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天拥抱内在小孩》线上读书会第2天音频领读

 梦婷9l9 2018-03-16

亲爱的书友们,今天是

“7天拥抱内在小孩”读书会

共读的第 2 天

日领读 :

孩童意识如何操控我们的生活

(读书目标:第二章—五章) 领读第二天 来自心灵的圈子 13:32

(♫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今日领读内容)

精华文字

    02.认出恐惧并接受它——与恐惧的内心小孩为友

恐惧是功能失调、偏见、防御、暴力以及让人崩溃的根源,也是许多身体疾病的根本原因。恢复真我之旅,就从探索自己的恐惧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个有着深沉恐惧和缺乏安全感的内在小孩,并且深深地被他影响着。

受惊吓小孩的四大恐惧:压力与期待的恐惧;被拒绝与被遗弃的恐惧;没有空间、被误解或被忽略的恐惧;在身体或精神上受虐待或受侵犯的恐惧。

这些恐惧有很多起源,包括过去的生活,家族传承的集体文化,出生时受到的惊吓,或者我们深层的生存需求和认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很多时候,这些恐惧都被我们用各种方式隐藏在心里,只有在做一些让自己离开熟悉、安全和已知的事物时,才会出现。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觉察,承认这些恐惧,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在小孩。而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当恐惧来临时,去感受它,感受自己的身体。

我们总是害怕一旦承认了自己的恐惧, 恐惧就会接管我们的生活甚至主导我们的人生。 但是,唯有走进恐惧,接纳恐惧,才能赋予自己更多力量,建立更多自尊。

    03.羞愧—自我的虚假经验

羞愧是一种无力感,深深觉得自己是错的、不够好的、或是无能的。

通常来源于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大人的拒绝、批评、过高的期望以及身体和心灵的虐待,包括大人不要我们、被批评或被羞辱、被拿来跟别人比较、让自己的生命能量受到压抑、在情感上必须照顾父亲或母亲等。

这些羞愧很少来自恶意,大多来自于无意识。但是对当下的生活却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当以羞愧这一自我认同形象来生活时,我们经常会活在补偿行为中,用自己喜爱的自我形象以及让自己能受到瞩目和认同的事,去逃避内在的羞愧核心。

另一方面,在羞愧中,我们会丧失以放松和准确的方式来感受自己的能力,内在充满空虚,逐渐失去和自己的联系,不再相信自己的情感、知觉和能量,变得害羞、迷惘、退缩和没有安全感,最终只能垮下去。

    04.惊吓—恐惧的冻僵状态

当我们处在惊吓状态中,通常会无法思考,无法感觉,无法行动,也无法说话。

但与此同时,惊吓也让我们去注意灵魂中的灵敏和脆弱,将我们拉引出被保护、封闭和孤立的世界,促使我们活得更有自觉。

惊吓有很多可能的来源。比如母亲紧张的情绪,父亲抒发的怒气,在身体上或性方面的粗鲁施暴……如果在当下生活中遭遇到一个和过去发生原始惊吓一样的能量时,我们会再一次陷入惊吓。

触动惊吓的的六大扳机:明显或隐晦的暴力;压力和期待;遭受拒绝、深度失落或是被遗弃;责难或批评;混淆的信息;无法预期、不合理的或歇斯底里的行为。

面对惊吓,我们通常会用很多方法去掩饰它,比如躁进、生气、呆若木鸡或退避到内心深处。我们从来不晓得内心深处感受到的害怕与焦虑,其实是脆弱正处于惊吓状态的一种信号。

惊吓会影响我们的能量中心,并且造成该生活领域上的功能失调。同时还会让自己处在生存威胁的恐惧中,使得思想固执、行为僵化,做事没有弹性,很难感觉自己的情绪,或敞开自己与别人分享情绪,最终让我们与自己分离,越来越空虚无助,生活一团糟糕。

    05.被遗弃的创伤—穿越挫折与悲伤,放下并感受幸福

被遗弃、被剥夺以及空虚感,乃是面对相同伤痛的三种不同感受,也是使内在空洞可以开启的三种不同路径,每一个面向都能让我们更深入了解这个历程。

01.被遗弃

童年有过的那些身体或情绪上被遗弃的经验,会让内在小孩产生 “不被抚养”的恐惧。我们会将这些经验深埋在无意识中,但是每当伤痛发生,这些恐惧就会在我们的身体上显露自己,制造许多麻烦,让我们害怕自己会无法应付,觉得自己没有价值。

02. 被剥夺

被剥夺是被遗弃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长期无法得到我们想要或期望的状态。比如说话时别人没有专心听,或是我们没有获得想要的时间、注意、支持和联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被剥夺的特殊伤痛,然后在自己的重要关系中,反复创造自己特有的被剥夺模式。

03. 空虚感

走上内在工作这条路,自然不可避免地会带领我们脱离对角色的依附,对物质的纠缠和对忙碌的执著,而迫使我们进入空虚感中,这会带来许多恐惧,因为通常找不到替代品。

当这些伤痛被内在小孩的意识所接管时,我们就会没有力量,产生责备、抱怨、愤怒、绝望,或是全然放弃。面对伤痛,有些人会用各种方式去掩盖、否认或是弥补,但其实最应该做的是面对它而不是逃避。

进行疗愈工作的小建议:觉察(了解)共依存的结构;接受恐惧和痛苦并给予它们空间 ;寻求外在支持 ;运用静心的一些帮助 。

欢迎大家在音频共读之后一起进行功课练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