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 手工制茶工作室
普洱茶做成饼是有传统的,也是一种坚持。
早期普洱茶是散茶,和今天的绿茶一样。
从宋代起,大理国(云南)的茶叶贸易发展起来,同时也要向宋朝进贡,考虑运输的便捷性,于是就有了圆形的七子饼。
而后来,国家变迁,但茶山依旧,茶农们还是这样做,这样几百年下来,就成了规矩与传统。
传统普洱茶茶饼主要用手工石模压制,简单来说,手工压茶是先将普洱茶整成圆形状,再用一块大石头压几天,直到茶饼完全定型,再晾干即可。
手工压茶整个流程看似简单,在操作中,但每一个环节其实都很重要;不仅讲究手法,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所以,手工压茶是一门老手艺。
自上世纪开始,普洱茶的制作开始引入机器,效率大幅提升、成本也降低了,但一般机制茶的压力较大,容易将茶饼压实,不容易撬饼。另外机制茶饼看起来都很圆,长的都一样,缺少了手工的温度感。



手工压饼有多少道工序,需要多久
从一包散茶到一块茶饼,手工压制的茶饼,算下来,一般需要约3天左右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下:
第1道工序是称茶。把散茶装进去铁桶里面,一般制作有损耗,要控制好净重。
第2道工序是蒸茶。蒸30秒左右,需要茶变软变湿,含水量增加3%时即可。
蒸茶是最为关键一道工序,对师傅经验要求高。如果把茶蒸得过久,茶叶中吸取水分就过多,造成茶面黄熟,导致香气降低,引起霉变。如果时间过短,叶质不易变软,成型就比较困难,成饼后易产生脱层现象。
第3道工序是装袋。把铁桶里面蒸好的茶倒进布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布袋,汉周茶饼主要是200g与357g。
第4道工序是揉饼。这道工序是整个压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需要茶揉成圆形。在布袋里将茶向周围均匀扒开,中心见底。随后右手(或左手)将布袋捏紧置于茶团中央,左手(或右手)揉茶、搓茶,力度需均匀,布袋口处揉转一圈到一圈半,茶团揉圆,呈饼型。
整个过程十分讲究手法,亦需在20秒内完成,否则茶叶变硬,成饼之后外表不整洁,也易产生脱层现象。
第5道工序是定型。袋底朝上,置于压板上,随后石模平整的压上。若使茶饼压紧,整个人站在石模上往一致方向均匀的摇动石模,半圈即可。如用力不均,茶饼成品后厚薄不一。待15分钟后方可取出,取得太早,茶饼易变型。
第6道工序是冷却。将压制好的茶饼,放置在晾架上,经半小时左右的摊放冷却和定型。
第7道工序是晾干。一般饼晾干需要2-3天时间。
第8道工序包饼。用棉纸将茶饼包好,汉周茶饼的包装纸选用是云南傣族手工棉纸,通透性好,利于茶饼后期转化。
第9道工序是笋叶包装。用笋叶将茶饼包装成提装,7饼一提装,方便收藏。
手工压制茶工艺,最大特点就是慢。
为了更好的茶,我们有的是时间!








手工压茶好处:时间的礼物
一是从外形看,手工压的饼条索清晰,松紧度适宜,看上去感觉就是很自然,没有死板的感觉。而机制的饼外形很好看,但是仔细就会发现,饼面的条索感觉就像是贴上去的,条索没有一根一根的感觉。
二是手工压的饼,每个条索它的条索与条索的相接处就是有相应的空间,它有利于茶叶的呼吸,能更快的转变,容易撬茶。机器压制的力量很大,容易将茶压实了,撬的时候很吃力,得用大茶针才行。不过也有好处,茶饼紧压程度越高,陈化速度越慢。

三是手工压的饼茶叶内质保留的很好,力度没有机器的那么大,那它的内质流失的也没有那么多。
四是茶饼便于储存,不占地方,普洱散茶放久了,原有的干茶香气就容易散掉,而饼茶却能保持很长久,越陈越香。
加汉周茶友圈 . 结交茶友 .交流茶心得
长按二维码关注汉周
愿你能得一片手作好茶
茶友喝茶最关心两个问题:茶怎样?价钱多少?
茶先要有茶品。汉周做普洱,只做纯料的山头茶。山头茶茶农世代生活在大山里,多数都有吃茶的习俗,不会有人为了一点私利去施肥、打农药。
另外,山头茶多数生长在海拔较高,云雾围绕的茶山里。这里没有任何的污染来源,是纯生态、纯自然的生长环境,只要雨水好,阳光足,茶质一般不会差。如果茶再有些特点,比如花香蜜香冰糖香、或者口感层次丰富、或者生津活甘比较猛等等,这茶算得上好茶。

不暴利 、为茶友省钱。茶友就是朋友,有回头客的生意才能做得长久。汉周做茶坚持不暴利,卖良心茶,保证物有所值。你花很少的钱,买到了汉周的好茶,能够帮我介绍顾客,这生意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