肠运动起着抑制作用。 给大鼠侧脑室注 射CRF, 发现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和降低摄食。 反之, 肠道功能失常也会引起神志症状: 与神经 内分泌有密切关系的肠壁内神经丛接受来自肠壁的 剌激后, 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将刺激的冲动反馈到 大脑。 因此, 胃肠道功能失调和病变所引起的各种刺 激也可反馈到中躯神经系统, 影响人的情绪和心态。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s) [11] 患者往往存在焦虑、 抑郁状态。 其中, 有多 部位症状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更高, 男性与焦虑 有关, 而女性更多与抑郁相关 [12] 。

  现代医学研究 [13-14] 发现, 胃肠道的肽类分泌细胞 和脑内的肽类神经元在胚胎发生上共同起源于神经 外胚层, 这可能是二者存在相互联系的结构基础。 人 体中95% 5-羟色胺储存在肠中, 充当神经传递素, 而 肠道的微生物也可调节大脑的行为和功能。 而随着 脑肠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中枢神经和肠道的 双重分布的发现, 肠脑、 脑-肠-微生物轴等概念的相 继提出, 使人们对 “肠脑相关” 和消化系统的神经调 节、 整合功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为深刻的理解, 也 为中医脏腑、 形神关系的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 可以看出, 《伤寒论》被奉为中医 “四大经典” 之 一, 绝非幸然, 张仲景对临床疾病细致入微的观察 和辨证论治的光华, 历久弥新, 他所提出的很多理论 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更多的中医原创性成果, 可能就隐藏在张仲景 “言精 而奥” “法简而详” 的条文背后。

  —————————————————————

  病例举隅

  李某某,女,50岁,教师,曾患胆结石、胆囊炎(未做手术),扩张性心肌病,由于病痛纵身,活动量少,近日不思饮食,腹胀痛,七天未大便,发热(T38),汗出,面色潮红,烦躁不安,手足躁扰,口干,舌红苔黄,脉洪实,血压正常范围,异常心电图,西医诊为急性肠梗阻,20015年1月26日住大理州医院普外科保守治疗,疗效不佳,邀余诊治,我认为此病例虽急性肠梗阻,但俱备痞、满、燥、实之大承气汤证,不须手术,便处以

  大黄15g、芒硝30g﹙冲服﹚、枳实15g、厚朴15g、生甘草5g、

  水煎分3次服,于次日早晨,大便如羊屎,约有半痰盂钳,腹痛大减,体温正常,上述诸症均减,患者安静入睡,二日后,患者能进饮食,五日后出院,现健在。

  ………………………………………………………………

  很多方剂中将厚朴与枳实合用,这是古人针对具体病情的一种巧思。

  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煮服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大承气汤:大黄四两(酒洗) 厚扑半斤(去皮,炙)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

  煮服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煮服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厚朴七物汤:厚朴半斤 甘草三两 大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

  煮服法: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上面四方中,厚朴枳实同用,其中厚朴三物汤与大承气汤,厚朴枳实大黄的分量完全相同,只是大承气汤中大黄要求酒洗,加芒硝三合。煮法比较特别:分别先为一斗二升或一斗水煮厚朴与枳实,获取五升,之后在下大黄,获取三升或二升,大承气汤最后内芒硝。显然,厚朴与枳实煮的时间很长。煮的时间长,是要弱其气而取其味,先煮而时间又长,欲其味厚而先行。因为,主证是腹满,痛闭,燥结,病在下而不在上。厚朴拓宽管道而行滞,枳实收缩管道而行滞,大黄攻积除热,芒硝润燥开结,几路药物先后有序而行,共奏治病之功。古人言,用药如用兵,从这里可以体会的到。配伍有如组织不同兵种协同作战,从这里也可以很好的体会。至于小承气汤,燥没有结实,主用大黄攻积除热消淤,厚朴只用二两,枳实用三枚,相对大承气汤而言,厚朴用量大大减少,大黄完全没减,药少用水少,只用四碗,三味同煮,取一升二合,说明在仲景看来,小承气主用在于除热。反过来说,大承气或厚朴三物汤中厚朴用八两之多,除了开通去滞之外,难道没有其他作用?厚朴毕竟性温热啊,已经燥结到如此了,怎可用如此大量的温热药?应该说,厚朴味厚,富含油质,也有一种润的作用。小承气证主要是热,而不是燥,因此厚朴的用量大大减少。

  ————————————————————

太阴阳明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翻译】黄帝问道: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麽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时的虚实顺逆不同,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也有差异,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原文】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翻译】黄帝道:我想知道它们不同的情况。

  【原文】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阴受之,则入五藏。入六府,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翻译】岐伯说:人身的阳气,犹如天气,主卫互于外;阴气,犹如地气,主营养于内。所以阳气性刚多实,阴气性柔易虚。凡是贼风虚邪伤人,外表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损伤。阳分受邪,往往传入六腑;阴气受病,每多累及五脏。邪入六腑,可见发热不得安卧,气上逆而喘促;邪入五脏,则见脘腹胀满,闭塞不通,在下为大便泄泻,病久而产生痢疾。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气,咽吞饮食而连地气。因此阳经易受风邪,阴经易感湿邪。手足三阴经脉之气,从足上行至头,再向下沿臂膊到达指端;手足三阳静脉之气,从手上行至头,再向下行到足。所以说,阳经的病邪,先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阴经的病邪,先下行至极点,再向上行。故风邪为病,上部首先感受;湿邪成疾,下部首先侵害。

  【原文】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

  【翻译】黄帝道:脾病会引起四肢功能丧失,这是什麽道理?

