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朱坝活鱼锅贴

 射天狼lzl 2018-03-15

活鱼锅贴,俗称小鱼锅贴,是江苏著名的传统小吃,起源于明朝,原是洪泽湖渔民在长期的湖上生活实践中,在众多的因湖而宜的饮食习惯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名肴。小鱼锅贴起源很早,久负盛名。

正宗的湖上渔家'小鱼锅塌',鱼是'小鱼',通常体长一二寸,锅是铁锅,急火烧之容易快熟,面和得较稀,贴在锅边总要往下坠,就'塌'下来了,熟后上簿下厚,故叫'锅塌'。

传统的做法是:用刚捕到的小鱼,洗净后去鳞剖腹,取出肠胆等内脏,随即用清澈的湖水烧煮。同时和上一些面糊,在锅的中部四周贴上一层簿饼,饼底平水,或入水半寸,火烧水沸、汤汁四溅,故熟后饼底边有一溜子沾有鱼汤。乍一揭去锅盖,面饼沾着鱼鲜,鱼儿带着饼香,鲜香美味扑面而来。

据传,幼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淮水边,在与逮鱼的、放牛的、砍草的、讨饭的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在锅里煮(没有渔具,用手逮来的)小鱼,锅边贴(讨来的杂面或湖中捋来经捣碎的蒿苗王子米面)饼,用这种快而省事的办法做饭填肚子。虽然做法简单原始,但吃起来却也脆香鲜嫩,后逐渐成为湖上渔民、沿湖农民的家常饭菜,称之为小鱼锅塌。

活鱼锅贴朱元璋做皇帝后,吃腻了宫廷的宴席,特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专为他做这种小鱼锅塌。从此以后,这种吃法官里称'三鲜(湖水甘甜、湖鱼鲜嫩、湖草种子清香)小鱼饼',民间则叫'皇帝饼'或'朱家饭'。朱元璋逝世后,宫内逐渐失传,而民间则一直沿传下来。

江苏本来就是鱼米之乡,渔民的生活也有一些提高。下面有几张图,让我们看看渔民的生活和他们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