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也要“对镜贴花黄”——化妆土

 你我入画 2018-03-20

“ 器 道 ”

有情器物,欢喜人生

倡导文化为魂,工艺为根,设计为主干的理念。专注于磁州窑文化传播、磁州窑工艺传承,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并手工制作现代人日用之器,让文化,工艺,设计融入器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分体现“日用即道”的设计理念,让艺术与喜悦充盈生活每个细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木兰诗》中讲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其中的“花黄”是指面部装饰物,也就是现代的化妆品。然而你知道吗?瓷器也需要“化妆品”来修饰缺陷,这就陶瓷工艺中的化妆土。本篇文章小编为您介绍化妆土,爱美的你来了解一下陶瓷是如何对镜贴花黄吧!

化妆土

一般的瓷器是由泥坯和釉料烧制成型,然而北方一些地区的泥料较粗糙,使用手感和视觉效果大打折扣,于是古人发明了化妆土,来解决这一问题。

化妆土也叫陶衣,是由一种极细的瓷土用水调和成的泥浆,这种泥浆质地细腻、色泽均匀、遮盖力较强、耐火度高。化妆土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上釉之前,将化妆土泥浆施于质地较粗糙或颜色较深的坯体表面,经过上釉烧制后,粗糙的坯体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坯体较深的颜色得以覆盖,釉层外观显得美观、光亮、柔和温润;另一种化妆土不仅能有效遮瑕,也能表现丰富多样的装饰效果,改变坯体表面的颜色或抗风化能力,在坯体表面施此种化妆土后,使陶瓷制品形成类似某种天然矿物效果,也可以在这种化妆土层上剔划或描绘纹样作为装饰。一般要求化妆土的颗粒细度要小于坯体而大于釉料,并且悬浮性要好,以保证烧前烧后能够很好地粘附在坯体上。

化妆土除了起到美化作用,还在工艺上起到避免坯体大量吸收釉水和烧裂以及填补坯体气孔等作用。

化妆土的颜色有主要即白色、褐(黑)色和本色。

白色化妆土是一种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白色硬质粘土,北方地区称其为碱石。通常作为打底色可以用浸挂、涂布、喷雾的方法施于坯体表面,而后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烧制。施化妆土的厚度约为0.2~0.25厘米之间,太厚了很容易开裂。褐(黑)色化妆土是将黑料加于泥浆中,经高温烧制成黑色,用法大致和白色相同。褐(黑)色化妆土在磁州窑、龙泉窑足圈上运用广泛。也可以跟白色化妆土搭配使用:先施褐(黑)色化妆土,素烧过后,再施白色化妆土,用针或者刻刀在白化妆土上刻画装饰,漏出褐色或黑色底,形成独特装饰。所谓本色化妆土,就是淘洗陶瓷坯料的过程中被分离出来的颗粒度极细的泥料,俗称“澄浆泥”。它在三种化妆土中出现最早,流传最广也使用最多。



最早使用化妆土装饰工艺的窑口之一是江西丰城窑。东晋时期浙江德清窑等处也开始采用,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开始逐步流行。对北方白瓷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唐代时期陶瓷生产出现“南青北白”盛况。北方盛产白瓷,以邢窑为中心;南方盛产青瓷,以越窑为中心。宋元以后,化妆土装饰在陶瓷艺术中有了开拓性发展,尤其以北宋的磁州窑最具代表性。

磁州窑化妆土装饰工艺

过去很多区域内都以缺乏优质陶瓷粘土而无法生产白色陶瓷制品,磁州窑开创了粗料细作的生产白瓷技术即化妆土工艺,在白瓷工艺创新方面具有普遍意义。磁州窑生产的化妆白瓷与我国历史上的定窑白瓷、景德镇青白瓷、德化白瓷一道,是我国白瓷体系中独具特色的白瓷品种。化妆土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流传我国北方多个民窑产区与日韩等国。

磁州窑化妆土淡雅的乳白色奠定了北方民用瓷朴素大气的基调,实现丰富的装饰手法,形成辨识度极高的白底黑花磁州窑风格,其中“白底”指的就是化妆土。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工匠制作化妆土泥浆时用筛子手工淘洗多遍,化妆土细腻基本无杂质,瓷器表面展现出的润泽感,与现在机械制造的化妆土泥浆形成了鲜明区别。


宋、金时期观台镇磁州窑瓷片

磁州窑化妆土装饰丰富,从工艺上来说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剔、刻、划为主的装饰手法,其中就包括白地剔划花,白地釉下黑彩划花,珍珠地刻花等等。第二类是将国画技法结合化妆土运用到瓷器上来,表现风格自由奔放,如白釉地红绿彩、绿釉地黑彩、白釉地黑花等等。第三种是黑瓷釉和低温颜色釉瓷。这些不同的装饰技法和对化妆土的应用,使磁州窑的装饰技法趋于多元化。


国外化妆土装饰作品

磁州窑白化妆土装饰技术也流传至日本韩国等优质瓷土资源匮乏的国家,为了生产白色陶瓷制品,也选择采用磁州窑的白化妆土技术。

韩国铁彩执壶

韩国铁彩玉壶春瓶


日本化妆土技术陶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