  【原文】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翻译】岐伯说:四肢都要承受胃中水谷精气以濡养,但胃中精气不能直接到达四肢经脉,必须依赖脾气的传输,才能营养四肢。如今脾有病不能为胃输送水谷精气,四肢失去营养,则经气日渐衰减,经脉不能畅通,筋骨肌肉都得不到濡养,因此四肢便丧失正常的功能了。

  【原文】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翻译】黄帝道:脾脏不能主旺一个时季,是什麽道理?

  【原文】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翻译】岐伯说:脾在五行中属土,主管中央之位,分旺于四时以长养四脏,在四季之末各寄旺十八日,故脾不单独主旺于一个时季。由于脾脏经常为胃土传输水谷精气,譬如天地养育万物一样无时或缺的。所以它能从上到下,从头到足,输送水谷之精于全身各部分,而不专主旺于一时季。

  【原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翻译】黄帝道:脾与胃仅以一膜相连,而脾能为胃转输津液,这是什麽道理?

  【原文】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藏六府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翻译】岐伯说:足太阴脾经,属三阴,它的经脉贯通到胃,连属于脾,环绕咽喉,故脾能把胃中水谷之精气输送到手足三阴经;足阳明胃经,为脾经之表,是供给五脏六腑营养之处,故胃也能将太阴之气输送到手足三阳经。五脏六腑各通过脾经以接受胃中的精气,所以说脾能为胃运行津液。如四肢得不到水谷经气的滋养,经气便日趋衰减,脉道不通,筋骨肌肉都失却营养,因而也就丧失正常的功用了。

热论篇

  【原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翻译】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间,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什麽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释,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原文】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翻译】岐伯回答说:太阳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隶属于太阳。太阳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阳维相会,循行于巅背之表,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如果阴阳二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原文】帝曰:愿闻其状。

  【翻译】黄帝说:我想知道伤寒的症状。

  【原文】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翻译】岐伯说:伤寒病一日,为太阳经感受寒邪,足太阳经脉从头下项,侠脊抵腰中,所以头项痛,腰脊强直不舒。二日阳明经受病,阳明主肌肉,足阳明经脉挟鼻络于目,下行入腹,所以身热目痛而鼻干,不能安卧。三日少阳经受病,少阳主骨,足少阳经脉,循胁肋而上络于耳,所以胸肋痛而耳聋。若三阳经络皆受病,尚未入里入阴的,都可以发汗而愈。四日太阴经受病,足太阴经脉散布于胃中,上络于咽,所以腹中胀满而咽干。五日少阴经受病,足少阴经脉贯肾,络肺,上系舌本,所以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经受病,足厥阴经脉环阴器而络于肝,所以烦闷而阴囊收缩。如果三阴三阳经脉和五脏六腑均受病,以致营卫不能运行,五脏之气不通,人就要死亡了。

  【原文】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翻译】如果病不是阴阳表里两感于寒邪的,则第七日太阳病衰,头痛稍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稍退;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将逐渐能听到声音;十日太阴病衰,腹满已消,恢复正常,而欲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口不渴,不胀满,舌不干,能打喷嚏;十二日厥阴病衰,阴囊松弛,渐从少腹下垂。至此,大邪之气已去,病也逐渐痊愈。

  【原文】帝曰:治之奈何?

  【翻译】黄帝说:怎麽治疗呢?

  【原文】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翻译】岐伯说:治疗时,应根据病在何脏和经,分别予以施治,病将日渐衰退而愈。对这类病的治疗原则,一般病未满三日,而邪犹在表的,可发汗而愈;病已满三日,邪已入里的,可以泻下而愈。

  【原文】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

  【翻译】黄帝说:热病已经痊愈,常有余邪不尽,是什麽原因呢?

  【原文】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

  【翻译】岐伯说:凡是余邪不尽的,都是因为在发热较重的时候强进饮食,所以有余热遗留。象这样的病,都是病逝虽然已经衰退,但尚有余热蕴藏于内,如勉强病人进食,则必因饮食不化而生热,与残存的余热相薄,则两热相合,又重新发热,所以有余热不尽的情况出现。

  【原文】帝曰:善。治遗奈何?

  【翻译】黄帝说:好。怎样治疗余热不尽呢?

  【原文】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

  【翻译】岐伯说:应诊察病的虚实,或补或泻,予以适当的治疗,可使其病痊愈。

  【原文】帝曰:病热当何禁之?

  【翻译】黄帝说:发热的病人在护理上有什麽禁忌呢?

  【原文】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翻译】岐伯说:当病人热势稍衰的时候,吃了肉食,病即复发;如果饮食过多,则出现余热不尽,这都是热病所应当禁忌的.

  【原文】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翻译】黄帝说:表里同伤于寒邪的两感证,其脉和症状是怎样的呢?

  【原文】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翻译】岐伯说:阴阳两表里同时感受寒邪的两感证,第一日为太阳与少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太阳的头痛,又有少阴的口干和烦闷;二日为阳明与太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阳明的身热谵言妄语,又有太阴的腹满不欲食;三日为少阳与厥阴两经同时受病,其症状既有少阳之耳聋,又有厥阴的阴囊收缩和四肢发冷。如果病逝发张展至水浆不入,神昏不知人的程度,到第六天便死亡了。

  【原文】帝曰:五藏已伤,六府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翻译】黄帝说:病已发展至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象这样的病,要三天以后死亡,是什麽道理呢?

  【原文】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翻译】岐伯说:阳明为十二经之长,此经脉的气血最盛,所以病人容易神识昏迷。三天以后,阳明的气血已经竭尽,所以就要死亡。

  【原文】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翻译】大凡伤于寒邪而成为温热病的,病发于夏至日以前的就称之为温病,病发于夏至日以后的就称之为暑病。暑病汗出,可使暑热从汗散泄,所以暑病汗出,不要制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