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动态】肌筋膜触发点MTrPs干针治疗单侧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昵称12253181 2018-03-14

  导读:近期有研究表明,干针针刺冈下肌肌筋膜触发点MTrPs对肩痛患者可能有临床治疗效果,但迄今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和相关的生理机制研究。因此,本文拟针刺单侧肩峰痛患者双侧冈下肌,评估针刺前后冈下肌肌肉功能、疼痛感受敏感性和肩关节活动范围(ROM)。




肩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涉及一系列肩峰下空间病变,包括部分厚度的肩袖撕裂、肩袖肌腱腱膜病、钙化性肌腱炎和肩峰滑囊炎,统称为肩峰下疼痛综合征。虽然肩峰痛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是多因素的,但至少存在一组患者存在肩袖肌功能障碍。已有研究显示肩袖肌的力量减弱(特别是冈下肌的力量)会增加肱骨头的平移水平,导致肩峰下空间增大而致肩峰撞击变窄。

     多项研究调查了干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MTrPs对疼痛敏感度(压力疼痛测量)患者肩关节疼痛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一周疼痛会减轻。其中一项研究也报道了干针针刺肌筋膜触发点MTrPs后即刻的肩关节活动度(ROM)(内旋)变化,但没有进行任何肌肉功能的评估。迄今没有研究调查了肩峰痛综合征患者干针针刺前后冈下肌功能的潜在变化。




研究方法

  • 研究设计:这项研究是一个受试者自身对照实验。 干针针刺冈下肌肌筋膜触发点MTrPs,并立即评估治疗结束后和治疗后3-4天的疗效。


  • 受试者:受试者选择标准列于表1。

  • 干针干预:干针使用的是一次性0.25 * 40mm不锈钢SeirinJ型针。治疗前由治疗师定好冈下肌的触发点准确位置,定位冈下肌的上中下最痛点。然后将针插入每个冈下肌中的3个位置。以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时产生局部肌肉抽搐反应为治疗成功标准。



  • 评估方法:

    图1     超声成像换能器的位置,用于疼痛测量和干针治疗。

    (在每个受试者的每侧冈下肌上中下最疼痛的区域进行主要的疼痛阈值测量和干针治疗)


图2 超声下冈下肌肌肉厚度测量

图3 肩关节内旋和水平内收




【研究分析】

冈下肌功能:作者先前假设在干针后两个肩膀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在临床症状方面会更大。与他们的预期相反,他们没有发现肩关节或肩关节冈下肌功能在任何时间点的统计学差异。而且肌肉功能的变化与临床改善无关(表4)。


肩关节ROM和疼痛阈值:在干针刺患肩肌筋膜触发点后肩关节ROM和压痛阈值持续增加。即刻的变化很小,没有统计学意义,而3天和4天的变化更大,并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无症状肩部的变化也有类似的趋势,但是变小并且通常不显著。在目前评估的所有物理变化中,只有水平内收ROM与临床改善有统计学相关性。




【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单侧肩峰痛患者干针刺冈下肌后,肩关节ROM和肩关节疼痛敏感性发生改变,而肌肉功能则无改变。这些变化一般只发生在有症状的肩膀上,并在3天后发生,而不是在干针后即刻发生。 水平内收的改变与肩关节功能障碍有关,这可能提示这种损伤的临床相关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